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在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整体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习平均数的知识,不仅是为了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平均数在生活当中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3、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能用平均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说教学流程
1、复习旧知
课程开始我会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这样一个情境:
出示 田径小组有4名同学,身高分别是139cm、142cm、146cm、141cm,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由于这个问题本身并不难,学生经过简单思考后能很快得出只需要把四位学生身高加起来除以4.
(幻灯片出示复习题,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平均数,并顺利引入课题)
2、探索新知
下面是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的成绩。并出示例2,统计表。
给一定时间让仔细观察统计图,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信息?对于这些问题我会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相互说一说,然后指名汇报。
(用课件展示统计表。让学生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获得知识极大挑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堂练习
(1). 下面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王悦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m,她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2m。 ( )
②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cm,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cm。 ( )
③小东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kg,小刚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4kg,小东一定比小刚重。 ( )
(2)、解决问题:第一小组4人,一共做了100个。第二小组5人,一共做了110个。哪个小组成绩好些? 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用课件展示练习题。师生共同完成,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