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教学内容:
《小猫钓鱼》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以活泼、欢快的歌声表现小猫钓鱼的有趣情景,并使他们懂得做事必须“一心一意”的道理。
2、指导学生凭借童话剧《小猫钓鱼》的音乐,积极参与表演,富有创意地自编剧情,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充分感受音乐美、剧情美,享受表演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唱准六度、七度大跳,停准歌曲中出现的休止符,掌握p、mp、f的力度变化。
2、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的表演。
教学准备:
小猫头饰、各种道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小猫钓鱼》的音乐,学生随着音乐的律动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部音乐动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请同学们边看动画,边听歌曲。(播放动画)
2、说一说
师:动画好看吗?歌曲好听吗?
这部动画讲述了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小猫钓鱼》。同学们,以前我们是讲故事,而今天,我们是用歌曲表现《小猫钓鱼》的故事。那你们想不想用歌声演唱这个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学习歌曲——小猫钓鱼。
下面请同学们专心听一遍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速度、节奏特点.
三、唱一唱
1、聆听歌曲
学生讨论歌曲的情绪、速度、节奏及音乐形象特点。
师:这是一首活泼、风趣的歌曲,塑造了一只活泼、调皮的小猫钓鱼的有趣情景。我们就按小猫钓鱼的经过来学唱这首歌。
2、分段学唱。采用听唱法,学生聆听歌曲,并轻声哼唱、跟唱。
(1)学唱第一段
a、第一遍聆听。听听这一段有什么特点?
师:有没有发现我们的一个老朋友。
b、学习休止符
带有休止符的旋律要唱得短促、跳跃。歌曲用休止符惟妙惟肖的表现小猫轻盈的脚步,我们要把小猫走路轻盈、弹性的感觉唱出来。
c、第二遍教师范唱。听听哪一句有力度变化?
d、学习力度记号:为什么有力度变化呢?谁能表演一下小猫的动作。
(2)学唱第二段
体会歌曲情绪。重点处理“唉”
(3)小组合作学习歌曲第二段歌词
a、第一遍聆听。与第一段比较旋律相同,歌词不同。
b、听录音学唱。我们分组来展示学唱情况,一组演唱,另一组听听有什么问题
c、学生评价,发现问题。
师:同学们学习的非常认真,刚才出现的问题,我们都已经解决了。下面让我们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
3、完整演唱歌曲
引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地表现歌曲每一部分地情绪。注意休止符、力度等
四、演一演
师:同学们,歌儿唱的非常好,动画片也看了,这个故事有人物、有情节,小猫、蝴蝶、蜻蜓等形象非常生动。那我们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能不能自己当小演员把故事表演出来?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道具,那位同学想来试一试?
让我们用掌声来鼓励她们,同学们边唱边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
五、小结
师: 同学们你们今天表现真棒!能用轻松、活泼的歌声表现小猫钓鱼的有趣情景,并积极参加了歌表演。同时,我们从歌曲中明白了一个道理:谁能告诉我?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要一心一意才能成功。你们高兴吗?
现在,让我们提着战利品——小鱼儿,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