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词二首 1(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词二首 1(湘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1-09 13:2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词二首
教学目标
  1.弄懂字词及重点句的含义,体会梅花的品格。
  2.理解这两首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4.感受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怒放之美。
5.想象词中描绘的景象,并用简笔画画下来。
教学重难点
深入理解诗词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第一首词
   1.出示第一首词,解题。
   2.介绍写作背景。
   二、初读第一首词,整体感知
   1.自由读。
   2.指名读,纠正读音。
   3.熟读课文,思考: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三、学生自学
  1.个人自学。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质疑问难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解决,有些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待第二课时解决。)
   四、探究学习
   1.出示学习目标。
   2.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汇报,教师适时点拨。(重点体会梅花的品格。)
  (1)“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句意:梅花在冰天雪地里,依然盛开着。赞颂了梅花傲霜斗雪的坚强品格。
  (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句意:当山花漫山遍野盛开之时,梅花在百花丛中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赞颂了梅花谦逊的品格和宽广的胸怀。
   4.指导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反复吟诵,读出词的韵律和节奏,从中感受作者坚强的革命意志和谦逊的品格以及宽广的革命胸怀。)
   5.激发想像,画一画。
   (鼓励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把词中“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描绘的景象画下来。)
   6.背诵这首词。
   (自由背、齐背、指名背。)
   五、总结、拓展
  师生小结:毛主席的《咏梅》一词,用精炼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进而赞颂了梅花坚强、乐观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谦逊的品格和宽广的革命胸怀。
探究活动
1.读一读毛泽东的其它诗词。
2.读读陆游的《咏梅》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毛主席的咏梅这首词,请同学们来说说我们是怎样分析词的?
明确:抓诗眼、找意象、感意境、品语言、悟情感、赏手法来分析的。
2.梅花是因为傲寒独放、冰清玉洁的品格,所以成为了历代诗人吟咏的对象。这节课我们又来学习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
二、研读学习
1.学生根据资料简介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退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使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
2.诵读,注意读的感情(教师指导)同学评价。抓住了“愁”“寂寞”两个诗眼
3.词的上半阙有哪些意象?
明确:驿站、断桥、黄昏、风雨。
4.这些意象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为什么?
明确:荒废驿站的断桥边,寂寞开放的梅花,非常的孤寂凄凉的意境。这样孤苦无依的梅花无人欣赏,正值黄昏时分,夕阳西下,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展现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要受到暴雨狂风的打击,这是多么凄惨阴沉的画面。
5.表达了梅怎样的品格?
明确:孤芳高洁、坚强不屈的品格。
6.词的下半阙表达了梅的怎样的品格?从哪里体现的?
明确:高尚脱俗、坚贞不二的心志。从“一任群芳妒”和“只有香如故”可以体会。
7.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托物言志、衬托、拟人、烘托
三、作业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