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3.11认识机器人 教案 浙江摄影版(新)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3.11认识机器人 教案 浙江摄影版(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摄影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9-08-16 18:3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认识机器人
1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2.了解机器人的特征,能根据实例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机器人。
3.培养学生主动关注、了解和学习机器人的兴趣与愿望。
2学情分析
学生对机器人的了解往往是通过动画片建立的,他们心目中的机器人概念是经验性的,缺少正确的认识,如:人形的,玩具机器人也是机器人等等。
但是,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难点:了解机器人的特征,能根据实例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机器人。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 走近机器人“Robot”
播放机器人相关的影视资料,组织学生观看。
活动2【讲授】二、 什么是机器人“Robot”
1.教师介绍机器人的由来。 几千年前人类就渴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将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 脱出来。西周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偃师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我国最 早记载的机器人。 机器人跟“Robot”有什么关系呢? 1920 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萨佩克写了一 个名为“洛桑万能机器人公司”的剧本,他把在洛桑万能机器人公司生产劳动的那 些家伙取名“Robot”,汉语音译为“罗伯特”。这些机器人只管埋头干活、任由人 类压榨的奴隶,它们存在的价值只是服务于人类。它们没有思维能力,不能思考, 只是类似人的机器,很能干,使人摆脱了劳作。它们能生存 20 年,刚生产出来时, 由人教它们知识。它们不能思考,也没有感情,一个人能干三个人的活,公司因此 而生意兴隆。后来一个极其偶然的原因,机器人开始有了知觉,它们不堪忍受人类 的统治,做人类的奴隶。于是,机器人向人类发动攻击,最后彻底毁灭了人类。 2.引导学生上网搜索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史。 3.教师归纳: 机器人的发展史,大致经历了三个成长阶段。第一代为简单个体机器人,第二代为群体劳动机器人,第三代为类似人类的智能机器人。
活动3【活动】三、 各种各样的机器人
1.展示教师课前准备的各种机器人图片,引导学生上网搜索并思考:什么是机器人? 机器人的特征是什么? 2.教师归纳: 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 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 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也就是说,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 有感觉系统(传感器组成)、控制系统(单片机)、执行系统(机械结构、电机)。 3.引导学生上网搜索了解机器人的分类。 4.教师归纳: 按应用领域可以分为:工用机器人,农用机器人,军用机器人…… 5.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过的机器人(红绿灯、楼道灯、电子警察……)
活动4【活动】四、 认识特里斯机器人
出示特里斯机器人(TLSRobot),由教师向学生介绍它的结构与组成。
活动5【活动】五、 指挥机器人
1.教师介绍如何启动特里斯机器人,在使用特里斯机器人时对场地、环境以及安全方面的要求。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启动机器人 3.教师事先在机器人中下载好程序,指导学生使用。 4.引导学生观察机器人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