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4.14灵活的超链接 教案 浙江摄影版(新)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4.14灵活的超链接 教案 浙江摄影版(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摄影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9-08-15 20:0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灵活的超链接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强化学习利用动作设置创建超链接,包括单击鼠标与鼠标移过两种模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对演示文稿中的对象进行动作设置的超链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利用动作设置创建超链接对演示文稿的精彩演示带来的方便、快捷的重要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二、学情分析
1. 学生初始能力
五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打开、退出PowerPoint的方法,能够使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的作品并能够保存文件。但学生在操作熟练程度上还存在一定差异。
2. 学生特点
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活动,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本课选自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中的内容本单元主要是制作相关演示文稿作品,而本节主要以制作一以“礼仪”为主题的演示文稿作品。从学生的已具有的知识储备及新课标的基本要旨出发,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剪裁 处理,考虑如下:
首先,考虑到超链接的概念在计算机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又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因此,我决定本课教学以为对象添加动作设置为主要内容。
其次,对具体教学任务的选择,我认为学生对教材中设计的任务(为作品添加目录并设置超链接)兴趣不大。因此,我选择了让学生自己设计游戏这一任务,让学生在游戏的环境下,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知道超链接的概念,学会为对象添加动作设置的方法。特别是除了知识点的衔接外,着重构建在学习方法上做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让学生能针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自学探究,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这个高效便捷工具服务自己的日常的学习与生活。
教学重点:利用动作设置创建超链接。
教学难点:对操作对象进行不同类型键接设置。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交流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学习方法:
本课学生的学法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操作
教学准备:学习资料袋、演示课件、奖卡、投影、多媒体广播
四、教学过程:
【导入】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3’)
1、课前谈话,了解学生玩游戏情况。
2、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T: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一款小游戏,谁愿意上来试玩,
3、指名学生上主机前试玩。(之前简述游戏规则)
4、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T:真正的游戏高手,不只是会玩游戏,而是要会制作游戏,其实这个款游戏主要是利用PPT软件中的“超链接”制作而成,同学们相学吗?好,我们就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超链接”,制作这款游戏。(出示课题)评论(0)
活动2【讲授】二、游戏分析,牛刀小拭。(12’)
1、试玩游戏,分析超链接(5’)
T:打开“学习资料袋”,请同学们试玩游戏,两人为一组讨论两个问题,有困难的可以查看“帮助”文件。
A游戏中两个不同超链接中:链接的源点对象、目标对像分别是什么?
B游戏中设有哪种不同操作模式的超链接?
S、学生认真探究,合作研讨。
2、学生反馈,教师小结:(教师出示板书)
链接源对象 操作类型 目标
电网(自选图形) 鼠标经过 “失败”幻灯片
过关(自选图形 按钮) 单击鼠标 “成功”幻灯片评论(0)
活动3【活动】完成任务一
1、学生完成任务一(7)
T:弄清楚了这些关键问题后,测试一下大家是否真的弄清了上述的知识,完成任务一,检测一下自己的游戏基础。
出示任务一要求:
①打开“学习资料袋”中的“任务一”,
②调试这个“游戏”,解决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保存。
温馨提示:a完成超链接的设置
b在“失败”页制作一个返回“按钮”并链接
③求助方式:老师、同学、“帮助”文件
2、学生完成游戏的修改。
3、出示错例及范例,小结问题。评论(0)
【练习】三、游戏创意、综合应用。(20’)
1、出示任务,完成任务二(12’)
T、通过刚才的检测,大家完全有能力制作游戏,老师要向大家发起更大的挑。
任务二要求:
.①利用动作设置的“鼠标移过”和“单击鼠标”自创(或模拟)游戏“第二关”。
② 游戏界面美观。
③能联系以前学过的内容,游戏具有一定难度,制作具有创意
④求助方式:同学、老师、“帮助”
2、学生两人一小组思考: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30秒)
3、学生反馈,教师进行设计提示:
温馨提示:
“可充分利用自选图形”(设计不同的电网)、声音(音效)、自定义认动画,还有“设置透明色的图形”来制作隐形炸弹,提升游戏难度等。
【活动】四,游戏评价,全课小结(8)
学生评出“我心目中的游戏高手”(5)
方法:①游戏互玩,进行评价。
②自荐,或小组推荐一款优秀的游戏。
2、展示优秀作品
3、师生互评
4、全课小结:
T: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S:学生回顾做答
T: 出示板书,进行拓展与衔接。(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