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 第4课时 利率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 第4课时 利率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19 16:5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时  利率
?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例4、“做一做”,练习二第9、12题。
?教学目标:
1.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以及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本金、利率和利息的含义,正确地计算利息。
?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调查,让学生走进银行,对储蓄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到银行去存过钱或取过钱吗?大家为什么要把钱存入银行呢?
2.通过课前调查你有什么收获?调查中你记录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
3.揭题。(板书:利率)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学生结合自己的课前调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自学教材第11页“利率”知识,不懂的内容在小组内讨论或做记号。
2.集体交流理解自学内容。
(1)什么是本金?(存进银行的钱)
(2)什么是利息?
(3)什么是利率?
(4)本金、利息、利率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5)重点理解:
①二年期的年利率是2.10%,指的是什么?(让学生明白:指的不是两年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是2.10%,而是指这两年中每年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是2.10%)
②师:三年期的年利率是2.75%,指的又是什么呢?
3.教学例4。
(1)课件出示例4,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条件,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到期时,除了本金还应加上利息,就是王奶奶可以取回的钱。
(3)学生试做。
(4)展示学生的作业,交流做法。
4.补充利息税的相关知识。
三、当堂检测,反馈评价
(1)教材第11页“做一做”。
(2)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9题。
2.提高练习
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2题。
①读题:了解两种理财方案。
②析题:单从“年利率”来看,你认为哪一种理财方式收益更大?想想3年期和1年期在操作上有什么不同?“每年到期后连本带息继续购买下一年的理财产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银行1年期的理财产品在第二年的时候本金可以变更为多少?第三年呢?
③解题:根据分析独立完成。
④反馈:集体订正,对错题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升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2.课外讨论:银行支付给我们的利息是哪来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前让学生对储蓄知识进行调查了解,接着让学生结合学习中的体验开展交流汇报活动,在汇报过程中,再出示年利率表,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学生不但对存款的意义有了明确的认识,对存款中的有关专用术语也就有了较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对利息的计算公式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不用再费周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但利息对于学生来说仍旧比较陌生,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年利率的含义,在计算利息时注意一定要乘相对应的年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