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数的简单应用 第1课时 分数的简单应用
?教学内容:教材第100页例1、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整体由“1个”到“多个”的过程,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2.借助解决具体问题的活动,使学生能运用分数的相关知识,描述一些生活现象,发展抽象概括和类比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分数,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学会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时,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教学难点:从份数的角度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正方形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课件出示例1第(1)题左侧的图。
师:看到这幅图,你能想到什么分数?怎么想的?
这里的表示什么意思?如果涂色的部分是2份呢?[来源:学&科&网Z&X&X&K]
师:、都是分数,你对分数有哪些了解?
预设:分子、分母、分数线、平均分。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1.初步感知整体由“1个”变成“多个”。
(1)课件动态演示第100页例1第(1)题右侧的图。
(2)同桌讨论:你看到了什么?
(3)涂色部分是其中的几份?这样的1份还能用分数表示吗?
(4)课件演示:把4个小正方形看成一个整体(用圈将4个正方形圈起来),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4个小正方形的。每份是几个小正方形呢?
师:这样的2份是这4个小正方形的几分之几?3份呢?分别是几个小正方形?
(5)比较两个图,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把一些物体平均分了以后,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引导学生分一分、圈一圈,实际感知“1”是一些物体时怎样用分数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注意展示错例,加深学生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2.从份数角度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课件出示例1第(2)题的6个苹果图。
师: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1份苹果是总数的,1份是几个苹果呢?2份苹果是总数的几分之几呢?有几个苹果?3份呢?
预设:1份是2个苹果;2份苹果是总数的,是4个苹果;3份苹果是总数的,是6个苹果。
三、比较辨析,提升认识
1.课件出示9个苹果图,请学生试着平均分一分、画一画,想一想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其中的1份或几份,分别有几个苹果?
2.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再汇报交流。
3.对比提升。
师追问:都是1份,为什么可以用不同的分数表示?
4.课件出示12个苹果图。
师:你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1份吗?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苹果的总数不同,每份的数量也不同,却都可以用表示呢?
预设:都是把整体平均分成了3份,取其中的1份;苹果的总数不同,所以每份的数量也不同。
四、反馈测评,巩固新知
完成教材第100页做一做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教师注意巡视,展示错例,让学生辨析。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整体由“1个”到“多个”的过程,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学生的难点就是关注数量,而不是关注份数,所以在教学中要紧扣分数的本质,通过活动,让学生思考“分的对象是什么”“平均分为几份”“取出几份”,从而准确理解分数的含义。练习时要注意展示学生的错例,进行对比辨析,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