4 巧用计算器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信息技术知识目标:学会电脑中计算器窗口的打开,能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数学知识目标:了解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会使用计算器计算及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将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
会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活动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口算比赛
进行一组口算比赛
2、再来一组
比之前复杂的题目(口算不行)
积极参与算术答题
从学生驾轻就熟的口算引入,激发学习兴趣.再到复杂的题目,发现问题
尝试
学习
任务一
问题:找一找电脑中的计算器藏在
什么地方?
动动鼠标,找到电脑中的计算器
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索能力与合作精神
任务二
让学生用计算器尝试计算刚才那组算术题,
用计算器算算之前的难题
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乘号和除号是哪个?
认识计算器
1、认识数字
2、认识运算符号(尤其是乘号和除号)
3、认识清除符号和回格符号。
在计算器的界面上,找到运算符号、清除符号以及回格符号。
给学生讲授新知识。
提问
1、除了用鼠标控制计算器,想一想,还能用什么控制计算器?
结合书本,得知还能运用键盘控制计算器。
让学生养成从课本获得新知的好习惯,并善于思考问题来解决问题。
继续
实践
任务
三
1、用键盘计算桌面文档中第二部分算术题。
用键盘控制计算器,发现问题
尝试用键盘计算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小键盘中的等于号是哪个?。
认识小键盘区
介绍小键盘去上的Num Lock键(控制小键盘区上的数字键的输入情况)
在小键盘区,尝试Num Lock键指示灯亮时和灭时输入数字的输入情况。
讲授新知,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新知。
总结
好用的计算器,与好朋友分享,应该如何介绍?
回答计算器的打开方式,以及计算器中的符号按钮,还能通过键盘控制计算器
回顾课堂内容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刚开始学习信息技术不久,培养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信息技术《巧用计算器》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较为平淡,教学中单纯讲如何打开计算器、如何使用计算器学生往往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我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适当调整了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并整合数学知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一堂综合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