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从岩石到沙子 教案+课件28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从岩石到沙子 教案+课件28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8-18 19:16:35

文档简介

从岩石到沙子

【教学目标】
1.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这种变化是缓慢的过程。
2.做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来验证风化作用,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描述实验中的现象,用流程图或图画表示岩石风化的过程。
3.课堂上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自主验证—应用解释的探究过程。
【教学重点】
模拟实验,验证冷热变化、流水等对岩石的影响。
【教学难点】
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带盖塑料瓶。
教师准备:岩石、锤子、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水、碎砖块,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先请各小组长检查一下组员的教学准备。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曾经学习过一篇课文,名叫《黄山奇石》,大家还记得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黄山的岩石的图片,请大家欣赏。
课件出示黄山奇石的图片。
大家看,这一巧石如人,背负一身宝物,被称为“仙人背包”。
这是有趣的“仙人指路”。
这么美丽的岩石以前就是这样吗?如果几千年以后甚至更久以后,还会是这个模样吗?
岩石真的会改变模样吗?(出示课题: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呈现目标,任务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1.学生桌上放花岗岩。同学们认识桌子上的岩石吗?花岗岩,我们苏州就是全国闻名的花岗岩产地,像大家都知道的狮子山、天平山等就是由花岗岩构成的。它质地坚硬,色彩斑斓,是上好的建筑材料,你们桌上的就是些边角料。同学们摸摸看,也可以掐掐看,是不是很坚硬啊!
取出一块岩石用锤子敲击,发出叮叮叮的声音,花岗岩的确很硬,轻易是不会碎的。
2.出示花岗岩风化照,咦,它不是非常坚硬的吗!怎么会碎成这样的啊?
讲述:不光是这些花岗岩,我们在许多地方看到了这样的情况,山上的岩石布满裂缝、山下堆着些碎石、溪流里的岩石比较光滑。
互动探究:
岩石那么坚硬,是什么力量使岩石发生了变化呢?先来想想岩石所处的环境。
合作求解:
白天阳光曝晒,流水,动物的洞穴等冷热、生物、风、火山、地震、雷电……
小结:阳光曝晒,冷热,水,风雨,动植物……
3.那么在这些推测的原因中,根据我们现有实验材料及条件,哪些推测的原因我们今天可以在课堂上可以试着研究呢?
学生回答,如学生说到冷热就引入研究一:温度对岩石的作用;如学生先说到水流就先引入研究二:水流作用对岩石影响。教师演示过程,并补充说明酒精灯的操作要点
研究一:温度对岩石的作用
(1)提问:加热后的岩石怎样放入烧杯内?(立即放入烧杯内,动作轻)。
(2)观察要点:
观察加热的岩石,是否有什么变化;观察加热后放入水中的岩石,是否有变化;反复进行上面的实验,重点观察杯中水底的沉积物。及时做好记录。在实验过程中把你们小组研究的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3)学生分组实验:温度对岩石的影响并记录研究发现。
(4)互动探究,合作求解:研究好的小组把酒精灯熄灭,使用后的岩石放入罐内。在实验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发现?
(5)交流展示
组织汇报:你们小组研究的成果是什么?实验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其它小组和他们发现的情况相同吗?观察一下你们烧杯内是不是都有碎裂的岩石?
(6)适度拓展:
刚才我们反复给岩石加热和放入冷水中,相当于自然界中的哪些现象呢?(白天遇热和晚上遇冷、夏天遇热和冬天遇冷)对呀,正是在自然界长期的冷热作用下,岩石慢慢改变了模样!
研究二:水流作用对岩石的影响
(1)谈话:温度确实可以改变岩石的模样!
还有哪些假设可以试着研究呢?水流可以改变岩石的模样吗?你们有办法模拟水流吗?看看你们桌上的实验材料(点拨:有这个玻璃瓶呢!)能想出办法来研究吗?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2)打开实验记录单,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好实验现象。
(3)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学生实验。把岩石放在玻璃瓶内不断摇动。
注意观察并及时记录。(可以把岩石都放入瓶中)
(4)汇报交流:
组织汇报:实验中,你们观察的岩石有什么变化?其它小组和他们观察到的一样吗?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5)讨论:我们摇晃瓶中的水,就像河流中的水对岩石的冲刷和带动岩石之间的相互碰撞摩擦,从而改变岩石的模样,那你们瓶中的岩石有没有变成像鹅卵石那样光滑圆整呢?为什么呢?
(6)反馈矫正
讲述:自然界中水流对岩石的变是一个缓慢、细微、长期的过程。
改变岩石的模样,其实在自然界中,岩石的变化往往是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共同作用,科学上把他们称之为什么?风化
风化是岩石在无外“力”的作用下,受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而发生的破坏。虽然有个“风”,但它与风并无关系。
三、总结
通过同学们研究,我们发现自然界中的温度、水流、生物确实可以改变岩石的模样。
2 / 3
(共28张PPT)




从岩石到沙子
一、探索岩石碎裂的原因
1、冷热的作用
在大自然中,由于昼夜和季节的温差变化使岩石发生热胀冷缩的现象。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的岩石、
酒精灯、
镊子、
烧杯、

1、用镊子夹取岩石放在燃着的酒精灯上烧。
2、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反复几次。
岩石在冷热的不断作用下破裂。
自然界中的岩石在冷热的不断作用下也会发生破裂。
二、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1、冷热的作用
2、流水的作用
3、植物的作用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岩石
风化
岩石碎裂
小石子和沙


继续风化
碎石再继续变化,会成什么样呢?
岩石在自然界当中,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刷、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就叫做风化。
风化作用的概念
冷、热、风、雨、植物
冻胀风化
风化作用
席卷美国大峡谷的大风已经将这个暴露出来的砂岩侵蚀成了一个铁砧形状。相对周围岩石来说,风通过更加快速地侵蚀密度较低的岩石,塑造出了这些梦幻的形状。
植物作用
风化作用
根劈:植物的根茎在岩缝中生长,使岩石裂开破碎,是一种典型的生物风化现象。
一线天:地表水顺山体裂隙垂直下切,形成两壁陡直的狭窄通道,仰望蓝天如一线,故称一线天。
壶穴:河水急流挟带砾石对河床岩石破碎或软弱处冲刷、旋磨形成下大上小壶状洞穴,又称欧穴、石锅。
风化作用的产物
丹霞地貌(广东)
新疆托克逊风化地貌








七星岩被风化的石灰岩
风蚀地形地貌(只发生在干旱地区 )
风蚀石蘑菇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