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恶乎往而不可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有用和无用,庄子却告诉我们,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境界的大小可以判断一个东西的有用和无用,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现实生活中,只有站在更高的境界上,懂得以逆向思维的方式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才能获得成功的人生。
美字体
闷
然
而
后
应
泛
然
而
若
辞
赏美文
庄子的蝴蝶
在一片寂静的山林中,春光在欢语中播撒迟来的温馨,在遍地青绿的锦衣上点缀着几处艳红,在一片孤寂中泼洒着生命的流光。蝴蝶也按捺不住这个时节的孤寂,在这片灿烂的火苗上方舞动着生命的光芒。忙碌的黄牛细心咀嚼着春意的鲜美,却丝毫没有发觉身旁动人的舞蹈。
在一片寂静的山林中,静坐着一位老者,一位在时间长河中垂钓的老者。他在孤独地凝望,凝望着这片骄阳下的勃勃生机。长年的战火将这个悲凉的时代灼染成一片焦黄,人们早已淡忘了这片苍山里的那片鸟语花香。在战鼓的轰鸣声中,这片青绿就如他的眼睛一样,显得那样孤独而又动人。一顶沾满黄泥的斗笠,遮掩不了智者传神的目光。一双松散的草鞋,牵制不了行者坚定的步伐。
他看着这飞舞的蝴蝶,心中充满了喜悦。世人都看不见这片脆弱的美丽,蝴蝶却总在最恰当的时节纷纷到来。曾经,他也为天下苍生奔走于列国之间,希望自己的一腹经纶能替众生求得永世安宁。然而战国的烽火却烧尽了他心中最后的期盼,万民的呻吟打碎了他天真的梦幻。
于是他愤然,一甩长袖离开那处伤心的坟场。一身清淡的素装,便在荒野中寻觅生命最本真的气息。但在那烽火燎九州的时代,含露的芳草上也蒙上了一层厚重的灰尘,雨后的泥土中也夹杂着丝丝血腥,繁华一季的美丽也不过是瞬间的流影。于是他失望,孤独地将自己封闭在群山密林间。
那蝴蝶如风般时刻飘荡在他的记忆中,那一只只跳动的翅膀如瓣瓣山花在轻薄的白雾中漫天飘浮。不知是飞蝶沾染了花香,还是春花插上了蝶翅,花与蝶此时在他的眼中已不再那么色彩分明。眼前的瑰丽在朦胧中只是一片绚丽的艳红,一切如火一般,火焰在大地上燃烧,火苗在空气中狂舞。渐渐地,他感到自己仿佛也在云气中飘荡,随风起浮。一切似梦一般,不知是孤坐的自己化作了飞舞的蝴蝶,还是振翅的蝴蝶化作了凝思的自己。物与我的分界,就仿佛在一片水天相接的海面上,因为宽广无垠而轮廓不再那么清晰,只见一片苍蓝在寂静中倒映出博大与深邃。
在那战火连天的国度里,一切生命的美丽都显得那样娇小、脆弱。唯有那心间飘舞的彩蝶,才不会被黄沙磨碎、烟火灼焦。在穿越时空过后,从发黄的残卷中飞向历史的长空,如满天星辰在漆黑中放射出智者的洒脱与性情的光芒。在那光芒里,我们依稀可以听见一阵逍遥的歌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夜幕遮蔽了白日的喧嚣,一切又在幽暗中陷入了沉寂。在那寂静无语的夜空下,一位智者神游在梦中,看见一群蝴蝶在梦中欢舞。
课内素材
寻求个人心灵的安宁
在一个动荡喧嚣的环境中,庄子的思想映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
春秋无义战。当时的人民都处于倒悬状态,庄子极欲解除人心的困惫,可是,现实的无望却使他无法实现心愿,在这种情形下,他唯一的路,便是回归于内在的生活。因而在他的世界中,没有禁忌,没有禁地;他扬弃一切传统的形式化,遗弃一切信仰的执迷。庄子则试图化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牵制,以求获得身心的极大自由。于是,感悟世界的幻灭无常,认定驰心于外物,寻求个人心灵的安宁。
读庄子的书确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在他眼里,凡夫俗子就如一窝叽叽喳喳、跳跳跃跃的小麻雀,官僚是一群猪猡,文人学士则有如争吵不休的猴子。读他书中大鹏小鸟的比喻、河伯海神若的对话以及井底蛤蟆的设喻,你会觉得他简直是千古一傲人。在人类历史的时空中,孤鸿远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21世纪的科学知识,将使人类愈为抽离;21世纪的科学技术,将使人类更为机械化,忽略人的内在生命。
在这疯狂的时代,庄子哲学也许有一份清醒的作用,作为调整人心的清凉剂。
运用角度
时间的流逝,淡涤旧迹,仅留下微漠的平淡与悲哀。濮水之边,你翩然而去,仅留下楚使的瞠目与叹息。
或喜甜甘之味,或爱亦苦亦甜的刺激,谁人如你——庄子,淡泊一切,与道合而为一,只偏执着那淡淡的清白。
当一种美,美得让人无所适从,也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一种平淡,淡得让人无从品味,也只好叹之惜之,赞之赏之。你甘于淡泊,乐于平淡,自得于平淡,只愿在梦中化蝶而逍遥,只愿随那盘旋而上的鹏者浮游于天地,不愿累于国事,不愿牵绊于尘世,你就如同那甘之如饴的淡淡而香的矿泉之水,给人以绝境逢生,给人以平静致远,给人以超脱外物,我想要触及你的衣襟,却在指尖碰触了清而澈、凉而柔的泉水,原是这般滋味。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不翅于父母 B.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C.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 D.国无宰,寡人传国焉
解析:A项“翅”通“啻”;B项“县”同“悬”;C项“兑”通“悦”。
答案:D
2.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祀往问之 问:问候、慰问
B.其心闲而无事 闲:安宁恬静
C.岂更驾哉 更:更换
D.寡人丑乎,卒授之国 丑:丑陋
解析:丑:惭愧。
答案:D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
B.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
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D.恐吾无其实
解析:A项,踊跃:古义:跳跃;今义: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C项,面目:古义:脸色;今义:面貌。D项,其实:古义:这种实名;今义:表示所说的是真实情况。
答案:B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彼近吾死而我不听
B.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C.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
D.国无宰,寡人传国焉
解析:A项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接近。B项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善待。C项是名词用作动词,统治。D项“传”是传给、交给的意思。
答案:D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徐无鬼因女商①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掔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我!”武侯超然不对。少焉,徐无鬼曰:“尝语君吾相狗也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中之质若视日上之质若亡其一。吾相狗,又不若吾相马也,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而未若天下马也。天下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武侯大悦而笑。徐无鬼出,女商曰:“先生独何以说吾君乎?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说之则以《金板》《六韬》。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为数,而吾君未尝启齿。今先生何以说吾君,使吾君说若此乎?”徐无鬼曰:“吾直告之吾相狗马耳。”女商曰:“若是乎?”曰:“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所尝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欬②其侧者乎!久矣夫,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侧乎!”
(节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 ①徐无鬼:人名,姓徐,名无鬼,缗山人,战国时魏国的隐士。女(rǔ)商:魏国大臣,姓女,名商。②謦欬(qīnɡ kài):咳嗽,喉中出声音。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尝语君吾相狗也/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中之质/若视日/上之质/若亡其一
B.尝语君吾相狗也/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中之质若视日/上之质若亡其一
C.尝语君/吾相狗也/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中之质/若视日/上之质/若亡其一
D.尝语君/吾相狗也/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中之质若视日/上之质若亡其一
解析:断句时要注意语气词“也”及陈述主体“下之质”“中之质”“上之质”。
答案:C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旬月”,有三种意思:一个月;十个月;十天至一个月,指较短的时日。由前后文语境推断,此处“旬月”的意思应该是“一个月”。
B.《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的道家兵书。中国汉族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髓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C.《广韵》中注释:“昆,兄也。”“昆弟”即为“哥哥的弟弟”。“亲戚”在古代是指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D.“国”,本义为“王都,首都”。古代王、侯的封地,王的领地或诸侯国的封地称为国(或邦)。古代的国(汉代以后是郡国)在建制上相当于省、直辖市;而古代的“天下”相当于国家。选文取其本义。
解析:“昆弟”意思为“兄弟,哥哥和弟弟”。
答案:C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徐无鬼通过女商拜见魏武侯时,魏武侯认为他在深山老林中过的时间太长,很困顿疲惫,就先对徐无鬼进行安慰。
B.面对魏武侯的安慰,徐无鬼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值得安慰的,反倒认为魏武侯因为嗜好欲望让身心耳目困顿,需要安慰。
C.徐无鬼对魏武侯讲自己擅长相狗术和相马术,将不同种类的狗和不同种类的马的特点告诉魏武侯,魏武侯听后十分高兴。
D.女商对徐无鬼能让君主高兴的原因感到困惑,告诉徐无鬼自己游说君主的方法,徐无鬼认为女商的做法太真诚,君主不喜欢。
解析:D项,“徐无鬼认为女商的做法太真诚”错,原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君主长时间没有听到真诚的声音了。
答案:D
8.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为数,而吾君未尝启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国旬月,见所尝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两句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奉事”,侍奉行事;“数”,计算;“启齿”,开口;“去”,离开;“期年”,一年。
答案:(1)侍奉国君而大有功绩的人,不计其数,可我的国君过去没有开口微笑过。
(2)离开都城满一个月,见到在国都中曾见过的人便大喜过望;等到过了一年,见到好像是同乡的人便欣喜若狂。
【参考译文】
徐无鬼靠女商的引荐得见魏武侯,武侯慰问他说:“先生一定是极度困顿了!为隐居山林的劳累所困苦,所以才肯前来会见我。”徐无鬼说:“我是来慰问你的,你对我有什么慰问!你想要满足嗜好和欲望吗,增多喜好和憎恶,那么性命攸关的心灵就会弄得疲惫不堪;你想要废弃嗜好和欲望,除去喜好和憎恶,那么耳目的享用就会困顿乏厄。我正打算来慰问你,你对我有什么可慰问的!”武侯听了怅然若失,不能应答。不一会儿,徐无鬼说:“请让我告诉你,我善于观察狗(的体态以确定它们的优劣)。下等品类的狗,只求填饱肚子也就算了,这是跟野猫一样的禀性;中等品类的狗,好像总是凝视上方;上等品类的狗,便总像是忘掉了自身的存在。我观察狗,又不如我观察马。我观察马的体态,直的部分要合于墨线,弯的部分要合于钩弧,方的部分要合于角尺,圆的部分要合于圆规,这样的马就是国马,不过还比不上天下最好的马。天下最好的马具有天生的材质,或缓步似有忧虑,或奔逸神采奕奕,总像是忘记了自身的存在。像这样的马,超越马群疾如狂风把尘土远远留在身后,却不知道这样高超的本领从哪里得来。”魏武侯听了高兴地笑了起来。徐无鬼走出宫廷,女商说:“先生究竟是用什么办法使国君高兴的呢?我用来使国君高兴的办法是,从远处说向他介绍《诗》《书》《礼》《乐》,从近处说向他谈论《金板》《六韬》的兵法。侍奉国君而大有功绩的人,不计其数,可我的国君过去没有开口微笑过。如今你究竟用什么办法来取悦国君,竟使国君如此高兴呢?”徐无鬼说:“我只不过告诉他我怎么相狗、相马罢了。”女商说:“就是这样吗?”徐无鬼说:“你没有听说过越地流亡人的故事吗?离开都城几天,见到故交旧友便十分高兴;离开都城满一个月,见到在国都中曾见过的人便大喜过望;等到过了一年,见到好像是同乡的人便欣喜若狂;不就是离开故人越久,思念故人的情意越深吗?逃向空旷原野的人,丛生的野草堵塞了黄鼠狼出入的路径,却能在杂草丛中的空隙里跌跌撞撞地生活,听到人的脚步声就高兴起来,更何况是兄弟亲戚在身边说笑呢!很久了,没有谁用真诚的话语在国君身边说笑了啊!”
三、语言运用
9.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再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一粒种子
渴望冲破厚重的泥土
在熹微的晨曦中
绽放生命,努力生长
材料:蓓蕾 小鸟 蝴蝶
梦想挥动强壮的翅膀 竭力挣脱结实的茧 盼望冲出层层屏障
在崭新的天地里 在蔚蓝色的天空中 在芳香的空气里灿烂盛开,香溢四方 自在滑行,优雅飞翔 飞遍花海,播撒阳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所给示例是一首小诗,共四行,表达的意思是一粒种子冲破厚重的泥土,通过晨曦变化,让自己的生命得到绽放,诗歌充满正能量,具有生命的意义,在仿写时也要突出这一意义。要注意从“蓓蕾”“小鸟”“蝴蝶”三个核心词出发,找到所给句子在意义上的对应关系,合理组合。
答案:(示例)
一朵蓓蕾
盼望冲出层层屏障
在芳香的空气里
灿烂盛开,香溢四方
一只小鸟
梦想挥动强壮的翅膀
在蔚蓝色的天空中
自在滑行,优雅飞翔
一只蝴蝶
竭力挣脱结实的茧
在崭新的天地里
飞遍花海,播撒阳光
课件37张PPT。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