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梯形的面积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梯形的面积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18 15:5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梯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揭示课题:梯形的面积)
现在就充分利用你们手中的材料,发挥你们的才,结合前面探索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小组合作,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讨
1.小组合作推导公式.
  教师谈话:利用手里的学具,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小组汇报
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小组汇报: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③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另一组补充展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而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特殊形式。
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S=(a+b)h÷2
三、练习反馈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2、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用篱笆围成一块养鸡场(如图),一边靠墙,篱笆总长65米,求养鸡场的面积。
4、有一堆圆木堆成梯形,最上面一层有3根,最下面一层有7根,一共堆了5层,这堆圆木共有多少根?
板书:
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梯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揭示课题:梯形的面积)
现在就充分利用你们手中的材料,发挥你们的才,结合前面探索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小组合作,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讨
小组合作
1.小组合作推导公式.
  教师谈话:利用手里的学具,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提纲: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形.
  (2)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高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
  (3)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梯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汇报
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小组汇报: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③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另一组补充展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而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特殊形式。
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S=(a+b)h÷2
提问:a+b求的是什么?(上、下底之和)。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它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所以计算时要加上小括号。)为什么还要÷2?(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计算中要加上“除以 2”)
三、练习反馈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给出上下底之和、高的梯形(图略)
2、判断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平行四边形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 × )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于梯形面积。( ×) (4)梯形的上底下底越长,面积越大。( ×) (5)一个梯形上底3厘米,下底8厘米,高6厘米,面积66平方厘米。(×) 3、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用篱笆围成一块养鸡场(如图),一边靠墙,篱笆总长65米,求养鸡场的面积。
4、有一堆圆木堆成梯形,最上面一层有3根,最下面一层有7根,一共堆了5层,这堆圆木共有多少根?
板书:
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梯形面积》的反思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智力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梯形的面积》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为了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探索、验证,从而获得新知,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
这节课上完以后我觉得成功之处在于:
一、动手操作,培养探索能力
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安排学生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学习经验,动手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并让学生通过找图形之间的联系,自主从不同的途径探索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首先让学生说说可以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什么图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看一看能拼成什么图形,然后学生思考讨论:想想转化的图形与原梯形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参与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真正做到“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而且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主动操作、讨论,在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达成了教学目的。
二、发散验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说促思,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引导学生说一说,议一议,互相交流,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归纳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拼、剪、说”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散,在活动中发展,学得主动、扎实,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课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操作探究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拼一拼、剪一剪以及推理归纳的学习过程中,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既理解、掌握了梯形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先学后导,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节课在把梯形转化成各种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方法很多,因为担心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当学生提到:“沿着等腰梯形两腰的中点剪下来拼成长方形”这种方法时,我仅给予了肯定和表扬,没有给这个孩子充分展示的机会。放弃了这个好机会,可以说是这堂课的遗憾。
 
那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相视的莞尔一笑,是一杯饮了半盏的酒,沉香在喉,甜润在心。
  红尘中,我们会相遇一些人,一些事,跌跌撞撞里,逐渐懂得了这世界,懂得如何经营自己的内心,使它柔韧,更适应这风雨征途,而不会在过往的错失里纠结懊悔一生。
  时光若水,趟过岁月的河,那些旧日情怀,或温暖或痛楚,总会在心中烙下深深浅浅的痕。生命是一座时光驿站,人们在那里来来去去。一些人若长亭古道边的萋萋芳草,沦为泛泛之交;一些人却像深山断崖边的幽兰,只一株,便会馨香满谷。
  人生,唯有品格心性相似的人,才可以在锦瑟华年里相遇相知,互为欣赏,互为懂得,并沉淀下来,做一生的朋友。
  试问,你的生命里,有无来过这样一个人呢?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于千万人群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四目相对,只淡淡的问候一句:哦!原来你也在这里,这便足够。
  世间最近与最遥远的距离,来自于心灵与心灵。相遇了,可以彼此陌生,人在咫尺心在天涯,也可初见如旧,眼光交汇的那一刻,抵得人间万般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