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课件(28张pp+视频+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课件(28张pp+视频+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17 09:58:54

文档简介


岳麓版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教学设计
解读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材分析:《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是岳麓版历史必修I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三课。教科书分两目介绍学习内容。第一目“从共和国到帝国”,介绍古罗马政体的演变过程及古罗马法律诞生的背景;第二目“罗马法”,介绍《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通过这两部法典的学习,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罗马法的内容,理解罗马法在帝国统治中的作用,领悟法律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与人文主义价值观。
本课的线索是罗马法的诞生背景—发展—影响。由于本课内容较为抽象,理论性强,法律概念较多,所以我在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注重案例的使用。让学生通过案例来理解体会习惯法与成文法、公民法与万民法、法律作用等概念,并相应的把课题调整为走向世界的罗马帝国(政体演变)、走向世界的罗马法(罗马法的发展演变及直接影响)、走向世界的罗马法精神(罗马法的深远影响),逐层递进,边学习边理解边体会边运用。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县区重点中学程度相对较好的学生,但初中历史知识的积淀很少很少。他们适应能力较强,经过近一个月的学习,已经基本适应了高中历史新课程;他们思维活跃,能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比较善于思考,欢迎教师在课堂里提出较有新意和深度的问题。
经过前面六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君主制、贵族制和共和制等政体概念,基本上掌握了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政治文明的特点,对本课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由于本课内容较为抽象,理论性强,法律概念较多,提前安排学生预习教材并搜集古罗马及罗马法的相关知识。
课程标准:“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基本知识——罗马史由共和进入帝国的过程【贵族制共和国(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保民官;屋大维建元首制】;《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与万民法、《查士丁尼法典》。通过掌握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罗马法的发展过程和历史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罗马法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就罗马法的起源、罗马法的内容、罗马法的历史作用三个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全面理解罗马法的内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罗马法的全面归纳总结和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罗马法的历史意义和法律、法制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价值,最终肯定法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最合理的国家治理方式,具有不可替代性。   明确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自觉的法律意识,提高遵纪守法和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国家利益,人民正当权益的自觉性及监督政府公职人员公正执法行政的胆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古罗马法及其作用   难点: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积极态度。
教学资源:岳麓版、人教版必修一教材 、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
教学准备:
1.把握教材,对知识体系做大致了解
2.提前布置学生搜集古罗马与罗马法材料进行知识储备。
3.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引入人教版部分内容(公民法到万民法、自然法原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罗马的视频(幻灯2:凯撒)
教师:视频把我们带回到遥远而又神秘的罗马帝国,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她又是如何以武力、宗教、法律征服了世界,走向了世界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第七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教师:请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标。(片3 ) 罗马人最早是以强大的武力征服世界的,从一个弹丸小国发展到横跨三洲的超级帝国。————走向世界的罗马帝国(罗马政体的发展演变)(片4)
一 走向世界的罗马帝国(罗马政体的发展演变)
思路设计:本目为非课标,但作为罗马法的背景有不可或缺。设计用狼孩建城引入激发兴趣,用权力掌握在谁手中串连起: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和帝制,区分政体不同,认清演变趋势。
教师:罗马的建城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狼孩中的哥哥罗幕路斯公元前753年创建罗马城,实行君主制,罗马进入王政时期国王垄断一切大权。(片5)
教师:由于小塔克文的残暴统治,公元前509年,罗马人民发动起义推翻了国王,实行共和制,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君主制转变贵族共和制)
学生:阅读课本,学生查找有几个主要机构,并如何防止专制?
教师:执政官从贵族中选出,元老院由贵族组成,平民虽然可以参加公民大会,但权利并不完整。所以共和国早期的权利主要垄断在贵族手中,又叫贵族共和制。
平民经过长期斗争被允许平民保民官以监督政府行为保护平民利益。
教师:展现罗马疆域变化图(片6),随着疆域的扩张,共和国内部矛盾重重:奴隶大起义、统治集团争权夺利的内战频繁,传统的城邦共和制不再适应新的霸权统治的需要,需要集权来巩固统治。
教师:顺应加强集权形势,公元前27年内战中获胜的屋大维确立了个人独裁统治,实行元首制,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片7)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总结,元首制为什么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共和制转变为帝制)
教师:公元3世纪,罗马陷入严重危机,公元284年戴克里先实行公开君主制。
补充明确内容:公元395年分裂为两部分,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继续存在到公元1453年。
教师:罗马以强大的武力征服世界建立超级大帝国的,但不能仅仅依靠武力维护帝国的统治。还以灵活务实的精神探索出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经验,法律是典型代表,编制出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罗马法。
二、走向世界的罗马法
设计思路:本目为本课重点和难点。由于法律概念多,又比较抽象,本环节以案例体验为主,附之角色带入和教师总结。
(一)从习惯法→成文法
教师:先了解罗马法的概念和发展阶段,补充:发展阶段(人教版)。(片9 )由习惯法与成文法的优缺点进入案例1.
学生:阅读、感知、猜想案例一,并体验判决,激发其对平民的同情与习惯法的不满。(片10、11)
教师:平民的长期斗争和平民保民官的坚持要求下,公元前450年制定出《十二铜表发》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片12)
学生:依据《十二铜表法》内容,小组协作探究。
一组:依据第三、五表内容,总结《十二铜表总结《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
二组:依据第八、十一表内容,总结《十二铜表法》的局限与不足。
角色体验:三组:总结《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对平民产生什么影响?
四组:总结《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对贵族产生什么影响?
教师:以学生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总结出《十二铜表法》的实质:保护私有财产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难点突破: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体会《十二铜表法》(法律)的作用:规范平民与贵族的行为,缓和了他们之间的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
(二)从公民法→万民法
教师:我们学了法,懂了法,就要用法。让我们进入模拟法庭,当法官断案!案例二 片13
学生:依法判案,加深体会《十二铜表法》。
教师:相关案:案例三,同学们设想该如何判决,并对照实际判决差异在那。引导出公民法概念。激化罗马公民与外邦人矛盾,不利于对征服地区的统治。片14
学生:思考探究罗马统治者面临的复杂矛盾及公民法的不足。 片15
教师:罗马人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实践摸索出万民法。
按适用范围区分公民法与万民法。公元212年《卡拉卡拉敕令》的颁布,使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别消失,罗马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
(三)完备:零散——体系
教师:法律的增多又带来新的问题:东罗马帝国法官的烦恼。片16
为解决这些问题,统治者着手整理汇编各种法律最终形成严肃的罗马法体系,其集中代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片17
学生:阅读课本,找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四部法典及内容。
教师:《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实现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师生协同:回顾总结罗马法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而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总结其特点。
教师:规律:国家的发展(扩张)和社会的进步会促进法律的发展完善,法律的发展完善能规范行为、缓和矛盾、稳定统治。
(四)罗马法在当时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总结罗马法在当时的作用。片19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材料4、5、6,总结罗马法的原则,核心内容,局限。片20
罗马法蕴含的理性、公平、正义、平等的自然法原则,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法律理念,他们的出现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核心内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局限: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妇女和奴隶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随着时间的发展,罗马帝国早已灰飞烟灭,罗马法的许多具体条文也失去了实际意义,罗马法真的彻底离我们远去了吗?
三、走向世界的罗马法精神 片21
思路设计:为本课难点:选用案例和材料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特别是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法治精神的培养。
罗马法真的彻底离我们远去了吗?先让我们通过案例4“威廉一世与磨坊主”来体会一下。片22 学生:阅读案例,设想判决,感知罗马法在后世的流传。“永远的罗马法”
(一)罗马法在今天
师生协同依据材料,分析罗马法对资产阶级民权理论、资产阶级立法、我国法制建设产生的影响。
(二)罗马法在今天
学生:阅读课后知识链接,找出还有那些法律制度及原则影响后世和流传。
教师:(法治精神的传承和培养)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理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罗马法不仅是罗马的,更是全世界的罗马法。
课堂小结:
罗马通过不断的扩张,首先以武力改变和征服了世界,建立起地跨三洲的超级帝国。伴随着罗马的发展与扩张,罗马人以灵活务实、与时俱进的精神编制出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罗马法,维系了帝国的统治,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着世界!直至今日,罗马人仍以他们的帝国和法律自豪。但我们要说:罗马法不仅是罗马人,更是世界人民的。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要学习发扬古罗马法治精神。从自身开始学法、知法、守法、护法,自觉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法治精神的传承、培养和强化)
板书设计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一 走向世界的罗马帝国
二、走向世界的罗马法
三、走向世界的罗马法精神
效果预测
针对学生对古罗马知识的生疏,对成文法、万民法、自然法等法律概念的认识模糊,甚至错误。如果偏重理论的讲解未必能实现理性的认识,如果按照常规的背景、内容、影响的套路进行教学或许会令效果大大折扣。鉴于此,本课的设计试图以“走向世界为主题”展现罗马法的出现背景、发展演变直接影响及后世深远影响。在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注重案例的使用。
本课以“走向世界的罗马帝国”“ 走向世界的罗马法”“ 走向世界的罗马法精神”等三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案例来理解体会,边学习边理解边体会边运用,逐层递进,探析国家的发展(扩张)与法律发展完善的相互关系,法律起到规范行为、缓和矛盾、稳定统治的作用,以及法治精神的流传继承等。
由于案例和模拟法庭的使用,使艰涩难懂的法律概念浅显化、形象化,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目标达成度高。
课件28张PPT。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岳麓版必修一 第二单元第7课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课标要求: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走向世界的罗马帝国
——罗马政体的演变罗马建城(BF753年)
君主制罗马共和国
(BF509年~BF27年)贵族共和制元老院的演讲罗幕路斯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及帝国的建立罗马BF265年控制了意大利;BF2世纪40年代成为地中海霸主。
公元117年最强盛时期成为横跨三洲,水兼四海的超级大帝国 屋大维 元首制
(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 戴克里先
公开的君主制
罗马帝国(BF27年~AD476年~AD1453年) 帝制走向世界的罗马法
——罗马法的发展历程讲法堂 罗马法指的是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奴隶制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形成:
发展:
完备:习惯法——成文法
公民法——万民法
零散 —— 体系什么是“罗马法”?它是怎样发展的?【感知罗马法】 案例1: 公元前496年,昨夜刚刚下了一场雨,今早罗马城的空气特别清新,贵族瓦伦斯骑着他的爱马悠闲行走在罗马街道上。也许是清新的空气令他兴致大起,他扬起马鞭向前奔驰。正当他陶醉于此时,前方拐弯处冒出一位背着粮食的平民,瓦伦斯的马受到惊吓狂跳起来,将那位平民踢倒在地,平民痛苦叫道:“我的胳膊断了!” 瓦伦斯跳下马,扬起马鞭愤怒地向行人抽去……两人僵持不下,寻求法官裁决 。(一)从习惯法→成文法罗马城法官依据习惯法,判决贵族瓦伦斯无罪。【法庭判决】贵族平民(一)从习惯法→成文法因为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习惯法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债务的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头骨,他必须偿付300盎司罚金; 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自《十二铜表法》
BF450年 十二铜表法:第一部成文法
      实质:维护私有财产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一)从习惯法→成文法(二)从公民法→万民法【模拟法庭】假设2:案例同上,时间是公元前396年,作为罗马城法官的你该依据什么法律,作何判决?案例3:案例同上,时间相同,只不过那位行人不是罗马公民而是一位外邦人,你认为罗马城法官又该怎样判决?【法庭判决】依据十二铜表法,外邦人败诉。按照《十二铜表法》的判决:
①瓦伦斯偿付赔偿金②瓦伦斯打断自己的胳膊《十二铜表法》有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保护罗马公民的权益,外邦人不受保护。 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十二铜表法》就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二)从公民法→万民法罗马人外邦人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三)完备:零散——体系东罗马帝国法官的烦恼:
“条文太多”,皇帝敕令、元老院法令、法学家的学说和解释都是具有法律效力。
“解释不同”,众多条文对同一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解释。有的律师直接引用西罗马的律令对抗本地的法庭。查士丁尼颁布的100多条敕令《查士丁尼新敕》不同时期法学家对罗马法的学说和解释关于人、物、继承、契约、诉讼等法规《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按年代顺序编排的罗马皇帝颁布的敕令《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三)完备:零散——体系实现法律的系统化、法典化,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成文法开端《十二铜表法》发展公民法万民法不断发展 走向成熟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平民和贵族斗争国家发展 疆域扩大罗马法的发展过程罗马国家的发展过程罗马建城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对外扩张的结果完备《民法大全》阶段性 连续性 与时俱进罗马法在当时材料一:在公元1世纪的汉代仅三公九卿的官职设置就近三百余个。而此时期的罗马的行政官员仅百余名,但社会秩序 被管理的井井有条。材料二: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 依据法律 来维护,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有效的巩固统治 。 ——查士丁尼材料三 : 随着对外征服的胜利,罗马人与异邦人相互之间的争讼也日益增多……为调节和处理上述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产生了万民法,调节了社会矛盾……万民法是“各民族共有”的法律。
------《世界上古中古史》上册作用:调节————— 规范 —————
维护———— 利益,有效巩固————
社会矛盾社会秩序统治阶级统治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统治材料四:西塞罗 :我认为法源于自然,而“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所以也赋予所有人法,自然界存在着一些普遍的法则,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 等。这些原则永恒不变,这些原则也必须体现在法律中。
材料五: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和他的奴隶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材料六: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严加惩治。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罗马法在当时罗马法体现什么原则,核心内容?局限性?(1)自然法原则:理性、自由、平等、正义
(2)核心内容 :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局限性: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奴隶和妇女不享有同等权利。走向世界的罗马精神
——罗马法的深远影响案例4:号称“军人国王”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柏林郊外的波斯坦修建了一座行宫,有一次国王登高远眺全城风景,视线却被紧挨宫殿的一座磨坊挡住了,国王非常扫兴,于是派人前去与磨坊主人协商,希望能够买下这座磨坊。不料磨坊主就认一个死理儿——这座磨坊是祖上传下来的,不能败在我手里。几次协商,许以高价,动之以情,均告失败。龙颜震怒,国王派警卫人员把磨坊拆了。第二天,磨坊主居然一纸诉状把国王告上了法庭,地方法院居然受理了.开庭审判:旁听席上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但被告席上却空着,骄横的国王拒不出庭,也没有派律师代表前来应诉。判决结果:“威廉一世擅用王权,拆毁由私人拥有的房屋,违犯了帝国宪法第79条第6款,应立即重建一座磨坊,并赔偿损失费150塔勒。”威廉一世贵为一国之君,拿到判决书只能遵照执行。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永远的罗马法”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法国《人权宣言》
材料二“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拿破仑法典》被誉为“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是以罗马法为蓝本制定的。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第三条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结合以上材料,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①为新兴资产阶级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提供理论武器。②为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立法依据,奠定了近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③对中国的法制建设也产生积极影响。罗马法在今天流传至今的罗马法律制度:陪审制度
保护人制度
“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资产阶级陪审制度 律师制度“不告不理”原则 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罗马法不仅是罗马的,更是全世界的罗马法。
罗马法在今天课堂小结
罗马通过不断的扩张,首先以武力改变和征服了世界,建立起地跨三洲的超级帝国。
伴随着罗马的发展与扩张,罗马人以灵活务实、与时俱进的精神编制出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罗马法,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着世界!
直至今日,罗马人仍以他们的帝国和法律自豪。但我们要说:罗马法不仅是罗马人,更是世界人民的。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要学习发扬古罗马法治精神。从自身开始学法、知法、守法、护法,自觉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牛刀小试1、十二铜表法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这主要是因为
A、罗马成文法诞生 B、由平民代表制定
C、平民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D、平民维护自身权利有法可依2、查士丁尼是东罗马帝国的皇帝,他在位时罗马法发展演变的主要特点是
A、万民法与公民法并行
B、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别失去意义
C、官方开始编纂法典
D、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牛刀小试3、(海南)罗马法规定,货款月息不得超过货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
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社会问题
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4.(全国卷)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法制理念法律价值维系统治奴隶起义性别歧视法律实质罗马法是“双刃剑”如何理解“罗马法造就罗马帝国彪炳辉煌的同时,又设置了埋葬罗马帝国的陷阱!”课后题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选项前的字母编号填入括号内。)
1、十二铜表法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这主要是因为(  )
A、罗马成文法诞生
B、由平民代表制定
C、平民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D、平民维护自身权利有法可依
2、查士丁尼是东罗马帝国的皇帝,他在位时罗马法发展演变的主要特点是(  )
A、万民法与公民法并行
B、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别失去意义
C、官方开始编纂法典
D、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3、(海南高考)罗马法规定,货款月息不得超过货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 (  )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
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社会问题
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4.(全国卷)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5、课后作业:论述罗马法是双刃剑
联系史实说明“罗马法造就罗马帝国彪炳辉煌的同时,又设置了埋葬罗马帝国的陷阱!”
角度一:法治理念、法律价值、维系统治
角度二:法律实质、性别歧视、法律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