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15 18:5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易中天导入北京孔庙 变化急剧而深刻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当中,影响最大的是孔子。在国内,各地都有为纪念孔子而修建的文庙。在国外,美英等国的众多学者公认孔子是世界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孔子在中国和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了解孔子。第8课 百家争鸣我是编辑家
之老子和孔子 个人档案春秋时期楚国道家学派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顺应自然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无为而治”《道德经》(《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约BC571年~BC471年老子李耳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8课 百家争鸣一、老子约BC571年~BC471年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8课 百家争鸣一、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
上天依据于大“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 个人档案春秋时期楚国道家学派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顺应自然;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无为而治”《道德经》(《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约BC571年~BC471年老子李耳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8课 百家争鸣一、老子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
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一、老子 孔子称赞老子道德高深,
“真是能上天入海的龙一般的人物”。姓名:
年代: 国籍:
头衔:
个人
经历:
BC551-BC479个人档案 儒家学派代表人孔
子二、孔子和儒家学说孔子,又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 鲁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幼丧父、习礼乐
青为小吏,收徒办学
中从政鲁,周游列国宣主张
晚编典籍,成《春秋》地位:至圣二、孔子 请阅读课本P36-37页,完成孔子名片的介绍春秋后期鲁国儒家学派主张“以德治国”(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实行德政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约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名丘,字仲尼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和“温故而知新”等《论语》弟子整理其言行而成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 试着解释这段话的大意。这件事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思想主张 孔子的思想核心仁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伟大的思想家礼——良好道德——社会规范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政治主张 “苛政猛于虎”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统治者:以德治国二、孔子和儒家学说阅读P37“材料研读”,并思考问题。 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改善民生,弘扬正气,社会稳定。伟大的政治家材料分析孔子有两个学生,一个叫子路,一个叫冉有。
一天,子路请教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
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你有父亲、哥哥在,应当让他们先做”。又一天,冉有问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对,应当马上就去做。”学生们觉得奇怪,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回答得不一样呢?就去问老师,孔子笑呵呵地说:“冉有,平时碰到事情老是退退缩缩,所以我鼓励他勇敢地去做,而子路太喜欢胜过别人,所以我要他退后一点。”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弟子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孔子开办私学有什么作用?1、创私学,提出有教无类教育成就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作用:孔子开创私学使平民也可以接受教育,打破了贵族和王室教育垄断的局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教育成就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知新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二、孔子和儒家学说3、教学方法和原则教学方法:因材施教2、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对象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二、孔子和儒家学说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文化成就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整理古籍《诗》《书》《礼》《易》《乐》,并编写了《春秋》,是为“六经”。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8课 百家争鸣孔子和儒家学说小知识:“祭孔”的由来与演变 最早祭祀孔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鲁哀公令其子孙“岁时奉祀”,以表示对孔子的尊崇与怀念。
汉朝时期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推崇孔子的思想,用最高的祭天大礼祭祀孔子。
随着祭孔规格和礼仪的不断增加,祭孔大典成为与祭祀天地、社稷并列的“国之大典”,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象征性仪式。为什么历代帝王大都推崇孔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的影响: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正统思想。1994年山东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孔子动漫标准像二、孔子和儒家学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永远的学习的表率孔子学院走向世界的孔子 孔子学院是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截至2015年12月6日,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韩国英国爱丁堡大学孔子学院澳大利亚北欧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这个“黄金时代”指的就是“百家争鸣”时期。
      ——《中华史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8课 百家争鸣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主张:“仁”“爱人”“为政以德”教育成就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文化成就:整理古籍《诗经》、《尚书》编《春秋》言论记录在《论语》道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顺应自然,事物有对立面,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主要著作:《道德经》孔子老子三、百家争鸣1、何谓“百家”? “百家”指的是“诸子百家”,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即各种思想学派。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变革士人的崛起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大变革诸侯纷争,各国竞相改革荀子战国墨子庄子韩非子战国战国战国战国实行礼治“兼爱”、“非攻”、选举贤能之人、提倡节俭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改革、法治、专制中央集权“仁政”;“民贵君轻”孟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三、百家争鸣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8课 百家争鸣亚圣我是评论家
之诸子百家评价“百家争鸣” 下面是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对
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流派作的评价,你认为有道
理吗?为什么?在现代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
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
可易也。
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
本节用,不可废也。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於法,则亲
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
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
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态度:
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是思想家
之畅所欲言材料一:郭沫若指出“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那时候的思想学术,无论是南派、北派,都有独创精神。”“百家争鸣”有什么影响?1、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2、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
7.某电视台为了增加收视率,通过模拟时光隧道回到春秋战国时代,邀请孔子、孟子、韩非子、孙武四人作为嘉宾参加下列栏目:教育观察、法制园地、军事天地、自然与环境。(1)按照他们各自的主张,你认为他们应分别参加哪个栏目?教育观察:孔子; 法制园地:韩非;
军事天地:孙武; 自然与环境:孟子;(2)如果你是教育观察栏目的主持人,请说出该嘉宾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名言。你如何评价该嘉宾?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华文化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