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宇宙的边疆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宇宙的基本知识,培养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2.把握解说词的特点,赏析语言,体会解说词中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好处。
3.体会人文精神,培养宽广的胸怀,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自主认知
一、知识链接
1.作者名片
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了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中《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利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了强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布卢卡的脑——对科学传奇的反思》《被遗忘的祖先的影子》《暗淡蓝点》等。
2.解说词
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图片、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解说词根据被解释的对象可分为文学性解说词和平实性解说词两种。用于参观浏览的导游解说词,用于电影、电视、风光片的解说词,多用文学手法,既抒情又有解释说明,语言绚丽多彩,情感真挚浓郁。用于生产成就的参观展览的解说词,用于科普影片、纪念片的解说词,语言真切朴实。如历史文献纪录片《邓小平》的解说词,则运用真切朴实的语言,介绍了邓小平光辉伟大的一生。
解说词有补充视觉和听觉的作用,具有以下特点:
(1)语言通俗、平易,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因为解说词是对形象画面的补充,是通过语言表达来宣传和教育群众的。
(2)紧扣实物和形象进行解说。实物和形象是解说词写作的依据,忠实于实物和形象是解说词写作的基本原则。围绕实物、形象这一中心点,安排结构,组织段落,绝不能游离于具体的解说对象之外。
(3)注重文艺性。解说词不是空洞的说教,必须通过形象的语言实物进行描绘,就像报告文学是报告事实和文艺创作一样,解说词是说明和描写的结合,具有文学艺术的一些特点,好的解说词是一曲感人的歌,一首动人的诗。
二、整体感知
1.作者把自己想象成空间旅行者,从文中摘出表明作者探索行踪的语句。
2.作者探索的行踪是由远及近,由大尺度空间向小尺度空间推进的。具体说说看。
3.理清说明顺序是分析文章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对象,将全文分成四个部分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三、自练自测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荟萃( ) 翠绿( ) 踝节( ) 夙愿( )
广袤( ) 徘徊( ) 低徊( ) 椭圆( )
搁置( ) 搁不住( ) 人才济济( ) 救济( )
2.解释下列词语。
(1)川流不息:
(2)奄奄一息:
(3)沧海一粟:
(4)沧海桑田:
(5)璀璨:
(6)神秘莫测:
(7)好大喜功:
(8)立竿见影:
3.积累名句名段。
我索取荣誉的对象不应该是太空,而应该是我的灵魂。假如我拥有一切,我就无所用心。好大喜功则为宇宙汪洋所吞没,开动脑筋则领悟世界。
——布莱斯·帕斯卡《感想录》
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我站立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职责。
——T·H·赫胥黎
四、质疑问难
预习本文,你有什么问题?请写在下面。
合作探究
1.你认为文章中哪些段落或语句比较优美?美在哪里?
2.结合全文,说说题目“宇宙的边疆”有什么含义。
3.结合文中萨根对宇宙的认识,请你谈谈对人类探索宇宙、地球的思考。
课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晕眩(xuàn) 广袤(máo) 尘埃(āi) 闪烁(shuò)
B.诞生(dàn) 夙望(sù) 荒芜(wú) 泡沫(pào)
C.纤细(xiān) 星宿(sù) 束缚(fù) 椭圆(tuǒ)
D.旋涡(wō) 踝节(guǒ) 甲烷(wán) 荡漾(yà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想象 神密 羡慕 人才济济
B.搁置 珊瑚 磅礴 穿流不息
C.错综 漂浮 彗核 璀灿夺目
D.覆盖 卡戎 幅员 奄奄一息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 的。?
(2)从一个星际的 地位上,我们可以看到无数模糊纤细的光须像海水的泡沫一样遍布在空间的浪涛上。?
(3)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 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
A.微乎其微 优越 典型
B.微乎其微 优势 典范
C.微不足道 优越 典型
D.微不足道 优势 典范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只要一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已,如同回忆起许久以前的一次悬崖失足那样令人晕眩战栗。
B.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相当于6万亿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
C.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想象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象,我们就到处碰壁。
D.这里有充满氧气的蓝天;有碧波荡漾的海洋;有凉爽的森林;还有柔软的草地。这无疑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星球。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跟其他旋涡星系一样,M31星系是一个巨大火轮,是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
B.宇宙的大小和年龄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我们的小小行星只不过是无限永恒的时空中的一个有限世界。
C.有些恒星可能被由岩石构成的数百万个没有生命的小星球所包围,这些小星球是在它们演化的某个初级阶段冻结而成的行星系。
D.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①宇宙现在是这样,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永远是这样。只要一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已,如同回忆起许久以前的一次悬崖失足那样令人晕眩战栗。我们知道我们在探索最深奥的秘密。
②宇宙的大小和年龄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我们的小小行星只不过是无限永恒的时空中的一个有限世界。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们人类朝气蓬勃,勇敢好学,前途无量。几千年来,我们对宇宙及我们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做出了最惊人的和出乎意料的发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回想起来是很令人兴奋的。这些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所以,我们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
③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想象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象,我们就到处碰壁。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宇宙神秘非常,它有典雅的事实,错综的关系,微妙的机制。
④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我们现有的知识大部分是从地球上获得的。近来,我们已经开始向大海涉足,当然,海水才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本能告诉我们,我们是在这个大海里诞生的。我们还乡心切。虽然我们的夙望可能会冒犯“天神”,但是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
6.第①段中的“这样”暗含着什么意思?“晕眩”和“战栗”该怎样理解?
7.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意?
8.怎样理解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根据广义相对论,空间和时间一起被认为形成称作时空的四维空间。这个空间不是平坦的,它被在它当中的物质和能量所畸变或者弯曲。在向我们传来的光线或者无线电波于太阳附近的弯折中可以观测到这种曲率。在光线通过太阳邻近的情形中,这种弯折非常小。然而,如果太阳被收缩到只有几英里的尺度,这种弯折就会厉害到这种程度,即从太阳表面发出的光线不能逃逸出来,它被太阳的引力场拉拽回去。根据相对论,没有东西可以比光旅行得更快,这样就存在一个任何东西都不能逃逸的区域。这个区域就叫做黑洞。它的边界称为事件视界。它是由刚好不能从黑洞逃出去而只能停留在边缘上徘徊的光线形成的。
假定太阳能收缩到只有几英里的尺度,听起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人们也许认为物质不可能被压缩到这种程度。但是在实际上这是可能的。
太阳具有现有的尺度是因为它是热的。它正在把氢燃烧成氦,如同一颗受控的氢弹。这个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产生了压力,这种压力使太阳能抵抗得住自身引力的吸引,正是这种引力使得太阳尺度变小。
然而,太阳最终会耗尽它的燃料。这要发生也是在再过大约50亿年以后,所以不必焦急订票飞到其他恒星上去。然而,具有比太阳更大质量的恒星会更迅速地耗尽其燃料。在燃料用尽后就开始失去热量并且收缩。如果它们质量比大约太阳质量的两倍还小,就最终会停止收缩,并且趋向于一种稳定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之一叫做白矮星。它们具有几千英里的半径和每立方英寸几百吨的密度。另一种这样的状态是中子星。它们具有大约十英里的半径和每立方英寸几百万吨的密度。
9.根据第一段内容,给黑洞下定义。
10.第二段说:“人们也许认为物质不可能被压缩到这种程度。但是在实际上这是可能的。”“可能的”的依据是什么?
11.白矮星是怎样一种情形?
12.根据本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认为太阳能收缩到只有几英尺的尺度。这是不可能的。
B.可能再过50亿年,太阳最终会耗尽它的燃料。
C.具有比太阳更大质量的恒星会迅速地耗尽其燃料。
D.白矮星和中子星具有几千英里的半径和每立方英寸几百吨的密度。
(四)语言运用
13.下列句子是《宇宙的边疆》中的一段,但顺序已经打乱,请重新排序。
①地球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母亲,人类是在这里诞生和成长的,是在这里成熟起来的。
②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而这个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淹没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③经过一番漫游之后,我们终于回到了我们这个弱小的浅蓝色星球。
④也是在这里,我们正在痛苦和不安之中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
⑤正是在这个星球上,我们激发了探索宇宙的热情;
参考答案
【自主认知】
整体感知
1.表明作者探索行踪的语句有“从一个星系际的优越地位上”“我们所见到的星云离地球80亿光年”“这个时候,我们的旅程只到达地球上的天文学所通称的‘本星系群’”“我们现在离地球200万光年”“现在我们离地球4万光年,我们正处于密集的银河中心”“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离地球1光年的地方”“我们现在来到我们星系的行星上”“我们终于回到了我们这个弱小的浅蓝色星球”。
2.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
3.第一部分:概括介绍宇宙和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第二部分:介绍宇宙中的星系,重点介绍本星系群中两个星系和M31星系银河系。
第三部分:介绍银河系中的恒星和行星系。
第四部分:介绍太阳系(彗星、行星、地球),表达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和对人类探索宇宙的期望。
自练自测
1.cuì cuì huái sù mào huái huí tuǒ gē gé jǐ jì
2.(1)(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2)形容气息微弱,只剩一口气的样子。
(3)大海里的一粒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4)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
(5)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6)高深莫测,使人捉摸不透。
(7)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贬义。
(8)比喻立见功效。
【合作探究】
1.(学生自由发言,赏析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明理由。教师指导学生齐读第四段、第十八段并分析这些段落主要的修辞手法。)
美在:(1)善用比喻,形象生动;(2)巧用拟人,形象生动亲切;(3)笔带激情,议论抒情相结合;(4)语含哲理,引人思考,给人启迪。
2.宇宙是无边无际的,而本文的题目是“宇宙的边疆”,这里的“边疆”既指地球,也指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地球远不是宇宙的中心,已知的宇宙的中心是离地球80亿光年的星云,所以文中说“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人类对宇宙这个大海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海水才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这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文章以由外到内的顺序,说明了宇宙的广阔、星系的组成、恒星的性质、太阳系及其行星等知识,推测宇宙中会有其他生命存在,揭示了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意义。
3.文本上对宇宙的认识:宇宙辽阔无垠,神秘非常。它有典雅的事实,错综的关系,微妙的机制,探索宇宙是一件让人心情激动的事情。“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思考:
(1)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地球不过是宇宙这个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人类不过是宇宙万物的一种形态,是宇宙物质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是宇宙漫漫长河中的一群过客。面对无比浩瀚深邃、威力无穷的宇宙,人类显得多么渺小、短暂。整个人类尚且如此,个人更何足道哉?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人类又是朝气蓬勃,勇敢好学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
(2)宇宙对于我们来说似乎是个很遥远的概念,学习了本文,我们进一步知道了我们和宇宙的关系。我们所见的奇异的天象和宇宙发生的壮观事件相比,微不足道,宇宙更深处的奥秘和奇观还有待人类去探索发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宇宙无涯,探索无止境。
(3)人类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拥有地球,我们栖居在目前所发现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上,并在这里生存繁衍,生生不息,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人类一边创造着地球美景,一边却留下越来越多的环境灾难,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一系列的环境和生态危机全面爆发,人类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人类狂妄自大地主宰地球只能自食其苦果。珍爱家园,保护地球,刻不容缓。
(4)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孤弱的,人类更加渺小脆弱,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奇迹,我们是宇宙中的幸运儿,更应该热爱生命,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
【课堂练习】
1.B 解析:A项,“袤”应读mào;C项,“宿”应读xiù;D项,“踝”应读huái。
2.D 解析:A项,密—秘;B项,穿—川;C项,灿—璀。
3.C
4.B 解析:A项,把“:”改为“——”;C项,把“;”改为“,”;D项,把三个“;”都改为“,”。
5.B 解析:A项,句式杂糅,应改成“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C项,语序不当,应改成“有些恒星可能被数百万个没有生命的由岩石构成的小星球所包围”。D项,句式杂糅,“起到”应改为“所起的”。
6.“这样”暗含着“如此奥妙无穷,深不可测”之义。“晕眩”是指人们因为宇宙的神秘莫测而产生的如临深渊般的畏惧感。“战栗”指因为宇宙的奥妙无穷而产生的眼花缭乱的感觉。
7.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本能的,是人类拥有智慧而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人类拥有未来的希望,也显示出人类完全能够用智慧深入理解宇宙的奥秘的信心。
8.我们在对宇宙的探索、认识过程中,可能在某些局限的条件下,会违背宇宙本身所固有的运动发展规律,但是我们必定能够逐步深入地认识宇宙和人类自身的一切奥秘,从而找到人类最终的归宿。
9.黑洞是太阳表面发出的光线不能逃逸出来,被太阳的引力拉拽回去而形成的一个任何东西都不能逃逸的区域。(找准大概念“区域”,逐层加入修饰语。)
10.(1)太阳是热的,燃烧产生的压力使太阳尺度变小。(2)太阳会耗尽它的燃料,失去热量并且收缩。
11.在质量比大约太阳质量的两倍还小时停止收缩,趋向于一种稳定状态,具有几千英里的半径和每立方英寸几百吨的密度。(在最后一段找出与之相关的信息,再组合。)
12.C 解析:A项,原文认为这是可能的;B项,原文应为“大约50亿年以后”;D项,是白矮星的属性,而不是中子星的。
13.③②①⑤④
7
(共14张PPT)
宇宙的边疆
感受?鉴赏
走近作者
解 说 词
积累·整合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美国
著名“大众天文学家”
1980年
大型科学电视片《宇宙》
60多个国家上映
观众高达5亿
卡尔·萨根:
电视片《宇宙》的解说词
感受?鉴赏
解 说 词
走近作者
积累·整合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一、解说词
是一种配合图画或实物等的文字说明,使观众借助一定的文字介绍,获得深刻的认识。
秋日的下午,阳光静静地洒在校园里,信息大楼愈发显得雄壮威武了。白色的玻璃幕墙,红褐色的点缀,显得那么和谐与温暖。远远望去,一艘知识的巨轮正在扬帆起航,在知识的海洋里劈波斩浪,驶向远方……
这里,是人才的基地;这里,是成长的摇篮。
感受?鉴赏
积累·整合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一、解说词
解 说 词
走近作者
特 点
感受?鉴赏
积累·整合
解 说 词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二、积累·整合
学生速读课文,划出各段的说明对象或说明要点。
走近作者
宇宙
星系
恒星
太阳系
地球
感受?鉴赏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回到了浅蓝色星球
二、积累·整合
积累·整合
解 说 词
走近作者
7 星系
10 本星系群
11 银河系
15 慧核
17 地球
离地球80亿光年
离地球200万光年
离地球4万光年
离地球1光年
感受?鉴赏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由远到近,空间顺序
二、积累·整合
积累·整合
解 说 词
走近作者
解 说 词
积累·整合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三、感受·鉴赏
抒情
比喻
列数字
对比
拟人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美
走进作者
感受?鉴赏
议论
感受?鉴赏
解 说 词
积累·整合
应用?拓展
四、思考·领悟
2010年9月9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中国著名科学作家嵇晓华一篇文章——
科普作品:中国读者很难提出好问题
课文题目是“宇宙的边疆”,请问宇宙究竟有没有边疆?有没有中心?
思考?领悟
走近作者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卡尔·萨根
美国
著名“大众天文学家”
“历史上最成功的科普作家”
解 说 词
积累·整合
走进作者
感受?鉴赏
2010年7月6日,
欧洲航天局公布首张宇宙全景图
四、思考·领悟
感受?鉴赏
解 说 词
积累·整合
应用?拓展
思考?领悟
走近作者
课文题目是“宇宙的边疆”,请问宇宙究竟有没有边疆?有没有中心?
有, 是暂时的;
没有,是扩张的;
人们每探索一步,边疆就扩大一步;
随着人类的认识发展而不断地扩张。
四、思考·领悟
感受?鉴赏
解 说 词
积累·整合
应用?拓展
思考?领悟
走近作者
学习科学精神,探索宇宙未来
宇宙的边疆
(电视片《宇宙》的解说词)
清晰的顺序
优美的语言
由远到近空间顺序
清晰明了便于把握
善用比喻巧用拟人
笔带激情语含哲理
存在否?
板书:
感受?鉴赏
解 说 词
积累·整合
五、应用·拓展
①宇宙无涯,探索亦无境:……
②宇宙无涯,地球很渺小:……
③宇宙无涯,人类很幸运:……
……
学完《宇宙的边疆》,你有哪些感触与思考?
走近作者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具有一种精神
一种科学的精神
(共30张PPT)
只要我看到涌来的星空,我总是能被深深地震撼。 _ -爱因斯坦
理论是从注视天空开始的,最早的哲学家是天文学家。 - -费尔巴哈
假如星星一千年才出现一次,设想一下那将是多么令人激动的景象啊!然而由于天空中每晚都有星星,我们几乎难得看上一眼。
--拉.华.爱默生《论自然》
宇宙的边疆
卡尔·萨根
合作?探究
走近作者
解 说 词
感受·思考
应用?拓展
美国
著名“大众天文学家”
1980年
大型科学电视片《宇宙》
60多个国家上映
观众高达5亿
一、卡尔·萨根:
电视片《宇宙》的解说词
“历史上最成功的科普作家”
合作?探究
感受·思考
解 说 词
应用?拓展
二、解说词
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走近作者
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明确性: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顺序性:解说词是按照实物陈列的顺序或画面推移的顺序编写的。
注意读音:
眩xuàn晕 夙sù愿 踝huái骨
璀cuǐ璨 广袤mào 奄yǎn奄一息
注意字形: 别出新裁 应入眼帘 明查秋毫 瞻养父母 莫棱两可 因地治宜 臭名召著
心
映
察
赡
模
制
昭
合作?探究
感受·思考
解 说 词
应用?拓展
二、解说词
(3)扩展性: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4)整体性与独立性: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走近作者
八大行星运行轨道示意图
合作?探究
感受·思考
应用?拓展
二、解说词
解 说 词
走近作者
特 点
草帽星系
旋涡星系M81
椭圆星系
火星上巨大的火山,火山口直径80千米
合作?探究
感受·思考
解 说 词
应用?拓展
1
本文的说明顺序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什么顺序?
走近作者
空间顺序
合作?探究
感受·思考
解 说 词
应用?拓展
2. 速读课文,划出各段的说明对象或说明要点。
走近作者
宇宙
星系
恒星
太阳系
地球
合作?探究
感受·思考
解 说 词
应用?拓展
3、根据说明顺序,文章分为五部分:
一、(1-6)介绍宇宙并说明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
二、(7-11)介绍星系;
三、(12-14)介绍恒星;
四、(15-16)介绍行星和太阳系;
五、(17-18)最后回归到人类的家园。
走近作者
合作?探究
感受·思考
解 说 词
应用?拓展
4.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到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自己的命运的热情。
走近作者
应用?拓展
1.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当然,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
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解 说 词
感受·思考
走进作者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应用?拓展
由远到近,空间顺序
感受·思考
解 说 词
走近作者
应用?拓展
2.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解 说 词
感受·思考
走进作者
合作?探究
应用?拓展
3.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的;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进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解 说 词
感受·思考
走进作者
合作?探究
应用?拓展
4.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的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解 说 词
感受·思考
走进作者
合作?探究
解 说 词
感受·思考
应用?拓展
抒情
比喻
列数字
对比
拟人
5.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美
走进作者
合作?探究
议论
合作?探究
解 说 词
感受? 思考
应用?拓展
6.课文题目是“宇宙的边疆”,请问宇宙究竟有没有边疆?有没有中心?
走近作者
2010年7月6日,欧洲航天局公布首张宇宙全景图
合作? 探究
解 说 词
感受? 思考
应用?拓展
走近作者
6.课文题目是“宇宙的边疆”,请问宇宙究竟有没有边疆?有没有中心?
有, 是暂时的;
没有,是扩张的;
人们每探索一步,边疆就扩大一步;
随着人类的认识发展而不断地扩张。
合作? 探究
解 说 词
感受? 思考
应用?拓展
走近作者
合作?探究
解 说 词
感受? 思考
①宇宙无涯,探索亦无境:……
②宇宙无涯,地球很渺小:……
③宇宙无涯,人类很幸运:……
……
1.学完《宇宙的边疆》,你有哪些感触与思考?
走近作者
应用?拓展
具有一种精神
一种科学的精神
合作?探究
解 说 词
感受? 思考
【分析】 解说词不仅有介绍、说明作用,还要有一定的感染力,要引起强烈的共鸣。当然,除了形象的语言外,如果还能运用排比、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段,并注意语言的音韵与节奏,效果会更佳。
2.请为你班方队撰写一段校运动会入场式上经过主席台时的解说词。
【要求】 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及其它相关的信息,不超过80字。
走近作者
应用?拓展
合作?探究
解 说 词
感受? 思考
走近作者
应用?拓展
【示例】 现在,迈着矫健的步伐向主席台前走来的是高一(?)班的代表方队。看,他们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微笑,眉宇间蕴藏着拼搏的锐气。他们决心在本届运动会上搏击风浪,再创佳绩!
13 宇宙的边疆
学习目标
1.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3.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自主认知
一、知识链接
1.作者名片
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了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中《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利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了强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布卢卡的脑——对科学传奇的反思》《被遗忘的祖先的影子》《暗淡蓝点》等。
2.解说词
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图片、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解说词根据被解释的对象可分为文学性解说词和平实性解说词两种。用于参观浏览的导游解说词,用于电影、电视、风光片的解说词,多用文学手法,既抒情又有解释说明,语言绚丽多彩,情感真挚浓郁。用于生产成就的参观展览的解说词,用于科普影片、纪念片的解说词,语言真切朴实。如历史文献纪录片《邓小平》的解说词,则运用真切朴实的语言,介绍了邓小平光辉伟大的一生。
解说词有补充视觉和听觉的作用,具有以下特点:
(1)语言通俗、平易,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因为解说词是对形象画面的补充,是通过语言来宣传和教育群众的。
(2)紧扣实物和形象进行解说。实物和形象是解说词写作的依据,忠实于实物和形象是解说词写作的基本原则。围绕实物、形象这一中心点,安排结构,组织段落,绝不能游离于具体的解说对象之外。
(3)注重文艺性。解说词不是空洞的说教,必须通过形象的语言实物进行描绘,就像报告文学是报告事实和文艺创作一样,解说词是说明和描写的结合,具有文学艺术的一些特点,好的解说词是一曲感人的歌,一首动人的诗。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说明对象或说明要点。
2.本文在叙述这些说明对象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的?有什么作用?
三、自练自测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好大喜功( ) 神mì莫测( ) 辽阔无垠( ) 开tuò( )
闪shuò不定( ) 气势磅礴( ) chuān流不息( ) zhǎn新( )
璀璨夺目( )( ) sù望( ) 广袤( ) 荒wú( )
旋wō( ) 匀称( ) gē置( ) 奄奄一息( )
冥王星( ) 甲烷冰( ) dàn生( ) 人才济济(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3.解释下列词语。
(1)晕眩:
(2)微不足道:
(3)广袤:
(4)奄奄一息:
(5)人才济济:
(6)茫无际涯:
(7)好大喜功:
四、质疑问难
预习本文,你有什么问题?请写在下面。
合作探究
1.你认为文章中哪些段落或语句比较优美?美在哪里?
2.课文题目是“宇宙的边疆”,请问宇宙究竟有没有边疆?有没有中心?说说理由。
3.学完《宇宙的边疆》一文,你有哪些感触与思考?
课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晕眩(xuán) 战栗(lì) 踝节(kē) 夙望(shù)
B.辽阔无垠(yín) 荒芜(wú) 旋涡(wō) 磅礴(pánɡ bó)
C.璀璨(cuī càn) 卡戎(rónɡ) 广袤(máo) 椭圆(tuǒ)
D.束缚(fù) 奄奄一息(yān) 氦气(hài) 甲烷(wán)
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才济济:人多拥挤不堪。
好大喜功: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
B.战栗:颤抖。
广袤:广阔;宽广。
C.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无垠:辽阔无边。
D.召唤:叫人来(多用于抽象方面)。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别出心裁 映入眼帘 赞叹不已 如烟似雾
B.明察秋毫 晕旋战栗 轻而易举 瞬息万变
C.瞻养父母 归根结底 晶莹透明 模棱两可
D.推陈出新 疏疏朗朗 因地制宜 臭名召著
4.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恒星 在两个旋臂之间, 像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气势磅礴的自身发光的星球,有些 像肥皂泡一样脆弱, 又大得可以容得下1万个太阳或1万亿个地球。?
A.即使 也 尽管 却
B.即便 也 虽然 但
C.即使 也 虽然 却
D.即便 还 尽管 但
5.下列几句都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1)梦想你们也在设计其他的异想天开的技术,例如物质—反物质发动机(一种能将在空间广泛分布的氢原子聚集和集中起来用作核燃料的新发明)。
(2)每个星系都是太空中的一个岛屿,它们与其邻居隔光年之距遥遥相望。
(3)光年是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约为5.9万亿英里。
(4)岩石从高层建筑物上落下时,1秒钟后速度达到32英尺每秒,2秒钟后为64英尺每秒,3秒钟后为96英尺每秒,依此类推每秒钟增加32英尺。
A.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分类别
B.举例子 打比方 下定义 列数字
C.下定义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D.分类别 下定义 作比较 列数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7题
我们现在来到我们星系的行星上。这些星球相当之大,它们都是太阳的俘获物。由于重力作用,它们被迫做近似圆周的运动。它们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冥王星覆盖着甲烷冰,它唯一的伙伴是它的巨大卫星卡戎。冥王星是被太阳照亮的,因为太阳离它很远,从漆黑的天空中看上去,太阳只不过是一个明亮的光点。巨大的气体星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太阳系的宝石——和木星都分别有一个冰冻卫星做伴相随。在气体行星及其冰冻卫星的内侧就是充满岩石的温暖的内太阳系。例如,在那里有红色行星——火星。在火星上有高耸的火山、巨大的裂谷、席卷火星的大沙暴,并且,完全可能还有一些初级形态的生物。所有太阳系的行星都绕着太阳运转。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恒星,它是一个令人恐怖的氢气和氦气的热核反应堆,它的强光照耀着整个太阳系。
6.为什么说“我们星系的行星”都是太阳的俘获物?
7.太阳系中哪些行星是由气体构成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0题
随着淡水供应如今已达到极限,五大洲50多个国家或许很快就将因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除非他们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河流迅速达成协议。
目前全球各地都在谈论夺水战争。2001年3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说:“对淡水的激烈争夺很可能成为未来的冲突和战争的根源。”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最近一份报告得出的结论认为,在未来15年内,随着各国可利用的水资源达到极限,国际之间冲突的可能性将增加。
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而历史似乎站在他们一边。唯一记录在案的夺水战争于4 500年前发生在两河流域,即我们如今所知的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拉格什和乌玛之间。相反,从805年至1984年,各国签署了3 600个与水有关的条约,其中许多条约在处理这种至关重要的资源方面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对过去50年间1 831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的分析表明,这些事件的2/3具有合作性质。例如,一些国家商定进行科技合作,并签署了157个用水条约。
然而,另一些人认为,就淡水而言,过去将不是未来的可靠指南。淡水作为一种可再生但并非无穷的资源,正在变得日益稀缺。即使全球需求已稳定地增加,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几乎与4 500年前一样多。仅仅从1950年以来,随着世界人口从25亿增至60亿,人均可再生淡水供应量已下降了58%。此外,与石油以及其他大多数战略资源不同,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是不可替代的。淡水对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类的健康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虽然历史表明,与水有关的合作是一种规范,但并非规律。在过去50年里1/4与水有关的事件是敌对的。尽管这些敌对事件的绝大多数只涉及口头对抗,对立国家在37次记录在案的事件中不仅仅彼此辱骂,而且开了枪,炸了水坝,或者采取了其他形式的军事行动。
8.第三段中说“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以下不能支持这些人所持见解的一项是( )
A.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夺水战争。
B.从805年至1984年,各国签署了3 600个与水有关的条约。
C.在处理至关重要的水资源方面,许多条约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
D.过去50年间1 831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中,2/3具有合作性质。
9.以下不能证明第四段中“另一些人”所持观点的一项是( )
A.各国可利用的水已达极限。
B.淡水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
C.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无可替代。
D.与水有关的敌对事件并不鲜见。
10.对原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南的讲话和美国国家情报部门的报告结论都意在指出淡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B.认为爆发夺水战争的警告是“杞人忧天”的人目光短浅,幼稚可笑。
C.“过去将不是未来的可靠指南”的意思是:过去不短缺,不等于将来不短缺。
D.淡水“不可替代的用途”指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类的健康等。
(四)语言运用
11.按照下列例句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人类有幸来到地球这个行星上,这里有充满氧气的蓝天,有碧波荡漾的海洋,有凉爽的森林,还有柔软的草地。
参考答案
【自主认知】
整体感知
1.主要对象:宇宙、星系、恒星、太阳系、地球。
2.说明顺序:由远到近,空间顺序。作用:①由远到近,符合摄影技巧;②由整体到局部,清晰自然;③符合宇宙的演化规律,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
自练自测
1.hào 秘 yín 拓 烁 bó 川 崭 cuǐ càn 夙 mào 芜 涡 chèn 搁 yǎn míng
wán 诞 jǐ
2.xuàn xuàn xuàn zhǐ zhǐ zhǐ huái guǒ kē xiān qiàn qiān páng bàng pāng
3.(1)感觉到本身或周围的东西旋转。
(2)形容渺小,不值得一提。
(3)①广阔;宽广。②土地的长和宽(东西的长度叫“广”,南北的长度叫“袤”)。
(4)形容气息微弱,只存一口气。
(5)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6)形容水或其他事物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7)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贬义。
【合作探究】
1.略。美在:①善用比喻,形象生动;②巧用拟人,形象生动亲切;③笔带激情,议论抒情相结合;④语含哲理,引人思考,给人启迪。
2.(1)宇宙有边疆是正确的,因为是暂时的;(2)宇宙没有边疆也是对的,因为宇宙是扩张的,人们每探索一步,边疆就扩大一步,宇宙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地扩张。
3.本题具有开放性。答案略。可以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宇宙无涯,探索无止境:继续开拓是我们的职责……
(2)宇宙无涯,地球很渺小:爱护地球,低碳生活,刻不容缓……
(3)宇宙无涯,人类很幸运:热爱生命,热爱家园,积极乐观地生活……
……
宇宙无穷,值得我们永远去探索。
【课堂练习】
1.B 解析:A项,“眩”应读xuàn,“踝”应读huái,“夙”应读sù;C项,“璀”应读cuǐ,“袤”应读mào;D项,“奄”应读yǎn。
2.A 解析:A项,“人才济济”应为“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3.A 解析:B项,旋—眩。C项,瞻—赡。D项,召—昭。
4.C 解析:“即使”和“即便”属于同义词,一般用于表示假设和让步,但“即便”的语意要比“即使”语意要轻,这句语意较重需用“即使”,“即使”后面一般和“也”搭配;“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还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而“虽然”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选C项。
5.B 解析:(1)中的“例如物质—反物质发动机”属于举例子说明,尤其由“例如”可以判断出。(2)中的“每个星系都是太空中的一个岛屿”属于打比方说明,将“星系”比作“岛屿”。(3)中的“光年是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属于下定义说明,它从事物的内涵上揭示了光年的意义。(4)中的“1秒钟”“32英尺每秒”“2秒钟”“64英尺每秒”“3秒钟”“96英尺每秒”“32英尺”等都属于列数字说明。
6.因为这些行星都由于重力作用被迫在绕太阳做近似圆周的运动。
7.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
8.A 解析:A项的内容是说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夺水战争,而并不能说明“一些人”的观点。
9.B 解析:B项中“淡水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只是说明淡水是一种资源,并不能说明“另一些人”所持的观点。
10.D 解析:全文主要说明淡水缺乏可能带来夺水战争的问题。A项中“安南的讲话和美国国家情报部门的报告结论”都是在说明淡水资源短缺可能会带来的恶果,而并不是只说明“淡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文中用“认为爆发夺水战争的警告是‘杞人忧天’的人”的例子,旨在说明过去确实有许多虽缺水却没有进行战争的例子,因而B项的判断是不正确的。C项中“过去将不是未来的可靠指南”说明过去没有因为缺水而发生夺水战争,并不能断定以后不会发生因缺水而进行的夺水战争,而不是说“过去不短缺,不等于将来不短缺”。
11.我们有幸来到首都北京,这里有规模宏大的故宫,有庄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有风景如画的颐和园,还有景点众多的香山。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