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 0的乘法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66页例4、做一做,第67页例5及做一做第1题,第68页练习十四第1~5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个因数为0的乘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3.经历因数为0、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过程,体验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道理。
?教学难点: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1.课件出示例4主题图,讲“小猴吃桃”的故事,观察图,现在7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预设:0+0+0+0+0+0+0=0。
写成乘法算式:7×0=0或0×7=0。
2.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0的乘法。(板书课题:0的乘法)
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1.探究有关0的乘法。
(1)想一想:0×3= 9×0= 0×0=
师: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完成教材第66页做一做。
引导学生小结:0和任何数相加得原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教学例5。
(1)课件出示: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14个座位。运动场共有多少个座位?
(2)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列出算式:614×8,并计算出结果,汇报算法。
借助学生的错例进行辨析,将估算、口算有效地与笔算结合起来,明确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算理,掌握算法。
(3)师:如果每个区有604个座位。运动场共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式?
(4)引导学生列出算式:604×8。
先估一估,再口算出结果,最后尝试笔算。
(5)汇报交流:
预设:估算:600×8=4800,应该比4800个多一些。
口算:600×8=4800,4×8=32,4800+32=4832(个)。
师:四个竖式中你觉得哪个计算正确呢?他是怎样算的?请叙述计算的过程。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十位上是怎样乘的。
(6)师生一起书写604×8的竖式,一边写一边说过程。
(7)比较614×8和604×8的笔算,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分别是因数中间没有0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中间有0的乘法一样也要乘,再加上个位上进位的数,写在十位。
(8)计算102×3= 109×3=,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预设: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当个位上的积不满十时,十位上要用0来占位。
三、反馈测评,巩固新知
基础练习
完成第67页做一做第1题和练习十四第1~5题。
拓展练习
课件出示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惑?(补充课题: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节课内容时,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尝试、总结归纳。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对比:第一次是0的乘法和加法的对比;第二次是因数中间有0和没有0的乘法对比;第三次是因数中间有0,但个位相乘进位与不进位的对比。通过这三次对比,有效帮助学生明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