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3课时 解比例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3课时 解比例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19 16:5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解比例
?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八第9题。
?教学目标:
1.在解比例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自主探索解比例的方法,能求出比例中未知项的解。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1)什么叫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2)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10和9∶15  20∶5和4∶15  5∶1和6∶2
2.导入新课
谁能很快说出下面比例中缺少的项各是几?(学生试说)
14∶21 = 2∶(  )     1.25∶(  )= 2.5∶4
小结:我们知道比例中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解比例的方法。(板书课题:解比例)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教学教材第42页例2。
(1)课件出示例2。
读题,理解题意。重点让学生说出怎样理解“1∶10”,即模型高度∶实际高度= 1∶10。
(2)根据题意列出一个比例式。
(3)学生独立思考解比例。
(4)组内交流。
(5)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6)小结方法并检验得数。
2.教学教材第42页例3。
(1)课件出示例3。
(2)让学生说说这个比例中的内项和外项分别是什么。[来源:学&科&网Z&X&X&K]
(3)学生独立解答。
(4)组织交流订正。
(5)小结方法并检验得数。
3.归纳总结。
什么叫解比例?解比例的方法是什么?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讨论,最后师生一起总结方法。
三、当堂检测,巩固运用
1.教材第42页“做一做”第1题。
这道题设计了三道未知项位置不同及不同形式的比例,通过练习巩固解比例的方法。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进行交流订正。
2.教材第42页“做一做”第2题。
3.教材第44页练习八第9题。
四、课堂总结,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为解比例,教材中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的方程,再去解方程。在此基础上也要鼓励学生注意算法的多样化,可以根据等式一边的已知比求出比值,再解方程;也可以利用倍数关系解决。这样既可以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对知识的整体掌握水平,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境中的关系列出比例,感受比例的应用价值。
第4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43~44页练习八第5、8、10~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巩固解比例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函数思想,初步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观念。
?教学重点:在练习中巩固比例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什么叫做解比例?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基础练习
(1)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5题。
(2)教材第44页练习八第8题。
(3)教材第44页练习八第10题。
2.巩固应用
教材第44页练习八第11、12、13、15题。
这四道题都是与解比例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练习时,应提醒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注意各数据和未知量的正确位置,同时注意统一同类量的单位。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在进行各种知识的练习时,首先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想想题目要求的是什么,这道题和哪些知识联系比较密切,再思考怎样进行解答。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练习课很容易变成习题课、作业课,对书上的练习题仅是做完了事,没有充分发挥每一道练习题应有的价值。因此本课先复习旧知,唤起学生共鸣,再分层练习,基础练习加强概念的掌握和计算能力;巩固应用,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加强知识点之间的协调和配合。练习的编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练习的结果要及反馈评价,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弄清区别,在辨析中加深理解,在评价中受到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