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只小鹅》教案
??????????????
教学内容:
1、律动与节奏
2、学唱歌曲《八只小鹅》
3、我的编创:《新八只小鹅》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的声音演唱《八只小鹅》,并表现歌曲中的音乐形象。
2、能积极主动地参加舞蹈、创编等活动,在活动中感受歌曲各乐句间旋律和节奏的联系和变化。
3、初步学习二声部合唱,感受二声部合唱的乐趣及魅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模仿,演唱和聆听,能够掌握二声部合唱的和谐配合并能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乐句卡片,小鹅头饰
教材分析:
歌曲《八只小鹅》是一首饶有趣味的斯洛伐克民歌。歌曲为D大调,2/4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歌曲形象地表现了该国小朋友的农村生活。歌曲一开始生动、有趣地模仿了小鹅的叫声;其后旋律运用音阶的下行和上行起伏“5 4?3 2?1 5?1”“5 5?6 7?1 3”展现了活泼、可爱的小鹅换歌起舞、神采奕奕的形象;曲尾将主题旋律的节奏拉宽,描绘了小鹅渐渐远行的情景。
教学设计意图:
这首歌曲是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合唱作品,所以采用了分层教学,层层推进的方法解决歌曲的重难点。每一步的教学都从两个声部的和谐配合出发,最终引导学生和谐的唱出简单的二声部。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模仿练习
1.节奏模仿
师:看,远处走来了一群可爱的小鹅,它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边走边唱着快乐的歌,听一听,小鹅是按怎样的节奏在歌唱的呢?(多媒体出示节奏谱然后加入小鹅的叫声,圆舞板伴奏)
X X??X X??︱X X??X X︱X X??X X︱X X??X X?︱
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
?
2.力度模仿:感受小鹅叫声的力度变化
师:小鹅从远处来到我们身边,声音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听小鹅的叫声、回答提问
师:再次聆听,听听看小鹅的声音是不是由弱到强变化的?
复听小鹅的叫声
师:你能不能唱唱看?
(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从声、势两方面练习,注重对学生演唱方法的引导和渗透)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渐强和渐弱的联系,为后面歌曲的处理做铺垫。)
?
?
二、新课教学??深入感知
1.揭示课题
师:关于鹅,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首歌曲,请同学们仔细的聆听,歌曲描写了鹅的什么?
生聆听歌曲、交流回答
师:哦,原来是一群快活的小鹅在歌唱,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它们的歌声。
?
2.分层学习歌曲
⑴老师用钢琴帮助学生整体听唱第一部分。
⑵复听歌曲,找出和第一部分旋律重复的乐句,并唱一唱。探讨最后一乐句和这一乐句的区别(节奏拉宽了,表现小鹅渐渐远离,声音做减弱处理)
⑶难点教学:活动一
师:这群小鹅他们的姿态怎么样?
生回答
师:哦,“它们姿态优雅,架子很大”你能不能模仿一下小鹅的样子?
生模仿小鹅姿态
师:学的非常的像,我们一起来唱一下表现小鹅姿态的这几句,注意一边跟老师唱谱一边用手划一划旋律线条,看看这四句有什么变化。
跟师唱谱划旋律线条→带入歌词→配上动作(帮助学生区分这四句的变化)
?
3.完整演唱歌曲
?
三、拓展活动 丰富情感
1,活动二:加入二声部合唱
师:现在我们共同合作一下,演唱这首歌曲,注意不要叫喊,要倾听他人和老师的声音,特别要注意的是,老师唱的和你们唱的一样吗?
师:哦,老师唱的其实是鹅妈妈的部分,现在鹅妈妈也加入了孩子们的歌唱,那同学们听出鹅妈妈在小鹅唱到哪一句的时候加入了她的歌声吗?
出示二声部歌谱、解说歌谱
⑴师生合作唱
师:下面老师来扮演鹅妈妈,你们来扮演鹅宝宝。
⑵生生合作唱,教师用手势指挥
再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扮演鹅妈妈,一组扮演小鹅,进行双声部演唱。要求两个声部间相互聆听,不要喊叫。
?
2.活动三:你能模仿鹅的一些动作吗?跟着音乐一起动一动,分声部的地方做各自不同的动作。体会动作和音乐的联系及变化。
?
四、我的创编 提高体验
1.欣赏北京天使合唱团演唱的合唱版《八只小鹅》
师:下面我们来听听北京天使合唱团演唱的《八只小鹅》,听听是他们唱的好还是我们唱的好。
师: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唱的好吗?因为他们对歌曲进行了改编。下面我们也来改编一下,把这首歌曲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2.将歌曲中的四句重新排列,变成《新八只小鹅》,并唱一唱
小组讨论,展示与互评
?
五、课后作业:
模仿前三幅图,把书上的第四幅图补充完整,你可以把图画出来,再为图片配上节奏和声音,下节课展示交流(可给出示范图供学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