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米兰》教学设计
(聆听课)
教学分析
《我爱米兰》原是一首优美动听的通俗歌曲,后来改编成童声合唱的。它用借喻的手法赞颂了老师为培养下一代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的精神,曲调流畅感人、情真意切。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节奏简洁明快,旋律婉转起伏,它以叙述的口吻赞扬了米兰的朴实芳香。
第二乐段一开始就在高音区,节奏舒展,高昂平直的音调涌出号子们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抒发了他们对老师发自内心的赞颂。再次之后又通过短小的音型并间以两拍的休止:音调平和,委婉细腻的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挚爱神情。加上合唱的低声部,使歌曲更加丰满动听。
教学目标
1.欣赏《我爱米兰》,品味合唱给歌曲带来的魅力。
2.学习歌曲部分旋律,感受到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
深情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了解二重唱。
及时提示学生的演唱姿势、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声方法。指导正确的呼吸、咬字吐字,在合唱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口风琴伴奏,解决难点,《我爱米兰》这首歌曲有一定难度可以选其中的一个乐段进行合唱训练。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导入歌曲
过渡语:米兰花是一种非常普通的花卉,我很喜欢它,有人把这种默默无闻的花朵比作老师对学生的爱,今天我就为你带来一首歌曲,听听歌曲的情绪?能不能分出歌曲段落?
分析歌曲
初听歌曲 分乐段
(播放歌曲,学生聆听)
品味感受:米兰静静地散发着幽香,就像老师对学生的爱,默默无私的。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是学生对老师深深的敬意。
答案:2乐段
2. 再听歌曲,听辨演唱形式
过渡语:乐段大家都听辨出来了,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呢?我们再欣赏一遍,请你仔细听。 (再听歌曲)
学生可能会说:是合唱。
教师讲解:合唱也没有错误,现在我们学习一个新的知识——二重唱
二重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声部,重叠着演唱同一乐曲。
合唱:许多人在一起分不同声部演唱为合唱。
3. 学唱歌曲《我爱米兰》主旋律
要求:气息,声音位置,轻声演唱
过渡语:请你和我一起唱唱这首歌曲的第一部分,熟悉旋律。
提示:旋律中的附点音符要唱准确。
讨论:演唱这一段时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对老师的爱都表现在歌声里,我们爱米兰,更爱老师。
这一段旋律比较抒情,让人回味。感觉对老师那种深深的感激之情。
三、小结
结束语: 你还记得哪些赞美老师的歌曲?能不能在教师节的时候为自己的老师演唱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