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上化学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课件 (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九上化学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课件 (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8-18 08:5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一、燃烧条件
实验探究:
分析
结论
木条、小纸片、棉线是可燃物;
物质要能燃烧,本身
必须是可燃物。
石头、玻璃棒、瓷片不是可燃物。
可以燃烧的物质: 木条、小纸片、棉线
不可以燃烧的物质: 小石头、玻璃棒、小瓷片
想一想:
室温下木条不燃烧,因为室温达不到木条燃烧的最低温度;点燃则会达到,点燃后木条燃烧。
结论
可燃物要达到燃烧
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
硫260
白磷40
木碳320-370
木材250-330
无烟煤700-750
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单位℃)
红磷240
实验探究:
分析
观察
结论
A蜡烛继续燃烧,B蜡烛很快熄灭。
A蜡烛燃烧有氧气支持;
物质要能燃烧,要
接触氧气或空气
B蜡烛因缺氧而熄灭。
结论:
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3、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
2、可燃物达到燃烧的最低温度,
即着火点;
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

的剧烈

通常情况下
想一想:
下面几种现象都是因为物质与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它们属
于燃烧吗?
铁生锈
食物腐败
粮食酿醋
燃烧与缓慢氧化的异同
缓慢氧化释放的热量聚集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就会引起可燃物的自动燃烧,叫做自燃。
1、都属于氧化反应
2、都放热
1、燃烧剧烈,缓慢氧化缓慢
2、燃烧有发光现象,缓慢氧化无发光现象。
二、灭火原理
用嘴吹灭用水浇灭
用烧杯盖灭用抹布扑灭
用剪刀剪断燃着的烛芯
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
使燃烧物隔绝空气
或氧气。
下。
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或清除掉可燃物。
实验探究:
结论:
练习与实践:
灭火实例 能灭火的原因
a.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燃烧的火舌喷水。 使燃烧物的温度
降至着火点以下
b.实验时,不慎将少量酒精滴在试验台上并着火,立即用湿布盖住燃着的酒精。
使可燃物隔绝空气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使可燃物隔绝空气
d.扑灭森林火灾时,救火人员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并放火烧掉那一片草地。
将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
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的大批油井被炸,燃起了熊火,我国的救援人员在灭火过程中采取了许多措施,以下无需考虑的是( D )
A.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B.设法降低油井口的温度
C.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D.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练习与实践:
这些标志你都认识吗:
小结:
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3、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
2、可燃物达到燃烧的着火点;
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
使燃烧物隔绝空气或氧气。
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或清除掉可燃物。
下。
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