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 第二单元 《苗岭的早晨》 教案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音乐 第二单元 《苗岭的早晨》 教案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8-16 15:1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苗岭的早晨》教学设计
(欣赏课)
一、作品分析
《苗岭的早晨》是1974年作曲家白诚仁,特意为俞逊发新发明的口笛创作的曲目,曾被中国艺术团在世界演出,享誉海外。1975 年由作曲家陈钢改编成为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
乐曲可分为三段。它以苗族山歌体裁中的“飞歌”曲调为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乐曲以明朗清新的旋律,描绘出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景色;把人们带入晨曦初露、薄雾缭绕、群山叠翠、美丽恬静的苗岭春色晨景中,感受到苗家山寨的美丽与宁静的意境。以明快、热烈的劳动节奏,表现出苗族人民的愉悦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飞歌是苗族人民最爱唱的民歌,也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音乐之一,多在节日、喜庆时演唱,其音调高亢嘹亮,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
1.能听辨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ABA的结构形式,感受作品所表现的意境和不同段落的音乐特点。  
2.熟悉作品的主题旋律,了解苗族飞歌中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  
1.感受和体验乐曲中苗族飞歌的旋律特征。?  
2.熟记主题旋律,听辨飞歌中的色彩音降mi。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媒体支持:出示图片

图片1
教师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欣赏乐曲《苗岭的早晨》。听!森林里谁在歌唱?
媒体支持:播放《苗岭的早晨》鸟叫音频
学生听后,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对!是鸟儿唱着自由自在的歌曲。同学们知道是由什么乐器模拟的吗?
图片2
教师导语:是小提琴模拟鸟的叫声,钢琴伴奏。
(二)聆听乐曲
1.分析和记忆飞歌主题
(1)熟悉飞歌主题
教师过渡语: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
图片3
看!美丽的苗族姑娘唱起了动听的“飞歌”。我们边听边划旋律线,感受节奏的特点。

图片4
媒体支持:播放《苗岭的早晨》飞歌音频.mp3
接着,教师介绍苗族的分布及民歌种类。
(2)感受飞歌旋律特点
教师导语:大家感受到了吗?“飞歌”的旋律是自由的。
图片5
教师讲解边出示重点词“自由”。
教师导语:同学们看,这是乐曲“飞歌”旋律的谱例,我们看着谱例再听一遍,有一个音很特别,听到请举手。
图片6
媒体支持:《苗岭的早晨》飞歌音频.mp3
教师导语:对!就是这个降mi的音。这个音是苗族音乐中常出现的色彩音,有了它,更加突出了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观察谱例,还有什么特点?是用了很多“5”,这也是苗族音乐的特点之一。
图片7
(3)熟悉《歌唱美丽的家乡》
教师导语:同学们:乐曲“飞歌”部分是根据苗族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改编而成,我们看着谱例听一听演唱音频,同学们可随着音乐小声哼唱。
图片8
媒体支持:播放《歌唱美丽的家乡》演唱音频.mp3
(4)对比聆听,记忆主题
教师导语:下面我们对比两个谱例,再来静静聆“飞歌”主题,体会音乐表达出的意境。
出示图片:

图片9
媒体支持:播放《苗岭的早晨》飞歌音频.mp3
2.完整聆听 划分乐段
(1)完整聆听
教师导语:下面请同学们完整欣赏乐曲。听一听“飞歌”音乐都在乐曲的什么地方出现?听到举手表示。然后再说一说乐曲由几个部分组成。
图片10
媒体支持:播放《苗岭的早晨》完整音频.mp3
教师总结:同学们:“飞歌”旋律分别出现了两次,节奏自由,情绪优美。描绘出了苗岭美丽早晨的景色。中间是第二部分,我们随着音乐拍手,感受这一部分节奏和情绪的特点。
图片11
媒体支持:播放《苗岭的早晨》第二部分音频.mp3
(2)分析特点 动作表现
教师导语:第二部分节奏规整,情绪欢快,表现了苗岭人民劳作和载歌载舞的场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图片13
媒体支持:播放《苗岭的早晨》第二部分音频.mp3
(三)拓展欣赏
教师导语:同学们:《苗岭的早晨》是1974年作曲家白诚仁,特意为俞逊发新发明的口笛创作的曲目,曾被中国艺术团在世界演出,享誉海外。
1.作者介绍
图片14
2.口笛介绍
教师导语:口笛是中国竹笛家族中个子最小的一员,著名竹笛演奏家俞逊发先生发明创造了口笛。

图片15
教师导语:下面我们来欣赏演奏家俞逊发口笛演奏《苗岭的早晨》视频片段。
媒体支持:视频:《苗岭的早晨》口笛演奏第一部分.MP4
3.视频欣赏
教师导语:1975 年由作曲家陈钢改编成为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下面我们来欣赏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
图片16
媒体支持:插入视频:《苗岭的早晨》小提琴演奏视频.MP4
(四)小结
让我们在悠扬的音乐声中结束我们课程,希望同学们记住乐曲《苗岭的早晨》的旋律。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