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 册音乐 -第二单元 《唱山歌》 教案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 册音乐 -第二单元 《唱山歌》 教案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8-16 16:0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唱山歌》教学设计
(唱歌课)
一、教材分析
《唱山歌》是电影《刘三姐》的插曲。“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她用歌声与财主作斗争,用歌声唱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心声。
《唱山歌》这首歌曲的旋律起伏、悠扬婉转,连音比较多,而且是一字多音,节奏变化也比较大,演唱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简单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
3.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
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优美、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歌曲中连音线的正确演唱,一字多音处唱词的准确。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导语:广西壮族有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歌手,她叫刘三姐,聪明伶俐善于唱歌,你们看,这是她对歌的场面。(播放刘三姐与男青年对歌的视频片断 )
提问:影片中采用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歌词是:
什么水面翻筋斗? 鸭子水面翻筋斗,
什么水面起高楼? 大船水面起高楼,
什么水面撑阳伞? 荷叶水面撑阳伞,
什么水面共白头? 鸳鸯水面共白头……)

答案:对唱。(对唱就是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
2.简介刘三姐的故事
导语:广西壮族被称为“歌海”,他们不分男女老幼,随口就唱,唱的都是生活中身边的事情,他们用山歌作为感情交流的工具,爱歌就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影片中有个恶霸地主不让老百姓唱歌,刘三姐就提出了对歌比赛,带领众乡亲用歌声同财主进行了斗争。
(出示ppt——刘三姐的介绍)
(二)学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
在这部影片中,有一首动听的歌曲,我们先来听一听,然后进行学习。
(出示歌片,放录音范唱)

2.说说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导语:这首歌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雷振邦根据广西壮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刘三姐》影片一上映,立即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人们喜欢刘三姐,更喜欢她唱的这首歌。
答案:(中速、优美地、婉转动听)
3.再听,轻声跟唱。
播放演唱音频,学生可轻声跟着哼唱。
4.分句教唱:
教师弹琴,教唱每一句,并进行指导。

指导: 连音线的演唱。

提示: 结束处的“弯又多” 前面加上“啰” 在歌曲中是弱起,然后练习演唱。

讲解:变化节拍——歌曲中出现两种节拍 。
难点:这首歌多为一字多音,旋律起伏,这也是难点之处。
解决办法:(划拍视唱)。
5.随录音完整演唱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
播放伴奏音频,学生跟唱歌曲《唱山歌》。
(三) 知识拓展
壮族风俗歌会“歌圩”简介:
导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许多民族音乐活动,最著名的是传统的风俗歌会“歌圩”。 “圩”是“集会”的意思;“歌圩”就是赛歌、唱歌的集会。
(四)课堂小结
导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唱山歌》这首歌曲,你们还可以找找这部影片进行观看,深入了解刘三姐的故事,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