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一个数乘分数
/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2、例3及练习一第4~7题。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
3.经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PPT课件、长方形纸2张。
/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1.(PPT课件出示)计算下面各题。
1
5
×4
3
7
×14
3
8
×6
2.师:分数乘整数表示什么?怎样计算分数乘整数?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张叔叔是一个送水工人,听说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他有三道与分数乘法有关的问题需要帮忙。看一看,你们能解决他的问题吗?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一)引导观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第1幅图。
师: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从整数乘法的意义和数量关系上来理解12×3表示的意义。
2.猜想尝试,过渡意义。
课件出示例2第2幅图。
师: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让学生进行猜想尝试,从整数乘法的意义过渡到整数乘分数的意义:12×
1
2
表示“12的
1
2
是多少”。
3.顺势迁移,独立尝试。
(1)课件出示例2第3幅图。
(2)师:从图中找到有用的信息,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谁来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和理由?
4.引导小结。
(1)观察、比较三个算式,它们有什么不同点?
(2)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法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5.归纳小结。
(PPT课件出示)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自主提问,深入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教材第3页例3,收集信息,理解题意。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根据所给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问题一: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①要求“种土豆的面积”也就是求什么?该怎样列式?
②怎样计算
1
2
×
1
5
呢?
③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④小组汇报交流。
⑤教师分析演示。
⑥观察算式
1
2
×
1
5
=
1
10
中因数与积的分子与分子的关系,分母与分母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2)问题二: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①要求“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
②学生独立操作。用纸分一分、涂一涂。
③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
④说说由
1
2
×
3
5
怎样得到
3
10
?
(3)观察比较,学生归纳法则。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巩固练习
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第6页练习一第4~7题。
六、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究算法、交流评价等活动中亲身经历“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在探索中去发现“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且在观察、交流中归纳算法,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信。
[不足之处] 教师开放的度把握不太好,还可以更放手一点。
[再教设计]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更直接,也更开放的氛围,学生会更容易进入探究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