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例2及第103页练习二十二第6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整数除法和乘法的知识来解决。
2.通过画图策略,理解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3.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实际问题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图形、语言、算式三种表征的转化来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课件出示例2。
师:这个问题与我们原来解决的问题有什么不同?(含有分数的信息)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与分数有关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教学例2。
1.阅读与理解。
(1)读题,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信息。
帮助学生理解“其中是女生,是男生”是什么意思。
师:怎样求出女生的人数呢?关键是理解哪句话?(其中是女生)
提示学生用画示意图的方式表示出“其中是女生,是男生”的含义,或者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
(2)展示学生画的示意图或摆的学具,并进行对比和交流。
(3)请学生修改或完善自己画的示意图。
2.分析与解答。
引导学生采用摆一摆、画一画等方式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师注意帮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转化成整数除法和乘法的知识来解决。
(1)让学生根据图列出算式解答。
(2)学生汇报:
预设:
因为是女生,要求女生人数,就是把12平均分成3份,求出1份是多少。
列式:12÷3=4(人)
要求男生人数是多少呢?因为题目告诉我们是男生,要求男生人数就是要把12平均分成3份,求出2份是多少。先求出1份,列式:12÷3=4(人);再求出2份,列式:4×2=8(人)。
3.回顾与反思。
说一说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预设:
A.将解答的结果和画出的示意图一一对应。
B.女生的人数和男生的人数相加,4+8=12,解答正确。
4.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方法。
先让学生回顾与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讨论后师生共同小结。
小结:今天我们所研究的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画图的方法分析,先求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
三、反馈测评,知识运用
1.将例2中的“12名学生”改为“18名学生”,分别求出男、女生人数。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二第6题。
补充问题:白兔有多少只?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的收获。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一类问题的?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女生:12÷3=4(人) 男生:12÷3=4(人) 4×2=8(人)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在画一画、摆一摆、分一分等直观操作中,学生理解了这个问题可以用原有的整数除法和乘法知识来解决,将新知转化成旧知,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