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15页例9及练习三第4~7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经历解题过程,掌握解题步骤,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问题,学写数量关系式。
3.通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学会画线段图分析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找出下面题中的单位“1”。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
(2)一本故事书,看了它的13。
(3)获得一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15。
二、谜语激趣,导入新知
师:学习新知识前,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猜个谜语,怎么样?
师:大如拳头像个桃, 关在小房日夜跳。 伴你工作和休息, 人人说它最重要。 (心脏)
师:把你了解到的有关人体心脏的知识介绍给大家吧。
师:我们来进一步了解心脏的奥秘吧。(视频播放)
师: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
三、观察,探索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方法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例9,包括阅读与理解的内容)
1.指明解题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师:请大家根据解题的步骤进行思考,再与同桌交流想法。
2.阅读与理解。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交流“阅读与理解”部分。
师:对于已知信息的理解,你有感到困难的地方吗?
3.分析与解答。
(1)指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2)交流画线段图的方法。
①
②
(3)说出数量关系式,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4)全班交流不同方法。
思路一:先求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再求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青少年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婴儿比青少年多的次数=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75+75×45=135(次)。(板书)
思路二:先求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再求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青少年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75×1+45=135(次)。
4.回顾与反思。
学生先自主检验,再汇报交流。
四、自主尝试,独立探究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方法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做一做)
1.指明解题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2.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交流对题目的理解。
3.介绍有关“噪音”的知识以及噪音的危害。
4.分析与解答。
(1)学生独立画出线段图,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运用实物展台,介绍数量关系和自己的解题方法。
(3)(PPT课件出示线段图)
方法一:原来的分贝-降低的分贝=现在的分贝。
80-80×18=70(分贝)
方法二:原来的分贝×现在的分贝是原来的几分之几=现在的分贝。
80×1-18=70(分贝)
5.回顾与反思:学生先自主检验,再汇报交流。
6.归纳总结。
(1)比较以上两道题的解题方法,小组讨论解题步骤。
(2)师生共同总结。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画线段图有什么优点?你还有什么疑问?
六、巩固练习
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6,7题。
七、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借助线段图,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关键性的数量关系,直观地看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本节课知识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教学中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在列式前把先解决什么,再解决什么整理清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2.尝试多样化的解题策略。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画线段图理解题意后,开放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因此就会出现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然后交流,让学生能更多地接触和理解多种解题策略。
3.通过比较和总结,让学生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归纳整理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给更多时间让学生进行整理和总结。
[不足之处] 指导学生画线段图的过程过于简单,只有部分学生掌握了方法。
[再教设计] 指导学生画线段图的过程既要照顾到优生,又要照顾到学习困难的学生,因为线段图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需要学生都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