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代谢与平衡 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8-17 19:1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九年级上科学第四章检测卷
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
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关注健康饮食、确立膳食平衡观是青少年须有的意识。下列关于营养素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机盐、水分、蛋白质不需要消化可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B.?膳食纤维不能消化也不能吸收,故不需要摄入
C.?人体所需维生素全都需要从外界摄入
D.?“营养宝塔”告诉我们,人体膳食中含量比例最高的应该是谷物(主含糖类)
2.输液时针刺入的是静脉,分析原因,错误的是(?? )
A.?静脉多数分布较浅????????B.?静脉内红细胞单行通过????????C.?静脉内血液速度较慢????????D.?静脉管壁较薄
3.对下列人体异常生理状态的解释错误的是(?? )
A.?贫血时,会导致头晕乏力、脸色苍白,主要原因是血液中的白细胞过多
B.?发高热的病人出现消化不良现象,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了各种消化酶的活性
C.?龋齿的形成主要是细菌分解残留在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使牙齿被腐蚀
D.?白化病患者皮肤、毛发都呈白色症状,是由于体内缺少一种促使黑色素形成的酶
4.小明在“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血液流动情况。对于该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好选择颜色深的部位观察????????????????????????????????B.?必须在高倍镜下才能看到血液流动情况
C.?可根据血液颜色的深浅分辨动、静脉??????????????????D.?图中的三种血管中,③为静脉
5.2019年春节期间,某地血液中心血源不足,解放军战士积极参加献血。其中甲、乙、丙、丁四个战士的血型各不相同,用B型标准血清测定,只有乙、丙两人发生凝集。已知乙只能接受丁的血,那么甲的血型是(?? )
A.?? A型?????????????????????????????????????B.?B型?????????????????????????????????????C.?O型?????????????????????????????????????D.?AB型
6.下面是四个同学观察图中的心脏结构图后得出的结论,请你看一看这四位同学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与心室相连,内流静脉血的血管是2????????????????????B.?体循环起始于图中6,终止于图中4
C.?在心室的四个腔中,壁最厚收缩力最强的是8??????D.?3的存在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绝不倒流
7.某品牌加酶洗衣粉使用方法中提示:用温水浸泡。某科学兴趣小组对该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在不同水温条件下,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水温(℃) 30 40 50 60 70 80
除去奶渍所需时间(秒) 28 12 6 4 12 17

根据表中有关数据判断,能正确表示温度对该酶催化效率影响的图像是(??? )
A.????????????????????????????????B.?
C.?????????????????????D.?
8.流程图可以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下列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
A.?蛀牙形成过程:食物残留在牙面→牙本质受破坏→牙釉质受破坏→牙髓受破坏
B.?食物进入人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肝脏→大肠→肛门
C.?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D.?肺炎患者静脉注射后药物到达病灶:上腔静脉→右心室→右心房→肺动脉→病灶
9.当生物体在缺乏空气的条件下腐烂时,会放出一种气体,我们把它称为沼气。沼气通常含有60%的甲烷(CH4),其余的大部分是二氧化碳。经研究可知,沼气是甲烷细菌在分解腐烂物质时释放出来的。甲烷细菌属于(??? )
A.?好氧性异养型细菌?????????B.?厌氧性异养型细菌?????????C.?好氧性自养型细菌?????????D.?厌氧性自养型细菌
10.图中的曲线示意血液流经身体某器官时某种物质(氧气、含量二氧化碳或尿素)含量的变化,OC表示器官中相连接的三种血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该曲线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则BC为连通心室的血管
B.?若OC表示脑部的血管,则该曲线表示二氧化碳的变化
C.?若OC表示脑部的血管,则OA段血管是静脉
D.?若该曲线表示尿素含量的变化,则BC血管中的血液流入心脏的右心房
11.图甲表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乙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情况,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最顶层食物的主要成分,在图乙消化道的? A? 开始消化
B.?图甲中最底层食物的主要成分的消化过程,符合图乙中的 Z 曲线
C.?肝脏分泌的胆汁含有多种消化酶,流入图乙所示的消化道
D.?中食物进入大肠前,Y 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12.小张得了肠炎,医生将药物与生理盐水从他的前臂静脉输入,当药物运于小肠时,经过的途径依次是:①肺动脉,②肺静脉,③上、下腔静脉,④心脏,⑤小肠毛细血管,⑥肺部毛细血管,⑦主动脉,正确的顺序是(?? )
A.?③→④→①→⑥→②→④→⑦→⑤??????????????????????B.?③→④→②→⑥→①→④→⑦→⑤
C.?③→④→⑦→⑥→②→④→①→⑤??????????????????????D.?③→④→①→②→⑥→④→⑦→⑤
13.人体泌尿系统组成和血液循环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A.?甲图中,⑤的基本单位是肾小体
B.?甲图中,尿液形成并排出的途径为⑤→⑥→⑦→⑧
C.?乙图中,若①③代表肾动脉和肾静脉,则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含量变化
D.?乙图中,若②代表肺泡处的毛细血管, 则曲线代表氧气的含量变化
14.下图为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的成分比较(单位:克/l00毫升)从表中数据可以推断液体乙是(?? ?)。


A.?血液?????????????????????????????????????B.?原尿?????????????????????????????????????C.?血浆?????????????????????????????????????D.?尿液
15.在A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在B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血型鉴定实验中,将受检者血液与标准血清分别混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若红细胞呈游离状态,则无凝集现象(如图a所示);若红细胞凝集成团,则为凝集现象(如图b所示)。现有两位受检者的血型鉴定结果如图C所示。有关甲、乙两位受检者血型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A型,乙为B型?????B.?甲为B型,乙为A型?????C.?甲为AB型,乙为O型?????D.?甲为AB型,乙为A型
二、填空题(共5题;共22分)
16.下表是 A、B、C、D 4 个人的血常规检查的某一项纪录,请在认真判断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 检查项目 正常值 检查结果
A 红细胞计数(RBC) 3.5×1012~5.5×1012/L 4.2×1012/L
B 白细胞计数(WBC) 5.0×109~10.0×109/L 15×109/L
C 血小板计数(PLT) 1.5×1011~3.5×1011/L 2.4×1011/L
D 血红蛋白(Hb) 110~160g/L 90g/L

(1)从检查结果看,B 患者可能患有________。
(2)当人体受伤流血时,________就会在伤口部位聚成团,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
17.家庭厨房就是一个科学小世界,其中包含着许多科学知识。
(1)大米、小麦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___;

(2)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其鲜味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当pH为6~7时鲜味最强,鲜味还与温度有关,当烧菜时温度长时间在120℃以上,不仅鲜味消失,而且会生成焦谷氨酸钠。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在碱性较强的条件下使用味精鲜味最强
B.?谷氨酸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C.?起锅时加入味精比菜刚入锅时加入味精的鲜味更强
18.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代表胃的字母是________.
(2)曲线X代表________被消化的情况,理由是: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内主要的消化场所是________(填字母),因为三条曲线在这里都呈现急剧下降.
19.人工肾是一种替代肾脏功能的机器,其主体结构血液泵些%、通析液血液透析液是一个透析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透析器内有一种透析膜,膜外是透析液,它的成分与血浆相似,当患者的血液经过透析器时,尿素等废物就过透析膜过透析膜扩散到透析液中。

(1)人体肾单位中与该透析膜的作用相当的结构是________。
(2)用过的透析液的成分与________(填“尿液”或“原尿”)相似。
20.下表为血浆、原尿、尿液部分成分含量,下右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箭头a、b表示形成尿液的两个主要过程,①、②、③表示结构,试回答:

(1)Y液体取自的部位是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
(2)若生理过程a中的水为M(g),生理过程b中的水为N(g),③中的水为W(g),则M、N、W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33分)
21.酶的活性受很多因素的的影响。研究人员对唾液淀粉酶进行如下实验:
(说明:蓝色的斐林试剂和麦芽糖在加热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而斐林试剂与淀粉却不会反应。因此,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麦芽糖的存在与否。)

(1)小明设计本实验想要验证的猜想是________。
(2)预测A试管加斐林试剂加热后的现象是________。
(3)指出本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________。
(4)研究人员继续研究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实验过程如下:a)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1%的淀粉溶液1ml,蒸馏水1ml;b)________;c)然后分别向三支试管中滴加唾液1ml;d)五分钟后分别向三支试管中滴加斐林试剂,观察现象。
22.如图是研究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物差异的实验:

步骤一:取2克高活性干酵母放于烧杯中,加入200毫升的32℃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搅拌使其均匀混合。
步骤二:取两支相同的注射器,编号为A和B,在注射器内分别抽取30毫升酵母菌培养液,B号注射器再抽取30毫升空气,振荡几次;
步骤三:用橡胶管分别连接注射器和装有BTB试剂的试管,5分钟后观察实验现象。
步骤四:将注射器内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倒入烧杯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查阅资料:
①BTB试剂在中性环境中呈淡蓝色,在酸性环境中呈黄色;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呈橙色,遇酒精变成灰绿色。
②有氧呼吸: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③无氧呼吸: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少量能量
(1)实验用32℃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2)若A、B两组试管中若出现________现象,说明相同条件下,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有氧呼吸少。
(3)实验结束后,发现两个烧杯中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均变为灰绿色,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
2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葡萄、花生仁、核桃仁、小西红柿”中选取“花生仁、核桃仁”,按如下实验装置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重复三次,记录并计算,数据如表。请回答:
实验次数 1克花生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单位:千焦) 1克核桃仁燃烧放出的能 量(单位:千焦)
1 9.58 12.39
2 9.85 13.86
3 9.76 13.86


(1)选用“花生仁、核桃仁”实验,是因为它们更容易________,有利于实验操作。
(2)在对表中数据处理时,应取________值,减少误差。
(3)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1克花生仁储存的能量是25千焦、1克核桃仁储存的能量是32千焦。排除操作不当的影响,请你帮忙分析他们测得数据偏低的原因: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由上述实验可知,花生仁、核桃仁储存有一定的能量,人食用后,它们在人体内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通过细胞的________作用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答案
一、单选题
1. D 2. B 3. A 4. D 5. B 6. B 7. B 8. C 9. B 10. D
11. D 12. A 13. B 14. B 15. D
二、填空题
16. (1)炎症(2)血小板
17. (1)糖类(2)C
18.(1)C(2)淀粉;淀粉的消化起始于口腔(3)D
19.(1)肾小体(肾小球)(2)原尿
20.(1)③
(2)M=N+W且M>W>N
三、实验探究题
21.(1)酶的活性可能受(酸性)pH 的影响
(2)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3)水浴加热的温度应为 370C;或还需设置一组 pH 大于 7 的实验
(4)分别放入 00C(或明显低于 370C),370C,800C(或明显高于 370C)的水中水浴
加热(370C 的温度必须要有)
22.(1)保持酵母菌中酶较高的活性,并提供酵母菌呼吸作用所需有机物
(2)应该是A试管中的黄色比B试管中的黄色淡
(3)实验时间过长,注射器B中空气不足,酵母菌也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23.(1)燃烧(2)平均(3)由于有热量散失.因此,实际数据应该比表格中各组测量数据都高
(4)小肠;呼吸

(


页 共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