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1 圆柱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1 圆柱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19 16:5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27页例7、“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熟练运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转化、推理和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培养问题意识,体会转化思想。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水、瓶子、石头。
?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体积的求法以及简单的运用。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圆柱的体积公式是如何推导的?
2.圆柱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又是怎样的呢?
3.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实物抽象成学过的图形,以达到求出相应的量的目的。现在老师这里有一颗石头和一些瓶瓶罐罐,而且可以提供给你们这些瓶瓶罐罐的底面积和高,你们能求出这颗石头的体积吗?
4.引导学生,利用圆柱的知识测量石头的体积。
5.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空瓶子漂浮在水面上,无法完全没入水中,怎样才能计算出它的体积或容积呢?
二、新课教授
课件出示例7:
1.阅读与理解
(1)学生自己阅读题目,找出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
(2)你对这些信息是如何理解的?
(3)哪些信息是我们可以用到的?
学生说说自己对题意的理解,教师结合实物加以解释。
2.分析与解答
(1)找出有用信息,怎样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答?
(2)瓶子相当于我们学过的什么?
(3)应该如何转化?
(4)瓶子里的水的体积在倒置后有没有变?
(5)学生结合实物演示,用自己的语言和同桌说说转化的过程。
(6)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7)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3.回顾与反思
这一题的整个解题过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
三、巩固与应用
1.教材第27页“做一做”。
学生四人为一小组,利用自己的水瓶操作。想一想,你该如何解答?独立写出解答计算的过程。
2.练习五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说说用了怎样的策略,是把什么转化成了什么来计算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需要注意些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学生理解了水的体积不变,虽然瓶子是个不规则的物体,但是通过第二幅图,可以知道瓶子的容积可以看作一个规则的圆柱的体积加上水的体积,通过第一幅图,可以知道水的体积,也可以用一个规则的圆柱的体积来求,从而得出瓶子的体积。只要学生体会到了转化思想,以后对于这类习题,处理起来便没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