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代谢与平衡 单元巩固验收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单元巩固验收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8-16 17:0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章单元巩固验收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开化期末)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营养师建议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下列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是(  )

A      B      C      D
第1题图
A.番茄 B.土豆
C.鸡蛋 D.奶油蛋糕
2.(宁波江北区期末)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的技术,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下列能加速血液凝固的是(  )
A.白细胞 B.血小板
C.红细胞 D.血清
3.下列营养素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且不需要消化就能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是(  )
A.水、无机盐、维生素
B.淀粉、脂肪、蛋白质
C.葡萄糖、维生素、脂肪酸
D.膳食纤维、维生素、水
4.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第4题图
A.甲是胃腺,它能分泌胃液
B.乙是小肠,它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C.丙是肝脏,它能贮存胆汁
D.丁是胰岛,它能分泌胰液
5.(武义期末)用显微镜观察人体血涂片的永久装片时,在视野内能清晰看到有许多红细胞,却没有比红细胞更大的白细胞。若要继续寻找白细胞,最合理的操作是(  )
A.换用大光圈
B.移动装片
C.换用高倍物镜
D.调节细准焦螺旋
6.(仙居期末)人体的代谢废物中哪种物质不能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
A.尿素 B.尿酸
C.二氧化碳 D.水
7.(杭州上城区期末)根据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示意图,判断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最初产生的场所是(  )

第7题图
A.组织细胞 B.血液
C.肺 D.毛细血管
8.(杭州经济开发区期末)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各不相同,若用A型血清检查,只有丙、丁的血液可凝集,经交叉配血试验,丁只能接受甲的血,关于这四人的血型推断合理的是(  )
A.甲是A型、丁是O型
B.乙是AB型、丙是O型
C.甲是O型、丙是AB型
D.乙是A型、丁是AB型
9.(绍兴柯桥区期末)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或者物质变化。下列流程中错误的是(  )
A.血液→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B.氧气→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肺动脉→心脏→主动脉→细胞周围毛细血管→组织细胞
C.食物中的淀粉→麦芽糖→小肠中的葡萄糖→血糖→组织细胞内二氧化碳等
D.血液中的尿素→先后经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中的尿素
10.(杭州拱墅区期末)关于“制作血涂片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血细胞”实验的操作和叙述,正确的是(  )

第10题图
A.制血涂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B.推血涂片时,应来回推动几次使血膜均匀
C.图中的细胞A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小板
D.图中的细胞B具有抵抗病菌侵入的功能
11.(仙居期末)下列关于泌尿系统知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
B.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D.某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则可推断可能肾小管出现了病变
12.(杭州余杭区期末)已知1g糖类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是16.8kJ,则1g脂肪在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  )
A.小于16.8kJ B.等于16.8kJ
C.大于16.8kJ D.不一定
13.(杭州校级期末)下列四幅图表示人体内血液由体动脉经过组织细胞(组织处毛细血管)流向体静脉时,血液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纵坐标表示二氧化碳含量,横坐标表示血液由体动脉经过组织细胞流向体静脉时的血流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4.如图是心脏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4题图
A.④代表右心房
B.①与②之间无瓣膜
C.①的壁比②厚
D.血液流向:①→②、③→④
15.(杭州拱墅区期末)如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及血流情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第15题图
①若c处尿素浓度降低,则b可能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②若c处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则b可能为消化道壁的毛细血管
③若c处氧含量增加,则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
④若c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则b为肺泡外的毛细血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4分)
16.(浦江五校期末联考)如图表示淀粉的消化终产物a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活动示意图,字母a~c代表某些物质,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第16题图
(1)参与“淀粉→a”的消化液有哪些?__ __。
(2)a进入血液后,由血液中的__ __运输到全身各处。
(3)气体b从外界进入到组织细胞内,一般至少要通过____层细胞膜。
17.(仙居期末)如图为人体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 表示物质,①、②表示过程。根据图示回答:

第17题图
(1)肺泡内的B气体进入血液后,能够与甲细胞结合,则甲细胞是___。
(2)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①过程的一系列变化后转变为C,则C为____。
(3)①、②过程主要在小肠中完成,这是因为____(填序号)。
a.小肠很长,其表面有很多绒毛
b.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有多种消化酶
c.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18.(杭州经济开发区期末)小应通过实验验证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过程如下:①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加入淀粉溶液各2mL。②甲试管内加入2mL唾液,乙试管内加入2mL蒸馏水。③同时将两支试管置于37℃的温水中恒温10min后取出,分别滴加1滴碘液。④观察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水浴加热的优点是__ __。
(2)实验结果要通过观察__ __来进行确定,小应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唾液淀粉酶不能催化淀粉的分解”,这与事实不符合,可能的原因有__ __。
(3)重新实验并得到预期结果后,他利用改进过的装置和材料及一瓶5%的稀盐酸,继续探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是否受酸性物质影响,主要过程如下:①将两支试管分别编为A、B,分别加入淀粉溶液2mL。②向A试管内加入2mL唾液溶液,轻轻振荡;向B试管内__ __,轻轻振荡。③同时将两支试管放入盛有37℃水的烧杯里,进行水浴……
19.(湖州南浔区期末)肾功能衰竭会危及生命。人工肾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种机器,可以代替患者已丧失功能的肾。图甲为人工肾工作原理图,在人工肾中,通过导管与患者的血管相连,位于透析液中的导管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当患者的血液流经这些管子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除去废物的血液再流回人体内。图乙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第19题图
(1)图乙中,肾单位由[①]肾小球、[②]肾小囊和[____]____构成;A、B表示尿的形成的两个过程,其中A表示肾小球的____作用。
(2)图甲中,半透膜的作用相当于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与肾形成尿的过程比较,人工肾的工作过程中没有____过程。
(3)为什么医生常常建议肾衰竭病人减少进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20.(杭州校级期末)下面是某医院提供某人原尿、尿液和血液的化验数据的样本,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葡萄糖 蛋白质 无机盐 尿素 尿酸
样本A 0.1 微量 0.75 0.03 0.004
样本B 0.1 8 0.72 0.03 0.004
样本C 0 0 1.25 1.8 0.05

(1)____为尿液,依据是__ __。
(2)如果样本C中出现了蛋白质,表明肾脏的____部位可能发生了病变,样本C中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__ __。
21.(杭州拱墅区期末)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21题图
(1)④表示人体水分流失的途径,写出其中一种:__ __。
(2)关于正常人体内水分的自身调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若人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会产生很多的尿,将多余水分排出
B.若人摄入的盐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高的尿液
C.若人摄入的糖分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糖含量较高的尿液
22.(杭州上城区期末)食用菠萝后,口腔黏膜常易破损。小徐猜想新鲜菠萝汁中可能含有一种酶,会分解黏膜中的蛋白质成分,从而使黏膜破损。为检验此说法,小徐以猪小肠黏膜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剖开猪小肠,露出内层黏膜并剪成长度相等的甲、乙两段,分别放入两个培养皿中;②甲中滴加15mL清水,乙中滴加15mL新鲜菠萝汁;③在37℃恒温下静置10min后,观察黏膜的变化情况。
(1)步骤①中,剪成长度相等的甲、乙两段进行实验的目的是控制___。
(2)步骤②中,甲中滴加15mL清水而不是15mL新鲜菠萝汁的原因是甲起到____作用。
(3)小徐发现人们常用盐水浸泡新鲜菠萝后再食用,于是他又提出一个假设:“盐水(盐)能破坏菠萝中的蛋白酶”。此处假设的提出是基于小徐在实验中得到怎样的实验结论呢?请写出该实验结论:__ __。
23.(仙居期末)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Cl-)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Cu2+)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SO)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1步:取两支洁净的试管,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相应的试管中:
试管号 1%淀粉溶液 1%稀硫酸 蒸馏水 碘液
1 2mL 0 1mL 2滴
2 2mL 1mL 0 2滴

第2步: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mL稀释的唾液,然后摇匀;
第3步:将两支试管同时进行37℃的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1)老师认为小柯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SO)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请你帮小柯分析原因:__ __,并提出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硫酸根离子(SO)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那么小柯改进实验后的现象应是__ __。
三、解答题(每小题各8分,共16分)
24.2018年11月4日,杭州马拉松鸣枪开赛。
(1)马拉松比赛中,血糖不断被消耗,但也可以通过食物的消化吸收、__ __、脂肪和蛋白质的转化这些途径得到补充,从而维持在90mg/100mL左右。
(2)人体在剧烈运动功能不足时,肌细胞会短暂无氧呼吸产生____。无氧呼吸属于____(选填“同化作用”或“异化作用”)。
(3)跑一场马拉松消耗的热量约为10032kJ,这些能量能使____kg初温为20℃的水烧开(1标准大气压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马拉松等运动可以消耗多余的脂肪。中速跑时,每小时每千克消耗的能量为42kJ。若体重70kg的小应以中速跑的运动方式来进行减肥,要坚持锻炼____h才能消耗60g脂肪。(假设所需能量全由脂肪提供;而每克脂肪分解释放能量约40kJ。肌肉效率为25%,即100份化学能有25份转化为机械能,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5.我们食用的大米和面粉是对谷和麦进行一定的加工而生产出来的。事实上,越靠近稻谷或小麦表面,营养越丰富。如果“过度加工”,多余刨去的米、面成为了饲料或其他工业原料,不仅损失粮食,而且增加电能消耗。
材料一:稻谷去壳后产出可食用的糙米。为了增加表面光泽,需要进行抛光。每吨大米进行一次抛光,要损失1kg,消耗10kW·h电能。
材料二:从小麦提取食用面粉,加工精细程度越高,麦粒表面磨去越多,最终加工成的面粉等级越高。

第25题图
(注:图中三种面粉,特一粉等级最高,标准粉等级最低)
材料三:镉、汞等有害金属可能通过空气和水进入土壤,污染稻米。如果人体摄入镉过量,会在肾脏累积,严重的会造成肾衰竭,同时对骨骼造成不良影响。国际权威机构建议:一个质量为60kg的成年人,每天的镉摄入量不应超过60μg。
(1)大米、面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加工精细程度越高,营养损失越多
B.材料中的铁、镉、汞是指元素
C.食物纤维不能提供能量,它对人体没有好处
D.特一粉中维生素E的含量比标准粉高
(3)2018年全国生产大米总量约为1.058亿吨。这些大米经一次抛光,需消耗电能达___kW·h,可以使____万户如表所示的家庭正常使用一年(一年按365天计,结果取整数)。


用电器类型 照明灯 空调 其他用电器
总额定功率 100W 1500W 1000W
使用情况 平均每天2h 平均每年200h 平均每天1.5h

(4)某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大米进行例行抽检,其中一份样品的镉含量:每千克大米中0.25mg。如果一个60kg的成年人每天摄入该大米200g,请通过计算说明,该成年人镉摄入量是否超过国际权威机构建议值?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开化期末)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营养师建议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下列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是( C )

A      B      C      D
第1题图
A.番茄 B.土豆
C.鸡蛋 D.奶油蛋糕
2.(宁波江北区期末)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的技术,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下列能加速血液凝固的是( B )
A.白细胞 B.血小板
C.红细胞 D.血清
3.下列营养素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且不需要消化就能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是( A )
A.水、无机盐、维生素
B.淀粉、脂肪、蛋白质
C.葡萄糖、维生素、脂肪酸
D.膳食纤维、维生素、水
4.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第4题图
A.甲是胃腺,它能分泌胃液
B.乙是小肠,它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C.丙是肝脏,它能贮存胆汁
D.丁是胰岛,它能分泌胰液
【解析】 甲是肝脏,能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丙是胃,能分泌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丁是胰腺,能分泌胰液,流入小肠,对蛋白质、糖类、脂肪进行彻底消化。
5.(武义期末)用显微镜观察人体血涂片的永久装片时,在视野内能清晰看到有许多红细胞,却没有比红细胞更大的白细胞。若要继续寻找白细胞,最合理的操作是( B )
A.换用大光圈
B.移动装片
C.换用高倍物镜
D.调节细准焦螺旋
6.(仙居期末)人体的代谢废物中哪种物质不能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C )
A.尿素 B.尿酸
C.二氧化碳 D.水
7.(杭州上城区期末)根据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示意图,判断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最初产生的场所是( A )

第7题图
A.组织细胞 B.血液
C.肺 D.毛细血管
8.(杭州经济开发区期末)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各不相同,若用A型血清检查,只有丙、丁的血液可凝集,经交叉配血试验,丁只能接受甲的血,关于这四人的血型推断合理的是( C )
A.甲是A型、丁是O型
B.乙是AB型、丙是O型
C.甲是O型、丙是AB型
D.乙是A型、丁是AB型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甲、乙、丙、丁血型各不相同,可能是 A、B、AB、O中的一种。用A型血清检查,只有丙、丁的血液可凝集,因此丙、丁是 B、AB型血;剩余甲、乙则为A、O型血。经交叉配血试验,丁只能接受甲的血,说明丁是B型血,否则如果丁是AB型的话能接受O、A、B型血,甲是O型血,因此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分别是:O、A、AB、B型。
9.(绍兴柯桥区期末)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或者物质变化。下列流程中错误的是( B )
A.血液→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B.氧气→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肺动脉→心脏→主动脉→细胞周围毛细血管→组织细胞
C.食物中的淀粉→麦芽糖→小肠中的葡萄糖→血糖→组织细胞内二氧化碳等
D.血液中的尿素→先后经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中的尿素
【解析】 B选项的正确流程是氧气→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肺静脉→心脏→主动脉→细胞周围毛细血管→组织细胞。
10.(杭州拱墅区期末)关于“制作血涂片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血细胞”实验的操作和叙述,正确的是( D )

第10题图
A.制血涂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B.推血涂片时,应来回推动几次使血膜均匀
C.图中的细胞A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小板
D.图中的细胞B具有抵抗病菌侵入的功能
11.(仙居期末)下列关于泌尿系统知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
B.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D.某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则可推断可能肾小管出现了病变
【解析】 血液流经肾小球后,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减少,不发生气体交换,氧气含量不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也不增多。
12.(杭州余杭区期末)已知1g糖类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是16.8kJ,则1g脂肪在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 C )
A.小于16.8kJ B.等于16.8kJ
C.大于16.8kJ D.不一定
13.(杭州校级期末)下列四幅图表示人体内血液由体动脉经过组织细胞(组织处毛细血管)流向体静脉时,血液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纵坐标表示二氧化碳含量,横坐标表示血液由体动脉经过组织细胞流向体静脉时的血流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B )

A          B

C          D
14.如图是心脏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14题图
A.④代表右心房
B.①与②之间无瓣膜
C.①的壁比②厚
D.血液流向:①→②、③→④
15.(杭州拱墅区期末)如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及血流情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第15题图
①若c处尿素浓度降低,则b可能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②若c处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则b可能为消化道壁的毛细血管
③若c处氧含量增加,则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
④若c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则b为肺泡外的毛细血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4分)
16.(浦江五校期末联考)如图表示淀粉的消化终产物a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活动示意图,字母a~c代表某些物质,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第16题图
(1)参与“淀粉→a”的消化液有哪些?__唾液、肠液、胰液__。
(2)a进入血液后,由血液中的__血浆__运输到全身各处。
(3)气体b从外界进入到组织细胞内,一般至少要通过__9__层细胞膜。
【解析】 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中要经过2层细胞(肺泡壁、毛细血管壁)4层细胞膜,再经过红细胞又要经过2层细胞膜,再次经过毛细血管还要经过2层细胞膜,最终进入组织细胞,因此共计经过了9层细胞膜。
17.(仙居期末)如图为人体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 表示物质,①、②表示过程。根据图示回答:

第17题图
(1)肺泡内的B气体进入血液后,能够与甲细胞结合,则甲细胞是__红细胞__。
(2)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①过程的一系列变化后转变为C,则C为__氨基酸__。
(3)①、②过程主要在小肠中完成,这是因为__abc__(填序号)。
a.小肠很长,其表面有很多绒毛
b.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有多种消化酶
c.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18.(杭州经济开发区期末)小应通过实验验证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过程如下:①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加入淀粉溶液各2mL。②甲试管内加入2mL唾液,乙试管内加入2mL蒸馏水。③同时将两支试管置于37℃的温水中恒温10min后取出,分别滴加1滴碘液。④观察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水浴加热的优点是__能很好地控制温度为37℃左右__。
(2)实验结果要通过观察__滴加碘液后溶液是否变蓝__来进行确定,小应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唾液淀粉酶不能催化淀粉的分解”,这与事实不符合,可能的原因有__唾液并未催化分解完淀粉;唾液浓度过低;碘液变质;振荡不充分__。
(3)重新实验并得到预期结果后,他利用改进过的装置和材料及一瓶5%的稀盐酸,继续探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是否受酸性物质影响,主要过程如下:①将两支试管分别编为A、B,分别加入淀粉溶液2mL。②向A试管内加入2mL唾液溶液,轻轻振荡;向B试管内__加入2mL__HCl和2mL唾液溶液__,轻轻振荡。③同时将两支试管放入盛有37℃水的烧杯里,进行水浴……
19.(湖州南浔区期末)肾功能衰竭会危及生命。人工肾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种机器,可以代替患者已丧失功能的肾。图甲为人工肾工作原理图,在人工肾中,通过导管与患者的血管相连,位于透析液中的导管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当患者的血液流经这些管子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除去废物的血液再流回人体内。图乙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第19题图
(1)图乙中,肾单位由[①]肾小球、[②]肾小囊和[__③__]__肾小管__构成;A、B表示尿的形成的两个过程,其中A表示肾小球的__滤过__作用。
(2)图甲中,半透膜的作用相当于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与肾形成尿的过程比较,人工肾的工作过程中没有__重吸收__过程。
(3)为什么医生常常建议肾衰竭病人减少进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答案】 (3)摄入蛋白质越多,被分解产生的尿素就越多,对病人危害就越大。
20.(杭州校级期末)下面是某医院提供某人原尿、尿液和血液的化验数据的样本,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葡萄糖 蛋白质 无机盐 尿素 尿酸
样本A 0.1 微量 0.75 0.03 0.004
样本B 0.1 8 0.72 0.03 0.004
样本C 0 0 1.25 1.8 0.05

(1)__样本C__为尿液,依据是__没有葡萄糖和蛋白质__。
(2)如果样本C中出现了蛋白质,表明肾脏的__肾小球__部位可能发生了病变,样本C中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__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__。
21.(杭州拱墅区期末)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21题图
(1)④表示人体水分流失的途径,写出其中一种:__排尿(或汗液、呼吸作用)__。
(2)关于正常人体内水分的自身调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C__。
A.若人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会产生很多的尿,将多余水分排出
B.若人摄入的盐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高的尿液
C.若人摄入的糖分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糖含量较高的尿液
22.(杭州上城区期末)食用菠萝后,口腔黏膜常易破损。小徐猜想新鲜菠萝汁中可能含有一种酶,会分解黏膜中的蛋白质成分,从而使黏膜破损。为检验此说法,小徐以猪小肠黏膜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剖开猪小肠,露出内层黏膜并剪成长度相等的甲、乙两段,分别放入两个培养皿中;②甲中滴加15mL清水,乙中滴加15mL新鲜菠萝汁;③在37℃恒温下静置10min后,观察黏膜的变化情况。
(1)步骤①中,剪成长度相等的甲、乙两段进行实验的目的是控制__变量__。
(2)步骤②中,甲中滴加15mL清水而不是15mL新鲜菠萝汁的原因是甲起到__对照__作用。
(3)小徐发现人们常用盐水浸泡新鲜菠萝后再食用,于是他又提出一个假设:“盐水(盐)能破坏菠萝中的蛋白酶”。此处假设的提出是基于小徐在实验中得到怎样的实验结论呢?请写出该实验结论:__新鲜菠萝汁中含有一种酶会分解黏膜中的蛋白质__。
23.(仙居期末)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Cl-)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Cu2+)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SO)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1步:取两支洁净的试管,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相应的试管中:
试管号 1%淀粉溶液 1%稀硫酸 蒸馏水 碘液
1 2mL 0 1mL 2滴
2 2mL 1mL 0 2滴

第2步: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mL稀释的唾液,然后摇匀;
第3步:将两支试管同时进行37℃的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1)老师认为小柯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SO)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请你帮小柯分析原因:__稀硫酸中的氢离子也会对酶的催化效率产生影响__,并提出改进方法:__将稀硫酸换成硫酸钠溶液__。
(2)如果硫酸根离子(SO)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那么小柯改进实验后的现象应是__2号试管先褪色__。
三、解答题(每小题各8分,共16分)
24.2018年11月4日,杭州马拉松鸣枪开赛。
(1)马拉松比赛中,血糖不断被消耗,但也可以通过食物的消化吸收、__肝糖元分解__、脂肪和蛋白质的转化这些途径得到补充,从而维持在90mg/100mL左右。
(2)人体在剧烈运动功能不足时,肌细胞会短暂无氧呼吸产生__乳酸__。无氧呼吸属于__异化作用__(选填“同化作用”或“异化作用”)。
(3)跑一场马拉松消耗的热量约为10032kJ,这些能量能使__29.9__kg初温为20℃的水烧开(1标准大气压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马拉松等运动可以消耗多余的脂肪。中速跑时,每小时每千克消耗的能量为42kJ。若体重70kg的小应以中速跑的运动方式来进行减肥,要坚持锻炼__0.2__h才能消耗60g脂肪。(假设所需能量全由脂肪提供;而每克脂肪分解释放能量约40kJ。肌肉效率为25%,即100份化学能有25份转化为机械能,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5.我们食用的大米和面粉是对谷和麦进行一定的加工而生产出来的。事实上,越靠近稻谷或小麦表面,营养越丰富。如果“过度加工”,多余刨去的米、面成为了饲料或其他工业原料,不仅损失粮食,而且增加电能消耗。
材料一:稻谷去壳后产出可食用的糙米。为了增加表面光泽,需要进行抛光。每吨大米进行一次抛光,要损失1kg,消耗10kW·h电能。
材料二:从小麦提取食用面粉,加工精细程度越高,麦粒表面磨去越多,最终加工成的面粉等级越高。

第25题图
(注:图中三种面粉,特一粉等级最高,标准粉等级最低)
材料三:镉、汞等有害金属可能通过空气和水进入土壤,污染稻米。如果人体摄入镉过量,会在肾脏累积,严重的会造成肾衰竭,同时对骨骼造成不良影响。国际权威机构建议:一个质量为60kg的成年人,每天的镉摄入量不应超过60μg。
(1)大米、面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__淀粉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AB__(填字母)。
A.加工精细程度越高,营养损失越多
B.材料中的铁、镉、汞是指元素
C.食物纤维不能提供能量,它对人体没有好处
D.特一粉中维生素E的含量比标准粉高
(3)2018年全国生产大米总量约为1.058亿吨。这些大米经一次抛光,需消耗电能达__10.58亿(或1.058×109)__kW·h,可以使__115__万户如表所示的家庭正常使用一年(一年按365天计,结果取整数)。


用电器类型 照明灯 空调 其他用电器
总额定功率 100W 1500W 1000W
使用情况 平均每天2h 平均每年200h 平均每天1.5h

(4)某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大米进行例行抽检,其中一份样品的镉含量:每千克大米中0.25mg。如果一个60kg的成年人每天摄入该大米200g,请通过计算说明,该成年人镉摄入量是否超过国际权威机构建议值?
【答案】 (4)设200g大米中含镉的质量为x,则依题意有=,解得x=50μg,由材料三可知:50μg<60μg,该成年人镉摄入量未超过国际权威机构建议值。
【解析】 (3)由材料一可知:每吨大米进行一次抛光,消耗10kW·h电能,1.058亿吨大米经一次抛光,需消耗电能1.058亿×10kW·h=10.58亿kW·h。由表可知,每户家庭一年正常使用电能365×2h×0.1kW+200h×1.5kW+365×1.5h×1kW=920.5kW·h,则抛光大米所消耗的电能可供家庭使用户数为10.58亿kW·h÷920.5kW·h≈115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