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 2.1唱山歌 教案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音乐 2.1唱山歌 教案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8-16 15:5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唱山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优美、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优美、委婉。
教学过程
【导入】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唱山歌》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中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你们所认识的少数民族都有哪些?(藏族,傣族,彝族,蒙古族……)你们喜欢少数民族的音乐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特别会唱歌的少数民族,你们先来猜一猜这个少数民族(出示桂林山水图),他们生活在美丽的广西桂林,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唱歌,还有一位传说中的歌仙叫刘三姐,你们猜出来是哪个少数民族了吗?
生:壮族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山歌吧!
设计意图:用音乐和律动把学生带入到学习少数民族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唱歌曲
初听感受
师:这首山歌美不美?
生:美
师: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哪些美?
生:山美,水美,歌美……
听山歌
师:这么美的歌曲老师也情不自禁的想唱唱,仔细听听老师是在什么地方唱山歌呢?
生:在大山里
师:这位同学观察的真仔细,刚才老师站在大山上放声高歌,歌声仿佛能传出去很远很远,这就是山歌的特点
3、寻山歌
师:下面我们一起坐上竹筏到河对岸找找是谁在唱这么动听的山歌,老师来给摇桨,同学们坐在竹筏上感受这首山歌的速度是怎样的?
生:稍慢,中速
画山歌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准确,我们来看看河对岸是谁在唱山歌?
生:刘三姐
师:刘三姐是壮族传说中的歌仙,她常常用歌声唱出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心声。人们对其无比喜爱,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
师:今天刘三姐给我们带来了一幅桂林山水画, 刘三姐通过简单的几笔就把我们这首歌曲表现出来了,我们跟着音乐画一画,看看哪些线条表现的是山?哪些线条表现的是水?(播放歌曲)
生: 1、3句旋律像起伏的山脉;2、4句旋律像平静的水面
师:你们找的很准确,那我们画着线条来感受旋律的起伏变化吧(听音乐2-3遍)
唱山歌
师:你们画的真不错,现在我们来看看歌词(出示歌词),歌曲中有个衬词特别能体现壮族山歌的特点,你们找到了吗?
生:哎
师:它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呢?
生:2次
师:你来听听这两次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次更长一点
师:为什么第一次要唱的长一些?
生:召唤壮族其他伙伴一起来唱歌
教师示范并带领学生感受召唤伙伴时的演唱
师:同学们唱的很好,现在我们来看看乐谱,衬词“哎”中的长音“2”到底应该场几拍呢?
生:第一个衬词唱2拍半,第二个衬词唱1拍半
师:现在我们和老师跟着拍子唱一唱
生:跟琴演唱
师:从刚才同学们的歌声中老师感受到了桂林的山美水美和歌美,那生活在桂林的壮族人民是怎样的呢?老师来唱唱最后一句,你们体会体会
生:表现了壮族人民不怕困难的坚定信念
师:我们来看看歌曲最后出现了两个弯又多,它们的区别在哪?
生:第二个湾比较多,不容易演唱
师:跟老师唱唱最后这个弯又多(连唱3遍,先唱谱子)
师:现在老师和你们配合演唱最后一句,你们来接唱老师的旋律
师:我们跟着琴完整唱一唱
生:随钢琴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听山歌---寻山歌---画山歌---唱山歌这几个环节是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完成学唱歌的过程
三、表现歌曲,歌圩对歌
师:你们歌声太美了,刘三姐邀请我们参加他们盛大的歌会,(播放视频)片中刘三姐他们正在干什么?
生:对歌
师:在哪对歌呢?
生:山上
师:对歌的场面热闹不热闹?
生:热闹
师:那我们也来对对吧!
影视拓展
师:今天我们学的唱山歌是壮族歌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电影《刘三姐》中还有很多好听的壮族歌曲和刘三姐的传说,大家课下可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