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6课时: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第6课时: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17 21:1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时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例8及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会解答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在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中,练习使用图形来分析连乘问题,锻炼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找单位“1”,练习使用图形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8×13 49×13 516×85
2.列式计算。
(1)15的13是多少?  (2)38的16是多少?
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现在我们能够一年四季都吃上新鲜可口的蔬菜,不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师:我们一起来了解有关蔬菜大棚的知识。
(视频展示)蔬菜大棚的特点。
师: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能打破四季界限,吃上可口的蔬菜。人类的智慧真是了不起。这里有一个蔬菜大棚,里面种着各种蔬菜,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实践操作,讨论交流
(一)梳理题意,寻求解决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方法。(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例8)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阅读与理解”部分的内容。
2.实践操作,分析问题。
(1)学生操作,可以同桌互相帮助。
师:每个人有一种方法的话,通过交流,我们就可以收获很多种方法。谁愿意把自己的好办法介绍给其他同学?
(2)学生用实物展台边说边展示。
3.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4.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5. 全班交流。
方法一:
萝卜地面积:480×12=240(m2)
红萝卜地面积:240×14=60(m2)
综合算式:480×12×14=60(m2)
方法二:
红萝卜地面积占大棚面积:12×14=18
红萝卜地面积:480×18=60(m2)
综合算式:480×12×14=60(m2)
(二)回顾反思,揭示方法。
1.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的方法。
小组内讨论不同做法,明确区别:第一种做法是先求萝卜地面积,再求红萝卜地的面积;第二种做法是先求红萝卜地面积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再求红萝卜地的面积。
2.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教材第14页“做一做”,第16页练习三第1~3题。
六、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教学中,教师先出示“阅读与理解”的内容,再由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分析和理解题意,接着独立列式、交流,回顾与反思,最后把整个的解题过程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2.借助直观图,理清数量关系。本节课主要采取数形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分析理解“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通过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分析关键句中的单位“1”,掌握和理解“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问题的解决方法。
3.用多种方法解题,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不足之处] 对学生的指导过细,忽视了六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
[再教设计] 对于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得出的知识,要做到放手。扶的时候不要过度,比如把教学过程可设计成: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阅读与理解”部分的内容。2.实践操作,分析问题。(1)学生操作,可以同桌互相帮助。(2)小组讨论交流。3.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问题。4. 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