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8-16 16:1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组装实验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2.通过实验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知识点一 制取与收集二氧化碳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137页有关内容并动手完成探究实验,完成下列题目:
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2.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3.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4.收集方法: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因此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最好不用排水法。
5.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瓶内已集满CO2。
【跟进训练】
1.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同学们熟悉的气体,实验室制取这两种气体时一定相同的是(D)
A.反应原理
B.发生装置
C.收集装置
D.集满气体后的集气瓶放置方法
2.实验室选择制取气体的仪器装置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C)
A.反应物的性质和状态 B.所制气体的性质
C.所制气体的颜色 D.反应的条件
3.用下图装置在实验室收集一瓶CO2进行性质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长颈漏斗,B集气瓶。
(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再向A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一段时间,若观察到水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3)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4)Na、Mg等活泼金属可以在CO2中燃烧。某同学收集到一瓶CO2后,通过实验验证Mg条能够在CO2中燃烧。下列物品中他需要使用的有①③④。
①酒精灯 ②铁架台 ③坩埚钳 ④砂纸 ⑤试管夹 ⑥蒸发皿
知识点二 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137—138页有关内容并动手完成探究实验,完成下列表格及题目:
1.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实验内容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及解释
①向天平两侧各放一只250 mL的烧杯,调节平衡。向其中一只倾倒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天平平衡情况
天平向倾倒二氧化碳的一侧倾斜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①向天平两侧各放一只250 mL的烧杯,调节平衡。向其中一只倾倒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天平平衡情况
天平向倾倒二氧化碳的一侧倾斜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②向盛有CO2的塑料瓶A中加入约1/3的蒸馏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塑料瓶变瘪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2.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实验内容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及解释
①向上述盛有二氧化碳水溶液的塑料瓶A中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拧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溶液变成红色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2+H2O===H2CO3
②向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B中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2+Ca(OH)2===CaCO3↓+H2O
③将准备好的两支蜡烛放入500 mL烧杯中,分别点燃。然后慢慢倒入塑料瓶C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蜡烛从低到高依次熄灭
①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合作探究】
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结合本实验说明为什么二氧化碳是优良的灭火剂?
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2.结合本节课的实验情况,谈一下你的收获。实验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教师点拨】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选择反应物应考虑的问题
符合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容易发生和控制;药品廉价易得
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的依据
密度和溶解性;能否与水或空气发生反应
检验和验满气体的依据
气体的化学性质
【跟进训练】
1.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里通入二氧化碳,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试液变红的原因是(C)
A.二氧化碳使其变红
B.水使其变红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其变红
D.空气使其变红
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B)
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
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