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水分子的变化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水分子的变化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8-16 16:1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1课时 水的分解
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掌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发生的变化。
3.掌握分解反应的类型。
【重点】
水的电解实验;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分解反应的概念。
【难点】
水的电解实验现象及产物的判断;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知识点一 水的分解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31-32页的有关内容,看老师做演示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电解水时,电极上出现气泡,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少,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多。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是氧气,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其中,木条复燃;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是氢气,把燃着的木条接近管口时,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正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2.水分解时,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水分子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氢原子和氧原子在反应前后不变。此实验还可以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改变,原子在反应前后不变。
3.水通电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水氢气+氧气。
【合作探究】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2.实验中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答: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氢气大,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反应。
【教师点拨】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很容易混淆,为了记准可告诉学生记住“负氢正氧”或“父亲正养”。
【跟进训练】
1.小兰已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B)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如果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了a L氢气,那么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的体积大约是(B)
A.a L B.a/2 L
C.2a L D.无法判断
3.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水能变成水蒸气,这属于水的物理(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电解水实验产生的两种气体中,能燃烧的是氢气。
4.根据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试管中产生的是氢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接近管口,看气体能否被点燃;
(2)右试管中产生的是氧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管中,看木条能否复燃。
知识点二 分解反应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32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像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这样,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应。
【教师点拨】
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B→A+B(一变多)。
【跟进训练】
1.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B)
A.石蜡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电解水
C.液态水蒸发成水蒸气
D.泥水沉降分层
2.分解反应的生成物的种类不可能是(A)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第2课时 水的合成
1.初步认识氢气的性质和掌握氢气的检验方法。
2.掌握化合反应的类型。
3.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两者的区别。
【重点】
氢气的燃烧反应;化合反应的概念;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难点】
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知识点一 氢气的燃烧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32-33页的有关内容,看老师做演示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在空气中点燃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现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用手触摸烧杯壁感觉烧杯发烫,说明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水。
【合作探究】
氢气点燃前为什么要验纯?
答:可燃性气体里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有可能发生爆炸。
【跟进训练】
1.下列关于氢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
A.氢气在常温下比较活泼
B.氢气中混入空气,遇火就会爆炸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氢气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2.能说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选项是(A)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氢气在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知识点二 化合反应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33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像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这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
【合作探究】
讨论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不同点,完成以下表格:
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概念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表达式
AB→A+B
A+B→AB
特征
“一变多”
“多变一”
实例
如:水分解
如:氢气燃烧
共性
都是化学变化
【教师点拨】
区别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是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如果是“一变多”就是分解反应,如果是“多变一”就是化合反应。
【跟进训练】
1.下列变化属于化合反应的是(B)
A.把糖和水混合后形成糖水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D.3体积水和7体积酒精混合成70%的消毒酒精
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B)
A.水氢气+氧气
B.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
C.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D.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3.现有如下文字表达式,请判断反应的类型。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C.氢气+氧气水
D.水氢气+氧气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C;属于分解反应的是BD。
知识点三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34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熔点和沸点等。
【合作探究】
1.分析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有什么区别?
答:性质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而变化是一个过程。
2.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常会用到哪些字或词?
【教师点拨】
表示性质的句子,叙述中通常有“可以”“能”“难”“易”“会”等词。
【跟进训练】
1.下列属于物理性质的是(D)
A.可燃性 B.毒性 C.稳定性 D.导电性
2.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C)
A.酒精会挥发 B.氧化镁是白色固体 C.石蜡能燃烧 D.氢气难溶于水
3.从下列描述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中选出正确的选项填空。
A.纯铁是银白色的
B.水的沸点是100 ℃
C.白云变成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
D.铁矿石冶炼成钢铁
E.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F.钢铁能变成铁锈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B;属于化学性质的是F;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C;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E。
4.下列性质中,描述水的物理性质的是ABCE;描述水的化学性质的是DF。
A.常温时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B.水在0 ℃时结冰
C.水的密度为1 g/cm3
D.在一定条件下,水会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E.水能溶解食盐、糖等许多物质
F.少量水泼到炽热的炭上,水能与炭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