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主备人
执教者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
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和解题策略。
3
通过计算的练习提高解题的计算能力,并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掌握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难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规范化。
教学法指导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投影】氢能小汽车
氢气是未来理想的汽车燃料,1千克的氢气能供一辆功率为50千瓦汽车跑大约100千米。如果宿迁和南京的距离是200千米,需要加多少千克氢气?
水是氢之源,找到合适的催化剂即可利用光能分解水制取氢气
【提问】那么2千克的氢气要是由光解水来制取的话,需要分解水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师:哪位同学能写出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一位同学上讲台板书,其他学生作书面练习。)
2H2O === 2H2 + O2
2×18 2×2 1×32
师:(讲评后再提问。)请讲出该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生:这个化学方程式表示水在通电条件下,能生成氢气和氧气。还表示水、氢气和氧气3种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是36∶4∶32
2H2O === 2H2 + O2
2个水分子分解 2×18 2×2 1×32 = 9:1:8
10个水分子分解 10×18 10×2 5×32 = 9:1:8
100个水分子分解 1002×18 100×2 50×32 = 9:1:8
师:显然,反应中分解的水分子与生成的氢气分子,氧气的质量比恒等与9:1:8
【板书】这就是我们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即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和之比等于相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比。
那么2千克的氢气要是由光解水来制取的话,需要分解水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解:设需要分解水的质量为X
2H2O === 2H2 + O2
2×18=36 2×2=4 1×32
X 2Kg
36:4 = X :2Kg
X = 18Kg
答需要分解水的质量为18Kg。
【小结】计算的过程
你的解题依据是什么,你的解题基本方法是什么?
解题的步骤是怎么样的呢?
【投影】小结
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1、解题依据: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和之比等于相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比。
解题基本方法:列比例式法
2、解题格式的书写要规范化。
① 设 ② 写 ③ 标 ④ 列 ⑤ 求 ⑥答
3、注意单位的书写要求。
例题1:15.5克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
(找出下列所解答案中的错误)
解:设可生成X克五氧化二磷
P + O 2 ====== P 2 O 5
31 142
15.5 X
31 : 142 = 15.5:X
x= 71
答:可生成五氧化二磷71克
师:找出下列所解答案中的错误
【投影】例2:实验室要制取32克的氧气需要分解多少克过氧化氢?
生甲:解这题的根据是过氧化氢分解化学方程式。题目中的已知量是32g氧气,未知量是过氧化氢的质量,所以应该找出反应中过氧化氢跟氧气的质量比,再列出比例式求解。
生乙:(板书)
解:设需要分解过氧化氢质量为X
2H2O2 === 2H2 O + O2
68 32
X? 32克
68 :32 = X :32克
X = 68克
答:需要分解68克过氧化氢。
师:在解这个题时,我看到有的同学把水的式量和也算出来了。这有必要吗?
从这位同学的板书,可以看出他的解题思路是正确的,根据这样一个思路,题目可以迎刃而解
师:请大家来练习一下
【投影】练习
1、已知锌(Zn)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ZnSO4).实验室里要制取2克氢气,需要锌的质量是多少克?
2、实验室用100 克含80%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反应制取CO2的质量是多少克?
师:(讲评后讲述。)在例题1中,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2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例题初中化学计算主要包括这两类题型。
【投影】小结计算时候需要注意点
1、书写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化学方程式必须正确。
2、代入计算的质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3、单位要统一。
4、关于计算的精确值,题目中没有要求的一般保留一位小数。 ?
【投影】总结本课内容
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1、解题依据: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和之比等于相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比。解题基本方法:列比例式法
2、解题格式的书写要规范化。
① 设 ② 写 ③ 标 ④ 列 ⑤ 求 ⑥答
3、注意单位的书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