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一:机械运动A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东风的风速是10m/s,一个人骑车以10m/s的速度由东向西行驶,该人会感到( )
A.风以10m/s的速度从背后吹来 B.风以20m/s的速度迎面吹来
C.风以10m/s的速度迎面吹来 D.没有被风吹的感觉
2.图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过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m/s,因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21·cn·jy·com
A.10﹣3s B.10﹣6s C.10﹣9s D.10﹣12s
3.“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蜻蜓点水后在平静的水面上会出现波纹。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照片,照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的水面波纹。如果蜻蜓飞行的速度恰好与水波的传播速度相等,不考虑蜻蜓每次点水所用的时间,在下列四幅图中,与照片相吻合的是( )21*cnjy*com
A.B.C.D.
4.一只小鸟从枇杷树上飞到地面,啄食掉落在地上的熟枇杷,吃了一会儿,路边传来吆喝声,小鸟立即飞回树上它出发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能够大致描述小鸟运动情况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B.C.D.
5.某同学骑自行车上学的平均速度为v1,到达学校后发现物理课本落在家里了,他立即返回,返回时的平均速度为v2,则他来回的平均速度为( )【版权所有:21教育】
A.v1 B.v2 C. D.
6.如图所示是根据龟兔赛跑故事画出的乌龟和兔子赛跑过程中的路程﹣﹣﹣时间图象,Sm表示终点,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1教
A.乌龟和兔子赛跑开始时是同时同地出发的
B.乌龟和兔子赛跑开始时是同地出发,但兔子让乌龟先爬行一段时间
C.兔子虽然中途休息了一会儿,但最终还是先到达终点
D.跑完全程因兔子用的时间更少,所以兔子全程平均速度更快
7.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图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B.C.D.
8.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如果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发射和接收的尖形波如图3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0﹣4s,则被监视目标与雷达的距离最接近( )【来源:21cnj*y.co*m】
A.4.5×104m B.6×104 m
C.9×104m D.1.2×105m
9.小军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外地游玩,在路途中,路边窜m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车行驶的速度一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紧急刹车发生在9:06
B.在9:02﹣9:06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9:00﹣9:11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km/h
D.在9:00﹣9:11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km/h
10.(多选题)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C、D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与时间关系的是( )
A.B.C.D.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1.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6.7km。小明乘车通过海底隧道,在进、出隧道口时,他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甲、乙所示,那么该车通过海底隧道的平均速度为 km/h。坐在汽车上的小明以他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则他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2.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华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上学途中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倒退,她是以 为参照物;小华的家到学校路程是2400m,如果她用时10min到达学校,她骑车的平均速度是 m/s。2·1·c·n·j·y
11题图 12题图
13.2011年11月3日凌晨,我国自行研制的太空轨道空间站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与运输飞船“神舟8号”在太空成功对接,合为一体,如模拟图所示。开始对接时两个飞行器相距5km,经过1h8min的时间完成对接。对接过程中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则“神舟8号”的平均飞行速度为 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当对接成功后它们的相对运动速度为 m/s。21*cnjy*com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4.小刚从家中出发到市中心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步行的是图中哪一段?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
(2)小刚步行的速度是多少?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3)小刚从家到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5.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宁夏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25km,全程限速120km/h,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km/h和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参考答案
1.解:东风的风速是10m/s,是指风从东向西以10m/s的速度运动;
人也是以10m/s的速度由东向西行驶,人和风运动的方向和速度都相同,所以人没有被风吹的感觉。
故选:D。
2.解:子弹的长度约5cm;则子弹飞行的距离s=1%×5cm=5×10﹣4m;
则照片的曝光时间t===1×10﹣6s;
故选:B。
3.解:因为蜻蜓飞行的速度和水波的速度相同,那么蜻蜓的每一次点水的时候都会是在上一个水波的边线上,而第二个水波和第一个水波都在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所以每个圆都应该是内切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故选:A。
4.解:距离﹣时间图象描述物体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由题意可知小鸟离地面的距离先减小,然后静止在地面;然后再远离地面,离地面的距离在增大,故只有A正确;
故选:A。
5.解:∵v=
∴该同学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t1=
该同学从学校到家所用的时间:t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
故选:D。
6.解:
AB、由图可知,乌龟和兔子赛跑开始时是同地出发的但不同时,兔子比乌龟迟出发t1时间。故A错误,B正确;
C、由图可知,乌龟在t2时刻到达了终点,兔子没有到达终点。故C错误;
D、由图可知,乌龟和兔子跑的路程相同,兔子所用时间较多,所以兔子全程平均速度更慢。故D错误。
故选:B。
7.解:设刻度尺的每小格尺寸为s和曝光时间为t,下面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速度v=。
上面木块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恒量,知上面木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运动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t3时刻上面木块的速度v3=.t4时刻上面木块的速度v4=,则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解:读图可知电磁波发射通过的总时间为4×10﹣4s,单程的时间为×4×10﹣4s=2×10﹣4s,
由v=得:
s=vt=3×108m/s×2×10﹣4s=6×104m;
故选:B。
9.解:A、从图象可知,速度急剧减小时间是9:06,所以说紧急刹车发生在9:06,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21教育网
B、由图象可知,在9:02﹣9:06时间段内的汽车速度是60km/h,汽车在做匀速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从图象可知,在9:00﹣9:11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最小速度为0千米/时,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www-2-1-cnjy-com
D、从图象可知,在9:00﹣9:11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最小速度为0千米/时,平均速度一定小于60千米/时,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解:由图可知,他们在相等时间t内s甲<s乙,故A错误,B正确;
因为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C正确;
已知甲乙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与乙的速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BC。
11.解:由图知,通过隧道的时间为t=5min=h,
汽车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为v===80.4km/h;
小明乘车通过海底隧道过程中,小明以他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两者没有位置变化,所以小明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80.4;静止
12.解:路旁的树木相对于自行车位置不断变化,不断向后移动,以自行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向后退;21cnjy.com
时间t=10min=600s,
平均速度v===4m/s;
故答案为:自行车;4。
13.解:(1)时间t=1h8min=4080s,
“神舟8号”的平均飞行速度v==≈1.23m/s;
(2)对接成功后它们成为一体,速度相等,相对速度为0。
故答案为:1.23;0。
14.解:
(1)(2)由图知,OA段的时间t1=25min=1500s,这段时间通过的距离为1800m,
AB段的速度:
v1===1.2m/s;
BC段的时间t2=30min﹣25min=5min=300s,BC段的路程为s2=3600m﹣1800m=1800m,21·世纪*教育网
BC段的速度:
v2===6m/s,
因为1.2m/s<6m/s,
所以AB段是步行,步行速度为1.2m/s;骑车为图中BC段,骑车速度为6m/s;
(3)全程的时间t=30min=1800s,总路程s=3600m
全程的平均速度:
v===2m/s。
答:(1)步行的是图中AB段,骑车的是图中BC段;
(2)小刚步行的速度是1.2m/s,小刚骑车的速度是6m/s;
(3)小刚从家到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m/s。
15.解:(1)因为120km/h>110km/h>100km/h,所以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不会被判超速;2-1-c-n-j-y
(2)图中所示轿车在该路段所用的时间是10:41﹣10:31=10min=h;
所以轿车在该路段的速度v1===150km/h,150km/h>120km/h,所以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被判超速。
答:(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不会被判超速;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被判超速。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21世纪教育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9/8/2 16:18:46;用户:初中物理;邮箱:15004352727;学号:2756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