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表格教案-3.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科学表格教案-3.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8-19 10:5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课时
1课时
教学对象
五年级
提供者
一、教材内容分析
第二课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我们看到过的地形”;第二部分“观察地形图”。本节课主要通过火山和地震的事例来认识地球内部的力量是如何改变地形地貌的。火山和地震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也通过各种途径具备了一些相关的知识。然而对火山和地震怎样改变着地形,学生可能不很清楚。本课教学正是基于学生这样的认识基础进行的。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科学概念
●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
● 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三、教学重点
地球表面的地形 地球内部构造和产生地震火山的原因
四、教学难点
地球内部构造和产生地震火山的原因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资源准备
1.复习引入
1.地球表面有哪些地形?
(教师板演各种地形图)
2.蓝色代表什么?黄色代表什么?绿色代表什么?地球上的各种地形是一成不变的吗?
(教师手指地形仪)
学生看图回答。
学生思考并回答。
复习导入,既能复习上节知识,又能自然过渡到新课。
2.地球内部的运动:火山和地震
1.我们谁都没有见过地球内部的运动,我们是如何知道地球内部是运动着的呢?阅读P48第一段文字,小组合作学习,回答大屏幕问题。
2.小组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
3.火山爆发造成的影响极其猛烈的,看视频。
4.对比卫星图片:汶川地震前后图。
5.阅读P48二、三段,小组合作学习。
6.小组汇报合作学习结果。
7.学生交流。
1.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讨论问题。
2.小组自由汇报讨论结果。
3.观看视频。
4.上台比较汶川地震地形地貌的不同。
5.自由阅读教材,小组合作学习,回答问题。
6.小组自由汇报讨论结果。
7.学生交流:课外知道的有关火山、地震引起的地形的变化。
通过自主学习,共同探究火山和地震。
再通过实例和视频再次感受地震和火山的猛烈。
3.火山、地震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1.阅读P49前三段,回答问题。
2.观看视频:地球内部构造。
3.科学家研究:地球板块(6块)大陆漂移说。
(1)珠穆朗玛峰:模拟实验。
(2)东非大裂谷
4.齐读P49最后一段。
5.还有哪些自然力的作用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圈出重点词语。
1.自由阅读教材,自学前三段,回答问题。
2.看视频。
3.了解地球板块的运动。
4.齐读教材P49最后一段,自学并勾画重点。
5.对重点词语加深印象。
通过自学以及观看视频学习火山、地震产生的原因。
4.课堂小结
1.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补充。
1.各小组分别派代表作小结。
2.仔细聆听教师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印象更加深刻。
七、板书设计
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地形:平原、丘陵、盆地、高原、山地
地球内部:地壳 地幔 地核
猛烈:火山、地震
缓慢:流水、风、冰川、海浪、重力
八、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