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科 版 选 修 5第二章 第二节醇和酚——苯酚课件(22张pp+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鲁 科 版 选 修 5第二章 第二节醇和酚——苯酚课件(22张pp+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8-18 16:25:51

文档简介

《苯酚》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1. 试剂:苯酚晶体、苯酚稀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浓碳酸氢钠溶液、浓溴水、蒸馏水、乙醇、苯、钠、稀盐酸、酚酞试液、石蕊试液、蒸馏水等。
2. 用品:火柴、试管、玻璃棒、表面皿、角匙、胶头滴管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观察掌握苯酚的物理性质、结构,并了解其用途;
(2). 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
(3).了解有机物基团之间的互相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苯酚结构分析,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通过苯酚与苯、醇羟基的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猜想和预测能力和比较学习的思想;
(3).通过实验活动观察、记录、总结,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来研究苯酚这一新物质的学习过程,来培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2).通过工业含酚物质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促使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环境,珍视生存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观。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酚羟基的弱酸性、苯酚的取代反应。
2、教学难点
羟基与苯环相互影响对苯酚性质的影响。
教学过程:
师 生 双 边 活 动 细 目
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活动目标
引入
展示
通过视频让学生体会酚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今天学习最简单的酚---苯酚。
拿出一瓶苯酚样品,并在教室内展示,请学生们闻气味

学生用正确的方法闻气体,并观察样品的颜色、状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好奇进入教室
介绍
苯酚有哪些物理性?
请同学阅读教材并总结苯酚的物质性质。
强调:苯酚的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
【阅读教材P52归纳】:
色:无色
态:晶体
味:特殊的气味
溶解性:易溶于乙醇有机溶剂,可溶于水,当温度高于65℃,与水混容。
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介绍
[展示]苯酚分子的比例模型
引导学生认识苯酚的分子模型,找出苯酚分子和苯分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写出苯酚的分子式、结构式及结构简式。
【观察,分析】
苯酚可以看作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得的产物。
1.分子式:C6H6O
2.结构式:略
3.结构简式: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总结能力
设问
过渡
苯酚是羟基与苯环相连,那么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联系苯和乙醇大胆推测苯酚的化学性质。
学生分析推测苯酚的结
构从而推测苯酚的性质
培养学生理解归纳推测能力
学生讨论
苯环对羟基的影响
(苯酚显酸性)
羟基对苯环的影响
(苯环一取代)
【同学分组讨论:】
1、苯环对羟基的影响
2、羟基对苯环的影响
3、易被高锰酸钾氧化
……
激发学生思维,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分组
实验
提出问题 :
酚羟基是否具有酸性呢?
请同学们再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观点。
分析现象:
根据这些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实验1】在试管中取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加2~3滴酚酞试液,再加入少量苯酚固体,振荡,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2】在试管中加入2ml苯酚钠溶液,然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现象:
1. 苯酚使红色溶液(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渐变浅。
2. 澄清的苯酚钠溶液出现浑浊
【思考讨论】
苯酚具有弱酸性,俗称石炭酸。酸性介于H2CO3和HCO3-离子之间。由于苯酚的酸性太弱,以至于不能使石蕊试剂变红。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和预测。

培养推理概括总结能力。
过渡
总结
从以上的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那么,苯酚中羟基对苯环的性质是否有影响呢,再请同学们预测苯酚可能具有哪些性质?
活泼性比醇强 。
【同学分组讨论:】
1、分别能与溴等发生取代反应
2、与H2等发生加成反应
……
激发学生思维,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探究
实验
苯酚和溴的反应。
为什么沉淀会消失呢,分析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通过这个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
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很灵敏,所以经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实验】
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加过量的饱和溴水
现象:
学生一: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学生二:一开始见到白色沉淀,但振荡试管后,发现沉淀又消失了。
【学生思考讨论】
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是一种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的固体。
因此做该实验时,一定要注意苯酚要少量,浓溴水要过量。否则,生成的三溴苯酚会溶于过量的苯酚,而看不到白色沉淀。
【学生思考讨论】
羟基也会对苯环产生影响。
苯与液溴需要在铁做催化
剂条件下发生反应,而苯酚
中的苯环由于受到羟基的
影响,邻对位的氢变得活
泼,容易被其它的原子或原
子团取代,所以苯酚与浓溴
水在常温下即可反应。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利用化学知识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过渡
总结
苯酚中羟基确实对苯环有影响,使苯环上的氢更容易取代了。
那么,苯酚还具有哪些性质?
学生想到苯酚易变粉红色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探究实验
苯酚能否发生氧化反应?展示一瓶放置时间较长的苯酚,让学生观察颜色。
为什么颜色变化,设计实验验证?
【描述】:
呈粉红色,表明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将苯酚晶体取出少许,置于表面皿上一段时间
现象:苯酚逐渐变成粉红色
结论:苯酚在常温常压下直
接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培养学生学会理论与事实结合的能力。
过渡
苯酚除了可以用上述方法鉴别以外,还可以用FeCl3溶液来鉴别。
【学生实验:】
向盛有少量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FeCl3溶液,溶液变为紫色。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讲解
苯酚有哪些用途?
【阅读教材】总结用途。
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酚醛树脂、染料、医药、农药等。
培养其概括总结能力。
课堂总结
一、苯酚的物理性质
色、态、味、溶解性、毒性、腐蚀性、比水重。
二、苯酚的化学性质
1、苯环对羟基的影响(酸性)
2、羟基对苯环的影响(取代反应、缩聚反应)
3、氧化反应
4、显色反应
5、加成反应
三、苯酚的用途
【学生深思】
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作业
完成课后案
课件22张PPT。第二章 第二节醇和酚-----苯酚丁香酚芝麻酚1.了解苯酚物理性质
2.了解苯酚的分子结构特点,并能通过结构分析性质
3.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体会不同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4.了解苯酚的主要用途第二章 第二节醇和酚-----苯酚学习目标:一、苯酚的物理性质:(1)纯净的苯酚是___色、有______气味的晶体。(易被 氧化为 . 色)(2)苯酚密度比水的密度 。无特殊空气粉红大(3)常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______,高于65℃,能与水________,易溶于________等有机溶剂。 不大互溶酒精(4)苯酚____毒,可用于杀菌消毒,如制 ,其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________洗涤。有苯酚皂酒精 C6H6O二、苯酚的分子结构或: C6H5OH空间构型至少12个原子一定共平面结构决定性质讨论: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苯酚
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苯酚可能具有的性质
1.羟基更活泼(显酸性)
2.苯环更活泼(易取代)
三、苯酚的化学性质1、苯环对羟基的影响实验1:向苯酚的浊液中逐滴加入5%
的NaOH溶液,并振荡试管。现象:
结论:浊液变澄清苯酚有酸性苯酚的弱酸性(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NaOH溶液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 。三、苯酚的化学性质1、苯环对羟基的影响实验2: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现象:
结论:
方程式:溶液变浑浊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与CO2量无关三、苯酚的化学性质1、苯环对羟基的影响【思考】----学以致用
1.如何除去苯中的苯酚?
2.如何分离苯酚和苯的混合物? 加足量NaOH溶液,分液。加足量NaOH溶液,分液,上层为苯;向下层溶液中通CO2,再分液,下层为苯酚2、羟基对苯环的影响观察实验:将过量浓溴水滴加到盛有苯酚稀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现象:
方程式:有白色沉淀生成(1)取代反应
1.溴水要足量而且浓度大,如果苯酚
过量,生成少量的三溴苯酚会溶于过量的苯酚中,观察不到现象。
2.此反应用于苯酚的检验和定量测定。【注意事项】 酚醛树脂
(俗称电木)(2)缩聚反应2、羟基对苯环的影响3、氧化反应①暴露在空气中的苯酚易被氧化,由____色变为________色。
②苯酚 (填“能”或“否”)在空气中燃烧。
③苯酚 (填“能”或“否”)使KMnO4溶液褪色。无粉红能能4、显色反应实验3:向盛有少量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 FeCl3溶液。现象:
应用:溶液显紫色检验苯酚的存在5、与H2加成反应苯酚的用途酚醛树脂合成纤维合成香料医药消毒剂染料农药防腐剂今天收获特别多!!!一、苯酚的物理性质1、苯环对羟基的影响(酸性)2、羟基对苯环的影响(取代反应、缩聚反应)3、氧化反应4、显色反应5、加成反应三、苯酚的用途色、态、味、溶解性、毒性、腐蚀性、比水重。二、苯酚的化学性质目标验收: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纯净的苯酚为粉红色的晶体
B.常温下苯酚与水不能以任意比互溶
C.皮肤上沾有苯酚可用酒精擦洗除去
D.酚有毒,但药皂中掺有少量苯酚
A目标验收:2.下列实验中,能证明苯酚酸性极弱的是( )
A.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
B.跟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后,溶液由澄清变浑浊
D.常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
C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案
教师寄语: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课后案一定要仔细认真完成呦!
测评练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纯净的苯酚为粉红色的晶体 B.常温下苯酚与水不能以任意比互溶
C.皮肤上沾有苯酚可用酒精擦洗除去 D.酚有毒,但药皂中掺有少量苯酚
2.苯酚与乙醇在性质上有很大差别,原因是(   )
A.官能团不同 B.常温下状态不同
C.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D.官能团所连烃基不同
3.下列实验中,能证明苯酚的酸性极弱的是( )
A.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 B.跟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后,溶液由澄清变浑浊
D.常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
4.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硝酸银溶液,乙醇溶液、苯酚溶液、烧碱溶液,硫氰酸钾溶液。该试剂是( )  A.溴水    B.盐酸  C.石蕊    D.氯化铁溶液 
5.下列物质中最难电离出H+的是( )
A.CH3COOH B.C2H5OH C.H2O D.C6H5OH
6.下列物质中,在通常状况下不能与溴水反应的是( )
A.NaOH B.苯酚 C.乙烯 D.甲苯
7.常温下就能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
A.苯酚与溴水 B.苯和溴水 C.乙烯和溴水 D.甲苯和浓硝酸
8.白藜芦醇(结构如图)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葚、花生)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能够跟1 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 )
A.1 mol,1 mol B.3.5 mol,7mol
C.3.5 mol,6 mol D.6 mol,7 mol
9.莽草酸是一种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鞣酸存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
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鞣酸分子与莽草酸分子相比多了两个碳碳双键
B.两种酸遇三氯化铁溶液都显色
C.两种酸都能与溴水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酸与足量钠反应产生氢气的量不同
10.某有机物中若有一个-C6H5,一个-C6H4-,一个-CH2-,一个-OH。则该有机物属于酚类结构可能有 ( )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11.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与适量的氢气混合加热,把乙烯转化为乙烷
B、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浓溴水振荡、静置后过滤,除去三溴苯酚沉淀
C、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分液
D、提取碘水中的碘:加入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
12.下列反应中,既不能说明苯酚分子中羟基受苯环影响而使它比乙醇中羟基活泼;也不能说明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是( )
A.2 +2Na2 +H2↑
B. +NaOH +H2O
C. +3Br2 ↓+3HBr

D.n +nHCHO +nH2O
13.有机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叙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B.在空气中苯酚易被氧化,而苯甲醇不易被氧化
C.苯酚与溴水作用可得三溴苯酚,而苯与纯溴要在催化剂作用下才得到一溴代物
D.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
1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分别与足量的Na、NaOH、NaHCO3恰好反应时,消耗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3∶2 B.3∶2∶1
C.1∶1∶1 D.3∶2∶2
15.己烯雌酚是一种激素类药物,结构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有机溶剂萃取
B.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5mol Br2发生反应
C.可与NaOH和NaHCO3发生反应
D.该有机物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
16.丁香油酚是一种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它的结构简式是 ,
丁香油酚具有的性质是
①可以燃烧;②能跟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④能跟KOH溶液反应;⑤能跟NaHCO3溶液反应;⑥能发生聚合反应
17.实验室里欲从苯和苯酚的混合液中分离出苯酚,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振荡后,静置分层,再进行 操作分离。取 层液,向此溶液中通入 气体,静置分层,再用 操作分离。上述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 、
18.芳香族A和B两种物质的分子式都是C7H8O,它们都能跟金属钠反应放出H2。A不与NaOH溶液反应,而B能与NaOH溶液反应。B能使适量溴水褪色,并产生白色沉淀,A不能。B的苯环上的一溴化物有两种结构。试推断A和B的结构,并说明它们各属于哪一类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