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现代信息技术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了解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
2. 了解在信息的获取、传递、记录、处理技术方面的发展、变化。
技能目标: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信息技术的各方面的发展过程。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
三、教学难点:古代信息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比较。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课前准备: 根据实际情况从课文介绍的某一方面制作一份演示文稿。
六、教材分析:
在学生初步了解信息的概念的基础上,本文要求学生了解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了解现代常用的信息技术。
教材在一开始就指出了信息在获取、传递、保存、处理、发布出现了新的技术,这五个环节也是我们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
信息的获取:课本上的第一组图反映的是信息获取的质量,第二组图则表示信息获取的广度。教师在教学时可举一实例,如体检时用的听诊器和心电图的比较。
信息的传递:课本中的五幅图简要说明了信息传递的方式,在教学时,应从传递的质量、容量、速度等方面让学生自己作一比较。
信息的记录:课本上同样用五幅画来表现记录技术的发展过程。对于这一环节,或重点比较一下文字的记录技术。(它和学生的学习生活较为密切)
信息的处理:课本中没有详细的介绍信息处理的技术,而只是说明用计算机来处理信息的用途。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以前信息技术课认识到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优越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信息无处不在,我们的身边有各种各样的信息。生活在信息社会里的我们,一举一动都离不开信息,信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现代信息技术》
二、建立概念
3、我们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是: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递、信息的记录、信息的处理。
三、实践探索
1、信息的获取
请同学们来玩一个“找人游戏”,
每个组代表某一个时代,一共4个大组,分别是“语言的使用”、“文字的创造”、“印刷术的发明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与现代通讯技术”
1大组:老师和第一排学生口口相传:“我要找一位老师,戴眼镜,住在文二路附近”
2大组:到黑板前面看“告示”
3大组:每人分到一张传单,上有找人的头像。
4大组;电教教室广播,通过网络分发“寻人”消息。
通过以上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体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质量越来越高,广度越来越大
2、信息的传递
(1)马拉松的故事
师:马拉松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吧,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播放课件)
公元前490年,希腊军队在马拉松平原击退波斯王大流士一世军队的入侵。传令兵斐迪彼德斯一口气从马拉松镇跑到首都雅典报告喜讯,当他跑完42.195千米的路程,赶到雅典广场说完捷报之后,就精疲力竭,倒地而死。
(2)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同学们,在这个故事中斐迪彼德斯用生命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你觉得有价值吗?如果这位传令兵生活在现代信息社会,他又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传递信息呢?
生:短信、电话、传真、网络等。
(3)小组合作研究
在不同的时代人们传递消息的方式各不相同。请同学们先猜测一下以下四种方式的速度从快到慢应该是怎样的?通过网络,完成下表。
时代
传递方式
速度
(公里/小时)
古代
飞鸽传书
15
八百里加急
6.25
现代
航空快递
900
高铁
416.6
3、信息的记录
VS
请完成连线,并在组内互相交流,说一说你的心得体会。
4、信息的处理
(1)老师提供“信息的记录”和“信息的处理”两个模块的相关图片、文字、视频等。
(2)请四人小组提交一份研究报告,主题: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提示:通过网络查找,计算机在“科学计算、航空航天、天气预报、工业控制”等某一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四、归纳小结
1、如何养成健康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2、我们该如何应对由于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影响?
五、整理下课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整理关机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