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达标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硅、锗等半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比铜、铁等金属的导电能力________(填“强”或“弱”)。某些物质在温度很低时,电阻变为________,这就是超导现象。如果能制造出常温下的超导体,它可以在下列哪些情境得到应用________(填序号)。
①用作电吹风的电热丝;②用作白炽灯的灯丝; ③用作输电线缆。
2.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如图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
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将物体错放在右盘中,并在左盘中加了35 g砝码,同时将游码移到1.2 g处,此时天平平衡,该物体的实际质量应为____g。
4.有一卷铜线,其质量是178千克,横截面积是2.5平方毫米,这卷铜线的长度是________米。(ρ铜=8.9×103 kg/m3)
5.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质量是乙的,乙的体积是甲的,则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________。
6.在测定液体密度时,王欣同学测出了液体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实验做了两次,记录如下:则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容器的质量为_______kg。
液体体积/cm3 5.8 7.9
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g 10.7 12.8
7.现代宇宙学告诉我们,恒星在演变过程中,会形成密度很大的天体,如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据推测,4 cm3中子星物质的质量是6×109 t,则中子星的密度约为________kg/m3。
8.已知ρ水=1.0×103 kg/m3,ρ冰=0.9×103 kg/m3,质量为90 kg的水全部凝固成冰后,体积将增大________m3,事实表明,0~4 ℃的水“热缩冷胀”,高于4 ℃的水“热胀冷缩”,由此可知4 ℃水的________(填“质量” “体积”或“密度”)最大。
9.现在树脂镜片广泛取代了玻璃镜片,已知某种树脂镜片的密度为1.3 g/cm3,玻璃的密度为2.5×103 kg/m3,每一只眼镜片的体积约为4×10-6 m3,则用树脂镜片代替玻璃镜片后,一副眼镜质量约可以减少________g。
10.有A、B、C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 g、400 g、60 g,体积分别为16 cm3、50 cm3、12 cm3。在A、B、C三个金属球中,若只有一个是空心的,那么________球是空心的,这种材料的密度为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1.一般分子的直径约为 0.4 nm,碳纳米管内部是空的。外部直径只有几到几十纳米,密度远小于钢,而强度远大于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是体积单位
B.碳纳米管可以制造不消耗能量的电动机
C.碳纳米管可以作为制造防弹背心的材料
D.碳纳米管可以制造尺寸小于一般分子的器件
12.利用超导材料电阻为零的特性,你认为超导材料适合制作( )
A.输电导线
B.电炉丝
C.熔丝
D.电饭锅的发热体
13.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公式ρ=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体的特性,物质不同,密度一定不同
C.不同种类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14.根据图表中的信息,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0 ℃、标准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水 1.0×103 冰 0.9×103
水银 13.6×103 干松木 0.4×103
酒精 0.8×103 铜 8.9×103
煤油 0.8×103 铝 2.7×103
A.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相同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状态无关
C.相同条件下,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D.相同条件下,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密度不同
15.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40 g
B.该液体密度为0.8 g/cm3
C.该液体密度为1.25 g/cm3
D.80 cm3的该液体质量为80 g
16.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40 60 80
液体的体积V/cm3 20 40 60
A.2.0×103 kg/m3 10 g B.1.5×103 kg/m3 10 g
C.1.3×103 kg/m3 20 g D.1.0×103 kg/m3 20 g
17.一个瓶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 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 g。则瓶子的容积是(ρ水=1.0 g/cm3,ρ酒精=0.8 g/cm3)( )
A.400 cm3 B.250 cm3 C.350 cm3 D.200 cm3
18.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ρB>ρ水>ρA
B.ρB>ρA>ρ水
C.ρA>ρ水>ρB
D.ρ水>ρA>ρB
19.分别由不同物质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 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c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有关
20.有质量相等的两个球,它们的体积比是V1 ∶V2=1 ∶5,材料的密度之比ρ1 ∶ρ2=4 ∶1,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已知其实心球的体积是V,则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 )
A.V B.V C.V D.V
21.在实验中常借助“悬锤法”测定蜡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为m,用量筒测定蜡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蜡块的密度表达式为( )
A. B. C. D.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22.小刚用天平和量筒测金属块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时,小刚添加完最小的砝码后发现天平右盘略高于左盘,接下来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质量为________g。
(2)小刚用细线系住金属块缓慢放入装有20 cm3水的量筒内,水面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密度为________kg/m3。
(3)如果小刚将实验步骤(1)、(2)互换一下,他测出金属块的密度将偏________。
23.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宇同学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9 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________g;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小宇用的方法测出盐水密度会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萱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倒入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2;在将盐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盐水较多,无法全部倒完,她及时停止了操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聪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帮小萱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5分)
24.星龙同学郊游时发现一块外形不规则的石头。为了测定它的密度,星龙同学称出石头和一个盛满水的容器的质量分别为0.56 kg、2 kg,然后将石头轻轻放入容器中,擦干容器外的水,测出了容器的总质量为2.36 kg。(石头吸水不计)求:
(1)石头的体积;
(2)石头的密度。
25.实验室中有一种瓶子专用于测定液体密度,这种瓶子叫密度瓶。若瓶子的质量是10g,装满水后,水和瓶子的质量是20g。装满油后,油和瓶子的质量是18g。求这种油的密度。
26.我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50 g,则:
(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的酱油的体积为多少?(ρ矿泉水=1.0×103 kg/m3,ρ酱油=1.1×103kg/m3)
答案
一、1.弱;零;③ 2.右 3.33.8 4.8 000
5. 点拨:由题知,m甲 ∶m乙=2 ∶7,V甲 ∶V乙=2 ∶5,则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 ∶ρ乙= ∶=×=×=5 ∶7,即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
6.1.0×103;4.9×10-3 点拨:两次实验液体的质量相差:Δm=12.8 g-10.7 g=2.1 g,两次实验液体的体积相差:ΔV=7.9 cm3-5.8 cm3=2.1 cm3,因物体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液体的密度:ρ===
1.0 g/cm3=1.0×103 kg/m3;第一次实验时,液体的质量:m1=ρV1=
1.0 g/cm3×5.8 cm3=5.8 g,容器的质量:m=m总1-m1=10.7 g-5.8 g=
4.9 g=4.9×10-3 kg。
7.1.5×1018
8.0.01;密度 点拨:水结冰状态发生变化,质量不变,仍然为90 kg;由ρ=可得,可得V水===0.09 m3;V冰====0.1 m3;质量为90 kg的水全部凝固成冰后,体积将增大0.1 m3-0.09 m3=
0.01 m3;事实证明,0~4 ℃的水“热缩冷胀”,高于4 ℃的水“热胀冷缩”,由此可知水在4 ℃时密度最大。
9.9.6 点拨:因为ρ=,所以玻璃镜片的质量为m玻璃=ρ玻璃V=2.5 g/cm3×
4 cm3=10 g;树脂镜片的质量为m树脂=ρ树脂V=1.3 g/cm3×4 cm3=5.2 g;一副镜片减小的质量为2Δm=2×(m玻璃-m树脂)=2×(10 g-5.2 g)=9.6 g。
10.C;8 g/cm3 点拨:金属球A的密度:ρA===8 g/cm3,金属球B的密度:ρB===8 g/cm3,金属球C的密度:ρC===
5 g/cm3。因为ρC<ρA=ρB,所以金属球C是空心的,这种材料的密度为
8 g/cm3。
二、11.C 12.A 13.C
14.D 点拨: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但也有相同的,如酒精和煤油,故A错误;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密度不同,说明密度与物质状态有关,故B错误,D正确;水银的密度比铜和铝的密度都大,故C错误。
15.D 点拨: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 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m1+m杯=40 g,根据ρ=可得m=ρV,则有:ρ×20 cm3+m杯=40 g ①,当液体体积为V2=80 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m2+m杯=100 g,可得:ρ×80 cm3+m杯=100 g ②,②-①可得液体的密度:ρ=1 g/cm3,故BC错;将ρ=1 g/cm3代入①得:
m杯=20 g,故A错;当液体的体积V3=80 cm3,液体的质量:m3=ρ×V3=
1 g/cm3×80 cm3=80 g,故D正确。
16.D
17.B 点拨:设瓶子的质量是m,瓶子的容积是V。则m水=m1-m,m酒精=m2-m,由于液体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由ρ=,可知m=ρV,所以,
ρ水V=m1-m,即:m+1.0 g/cm3×V=400 g ①,ρ酒精V=m2-m,即:m+
0.8 g/cm3×V=350 g ②,解得:m=150 g,V=250 cm3。
18.C 点拨:由图像可知,当VA=VB时,mA>mB,所以ρA>ρB;ρA==
≈1.6 g/cm3>ρ水;ρB==≈0.26 g/cm3<ρ水。
19.B
20.C 点拨:因为ρ=,所以球的实心部分的体积之比:===,而球的体积之比为1 ∶5,且只有一个球是空心的,所以球2是空心的,球1是实心的,即=,且=,解得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空=V。
21.C 点拨:由图可知,蜡块的体积:V=V3-V2,则蜡块的密度:ρ=。
三、22.(1)向右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27.2 (2)2.72×103 (3)大
点拨:(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该金属块的质量时,当添加完最小的砝码后发现天平右盘略高于左盘,即说明此时左盘质量大,右盘所放的砝码的质量较小,故应该向右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据图可知,此时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0.2 g,故金属块的质量m=20 g+5 g+2.2 g=27.2 g;(2)图乙中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为30 mL,故金属块的体积V金属块=30 mL-20 mL=10 mL=
10 cm3,金属块的密度ρ===2.72 g/cm3=2.72×103 kg/m3。(3)先测体积,再测质量时金属块上有水,使得测量的质量偏大,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测得金属块的密度将偏大。
23.(1)左 (2)33;1.1×103 (3)偏大;盐水从烧杯倒入到量筒中后会有残留 (4)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3;
四、24.解:(1)排出水的质量为:m排=(0.56 kg+2 kg)-2.36 kg=0.2 kg;
因为石块完全浸没,所以,由ρ=可得,石块的体积:V石=V排===2×10-4 m3;
(2)石头的密度:ρ石===2.8×103 kg/m3。
25.解:瓶子装满水时水的质量:m水=20 g-10 g=10 g,
瓶的容积:V===10 cm3,
瓶子装满油时油的质量:m油=18 g-10 g=8 g,
油的密度:ρ油===0.8×103 kg/m3。
26.解:(1)V===550 cm3=550 mL;
(2)因为瓶子能装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所以V酱油=V水=550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