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1.加法 第1课时 万以内的加法(1)
?教学内容:教材第36页主题图,第37页例1、例2及第39页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三位数加法笔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会归纳概括的方法和策略。
3.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不进位、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不进位、一次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明确目标
1.课件出示笔算题。
学生笔算,要求选择一道笔算题汇报方法。
2.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主题图和统计表。
(1)师:除了鸟类,中国湿地还存在大量的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如蜥蜴、麋鹿、狐狸等等。你能从统计表中得到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指名学生回答)
预设:
我国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我国鸟类比爬行类动物多多少种?
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哺乳类动物比爬行类少多少种?
(3)你能把这些问题分类吗?(指名说)
师:今天我们就先来解决其中的加法问题。(板书课题:万以内的加法)
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1.自学例1和例2。
(1)根据问题,收集信息,列出算式。
(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内交流算法。
2.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并说说笔算的过程。同时教师板书或用课件展示。
重点说一说271+31是怎样计算的。十位上相加是多少?(7+3=10)十位上怎样写?(十位上相加是10,在十位上写0,同时满十向百位进1)百位上是多少?(2+1=3)为什么要加上1?
3.师:比较刚才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点?(一道进位,一道没进位)
4.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
(1)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完成。
(2)汇报交流。
提问:这道笔算百位上的数怎么写呢?2+9=11,百位上相加满十怎么办?
预设:向百位的前一位(千位)进一,百位上写1,千位上写1。
5.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6.让学生比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小结:除了数位多少不同以外,方法是一样的。
7.练习:教材第3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计算结果,教师就巡视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练习八第1~3题。
2.改错。(课件出示)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三个例题中其中一个加数不变,但由于另一个加数的变化,就出现了不进位、一次进位等不同情况。由于学生有了两位数加两位数,几百几十数加几百几十数的基础,所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并不困难,学生掌握得也较好。教学中重点让学生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再与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对比,明确方法是一样的,教学中注意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