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17 18:5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  材料一:经“光武中兴”东汉,全国人口最多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材料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黄巾农民起义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军阀混战情境导入三国鼎立 学习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
  2.理解官渡之战中曹操胜利、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3.正确评价曹操。精讲点拨一、官渡之战  时间:200年
  交战双方:袁绍和曹操
  特点、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3)军事上:积极练兵,战术得当。
  (4)人才的使用上:曹操任人纳谏。
而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5)人心上:统一北方,人心所向。  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战胜强大的袁绍呢?精讲点拨曹操统一全国的壮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赤壁之战前形势图  你认为曹操能一统天下吗?刘备的谋臣,会怎样出谋划策,让刘备不被强大的曹操势力消灭呢?精讲点拨精讲点拨赤壁之战二、赤壁之战  时间:208年
  交战双方:曹操和孙刘联军
  特点、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重创曹军
  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曹操刘孙孙、刘联军刘刘刘刘赤壁
之战曹军二十万五万以少胜多 赤壁之战曹操在占据优势的条件下反而失败,为什么呢?1.曹军多为北方人,不习水战。
2.曹操骄傲轻敌。
3.孙刘联军战术得当。  精讲点拨材料分析  材料一:袁绍的一个谋士曾劝他派部队驻扎在屯粮处,以防曹军偷袭。另一个谋士许攸建议他派兵去偷袭。袁绍都不采纳。后来许攸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袭击袁军屯粮处。  材料二:赤壁之战前,曹操考虑到将士大部分是北方人,不习惯水战,就下令把战船连锁在一起,以便平稳。孙刘联军经过商议,让黄盖假意降曹,最后火烧曹营。孙刘联军水陆并进,大败曹军。  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结局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军事力量的强弱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指挥者善于用人,战略战术正确也能取胜。要谦虚谨慎,骄傲必败;要重视利用自然条件。精讲点拨赤壁
之战 孙权——巩固江南 刘备——巩固与发展  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原因曹操惨败——无力南下精讲点拨三、三国鼎立三国开始的时间为公元222年222年孙权,建业221年刘备,成都220年曹丕,洛阳精讲点拨曹魏重视农耕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保护农桑。魏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蜀国的治理与开发蜀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孙吴开发江南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精讲点拨222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21年220年洛阳成都建业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  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刘备孙权曹丕
进步? 倒退?精讲点拨你认为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东汉末年三国鼎立西晋统一割据混战局部统一统一全国精讲点拨 三国鼎立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鲁迅说:曹操在戏剧舞台上是一个白脸奸雄,其实他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你认为这句话是否正确?试谈谈你的看法。 曹操统一北方,发展北方经济,符合人民的愿望。当然,曹操凶残奸诈。
曹操统一北方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认为,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精典题例 1.孙盛评价曹操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下列与曹操有关的史实是( )
  ①官渡之战  ②招贤纳士   ③建立魏国  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C精典题例 2.三国时期,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的国家是( )
A.吴国   B.蜀国   C.秦国   D.魏国
A课堂小结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刘备孙权联合抗曹 赤壁之战 ( 208年)西晋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