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5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第5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17 21:1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页例6、例7及练习二第5,6,10,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2.知道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教学重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合理地使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1.计算下面各题。(PPT课件出示)
60-5×8  20×4+100÷2  15×(12-6)  2.5×79×4
2.观察最后一个算式,你能很快说出它的答案吗?为什么?
3.你知道哪些乘法运算定律?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导入新课
师:小美画了一幅漂亮的画,爸爸准备亲自帮她进行装裱,然后挂在她的房间里。爸爸会遇到什么问题呢?(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例6的图)
师:求“做这个画框需要多长的木条”也就是求长方形的周长。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
师:爸爸量出这幅画的长是45 m,宽是12 m。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请独立列式,然后和同桌交流你的算法,看谁的解决方法最多。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构建新知
(一)探索交流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和简便运算。
1.全班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
师:大家来说说你的方法。
方法一:用加法计算,长+长+宽+宽:45+45+12+12。
方法二:用长×2+宽×2计算:45×2+12×2。
方法三:用(长+宽)×2计算:45+12×2。
2.尝试计算,全班交流。
3.引导观察,发现方法。
师:方法二和三都是分数的混合运算。对于分数的混合运算,你的思考是什么?
4.总结运算顺序。
结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对比观察,探索简便运算。
1.师:比较45×2+12×2和45+12×2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互议。
下面三组算式中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12×13○13×12   14×23×35○14×23×35
12+13×15○12×15+13×15
3.全班交流。
(三)实践应用,掌握简算方法。(PPT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7)
1.先观察,看看是否能用运算定律使计算变得简便,再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讨论各自的算法。
3.集体讨论:①计算中应用了什么定律?②为什么这样用?简便在哪里?
4.归纳总结:在应用运算定律计算时,首先要认真观察算式中的数有什么特点,判断是否能应用运算定律,使用什么运算定律能使计算变得简便。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巩固练习
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1,2题,第10页练习二第5,6,10,11题。
六、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乘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教学的,采取猜测、自主探索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兴趣浓厚,参与度高,学习效果好。
[不足之处] 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还是存在出错的现象,比如:去括号时,遗漏一个因数等。
[再教设计] 再教这个内容时,要把乘法分配律作为突破重点,练习中也要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