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七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B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0】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七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B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19 14:0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七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B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2019北部湾2 .)“(明代读书人)只会按照固定的题目做没有原创性的文章。他们对‘四书’的内容甚至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诵模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明朝( )
A.设立军机处 B.采用八股取士 C.废除丞相制度 D.设立厂卫机构
2.(2019北部湾3 .)清朝为加强对下图“①”处的有效管辖,设置了( )

A.台湾府 B.西域都护 C.伊犁将军 D.驻藏大臣
3.(2019日照 7.)下列历史事件与“戚继光抗倭”性质相同的是( )
①岳飞抗金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文天抗元 ④雅克萨之战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2019百色3 .)清军平定台湾后,主帅施琅认为台湾地大物博,是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各省的重要门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此,清政府设置( )
A.澎湖巡检司 B.宣政院辖地 C.台湾府 D.台湾省
5.(2019毕节4 .)清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代表清政府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 伊犁将军 B. 军机处 C. 驻藏大臣 D. 宣政院
6.(2019东营 6.)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是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7.(2019定西4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土称它是“十七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日本学者薮内清也认为它足可与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匹敌。它是( )
A.《伤寒杂病论》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
8.(2019宜宾 1.)明清时期,小说和戏剧深受人民喜爱,主要是因为( )
A.人民文化素质很高 B.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C.内容反映现实生活 D.题材高雅不落俗套
9.(2019咸宁3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管理西藏的措施有(  )
①设置驻藏大臣 ②设立宣政院 ③设立西域都护 ④册封达赖、班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2019绵阳3 .)探寻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件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料 结论
A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国内民族交往频繁
B 北宋出现“夜市”、“交子”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D 曹雪芹著《红楼梦》 世界级伟大作家
11.(2019成都5 .)英国人加文·孟席斯在2002年出版了《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书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中国探险家早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这里的“探险家”是指( )

A B C D
12.(2019成都6 .)清朝前期,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对西藏地区和西北边疆的管辖。下列相关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
A.顺治帝册封五世班禅 B.康熙帝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
C.雍正帝设置了驻藏大臣 D.乾隆帝打败了漠西蒙古噶尔丹的进攻
13.(2019潍坊 4.)有人估算,十七、十八世纪,约占世界总产量一半的白银输入中国,大多成为流通货币。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君主专制强化 B.商品经济发达 C.科技领先世界 D.农业经济衰落
14.(2019威海 2.)“水落尚存秦代石,潮平不见汉时槎。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这是1555年一代抗倭名将视察山东文登营时留下的著名诗篇。该名将和生活的时代分别为( )
A.文天祥 南宋后期 B.郑成功 明末清初
C.戚继光 明朝前期 D.戚继光 明朝中期
15.(2019威海5 .)纵观中国历史,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③昭君出塞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16.(2019泰安5 .)1624年,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殖民者将整个台清置于其统治之下。1662 年2月被荷兰殖民者霸占了38年的台湾,复归中国所有。以下主题与材料描述一致的是( )
A.据台湾倭寇为乱 施火攻都司破贼 B.“马车夫”窃据宝岛 郑成功扬名中华
C.拒招抚郑氏末路 遣水师两岸一统 D.五十载岁月轮回 逐日寇光复神州
17.(2019日照10 .)某校七年级历史活动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搜集了明太祖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东厂,雍正设立军机处等方面的资料。由此可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可能是( )
A.明朝的经济的发展 B.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统一多民族的巩固
18.(2019临沂 7.)1683年,清军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清政府将台湾纳入清朝的版图。第二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  )
A.福建省 B.浙江省 C.广东省 D.江苏省
19.(2019郴州3 .)这部著作详尽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著作是( )
A.《史记》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20.(2019临沂 8.)如图所反映的这部书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科学技术著作,其特点是图文并茂、注重实际、重视实践。外国学者称这部书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书”是(  )

A.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B.明朝时期一部手工业生产技术专著
C.明代中后期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D.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技巨著
二.材料题
1.(2019常州 15.)(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汉一朝各方面的代表人物,集中出现在汉武帝时期。这些代表人物的许多活动及其成果,都是具有开创性的、集大成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巨大的、长久的影响。
材料二 唐太宗的独特之处,是在治理国家上,对君主个人的局限性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比较讲究统治的方式和方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甘霖《变局》
材料三 康熙二十年(1681年)六月,发布诏令:“郑锦(经)既伏冥诛,贼中必乖离扰乱,宜乘机规定澎湖、台湾。务期剿抚并用,底定海疆,毋误事机。”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汉武帝时期“具有开创性、集大成”特点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果。(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为避免“君主个人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举措有哪些?(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规定澎湖、台湾”后设立的地方管辖机构的名称, 并简述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推动国家走向强盛的主要因素。(2分)
2.(2019常德25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的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 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
材料三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质,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皇帝为巩固统一国家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元朝和清朝前期为例,说明“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有哪些。(7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第一帝国”相比,“第三帝国”在中央政治机构和选官制度方面有什么新的表现?(4分)
3.(2019滨州26 .)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亚洲文明也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材料中哪些属于古代亚洲的文明成果?请写出它们的名称。(3分)
【互鉴交流】
材料二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到西亚,再绵延至欧洲。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2)材料二中汉武帝派出的使臣是谁?依据材料二,请从路线范围和交流内容两个方面概括丝绸之路的特点。(3 分)
【中国贡献】
材料三 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到重要作用。__①__和__②_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__③__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__④__的发明导致发现了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美国)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3)请依据所学将上述文字补充完整。(4 分)
【美好未来】
材料四 亚洲近几十年快速发展,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就是敞开大门,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如果各国重新回到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灯文明就将老死不相往来而丧失生机活力。亚洲各国人民希望远离封闭、融会通达,希望各国秉持开放精神,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4)“如果各国重新回到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文明就将因老死不相往来而丧办失生机活力。”请用一个史实来说明这个观点。(要求史实及影响叙述清晰,3分)
(5)依据材料四回答,习近平认为亚洲近几十年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是什么?对此他提出怎样的亚洲发展方案?(3分)
4.(2019恩施28 .)材料解析题(8分)
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其主题是“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民族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丰富发展,同时与世界文明互通有无、携手前行。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材料二:



材料三: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对后世行政区划影响很大,并对不同地区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
材料四:“皇华使者承天敕,宣布纶音往夷域。鲸舟吼浪泛沧溟,远涉洪涛渺无极。洪涛浩浩涌琼波,群山隐隐浮靑螺。”
——(明)马欢:《瀛涯胜览》(材料大意:强大的华夏使者秉承皇帝的旨意,到番夷地区传达皇上的诏令。庞大的船队在一望无际、波涛汹涌的蓝色大海中航行,隐约看得见两旁的青山和海中的海螺。)
⑴材料中的“这条路”的名称是什么? (1分)根据材料一说说“这条路”有何作用? (1分)请列举“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的一例史实。(1分)
⑵材料二中图8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何作用? (1分)
⑶材料二中图9所示人物在清朝前期的重大历史功绩是什么? (1分)
⑷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在西藏地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是什么? (1分)
⑸材料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1分)该事件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1分)
5.(2019营口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起止点名称?(2分)
材料二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远航,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首次出航时便统率27000多人,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016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依据材料二的内容,归纳、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答出两点即可)?(2分)
材料三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文选》
(3)为了加强国际交往,促进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2001年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重大成果是什么?(1分)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对外交往的历史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1分)
6.(2019 襄阳35 .)【中央集权:维护统一的制度保障】
中央集权制度是维护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制度保障。加强中央集权制度要解决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相权指丞相或宰相或职位相当的官员的权力)的矛盾。
请你按照表格要求,将下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或制度进行归类(填序号),并在这些措施或制度之外各补充一例。
①郡县制 ②刺史制度 ③三省六部制 ④分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
⑤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⑥设军机处 ⑦设宣政院
类别 措施 补充
解决中央与地方矛盾 ②、⑤、 、
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 ③、④、




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七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B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C C C D C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B D D B C A D D
二.材料题
1.(2019常州15 .)【答案】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地方政权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直接推动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2分)
(2)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用;完善三省六部制。(3分)
(3)台湾府。(1分)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分)
(4)优秀人才的突出贡献;统治者个人才能和品德;政府加强对边疆的管辖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分)
2.(2019常德 25 .)【答案】
(1)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设宣政院管辖西藏政教事务,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等。清朝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册封班禅和额尔德尼,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设置伊犁将军管辖今新疆地区,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3)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实行科举考试制度,八股取士。
3.(2019滨州26 .)【答案】
(1)图一:《汉漠拉比法典》(1分);图二:佛教(1分)图三:金字塔;图四:司母戊鼎(1分)。共3分。
(2)张骞(1分)。路线长范围广(1分);物质交流与文化交流相结合,交流内容丰富(或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1分。照抄材料原文不得分)。共3分。
(3)①造纸术;②印刷术(或活字印刷术);③火药;④指南针;(每项1分,①②可以颠倒顺序,但⑤④不能颠倒)。共4分。
(4)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闭塞、停滞、倒迟,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使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清朝、日本闭关锁国只列举一例即可。国家/时期封闭的表现及影响,叙述清晰得3分,如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落后“清朝”“闭关锁国”“落后”为采分点,三点齐全得3分若只有清朝闭关锁国得2分:只有一点不得分)。共3分。
(5)经验:敞开大门(或对外开放)(1 分)。方案:构建亚洲命运 共同体(或人类命运共同体,2分)。共3分,
4.(2019恩施28 .)【答案】
(1)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它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鉴真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中国文化。
(2)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
(3)郑成功为台湾的收复和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4)宣慰使司。(宣政院)
(5)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5.(2019营口26.)【答案】
(1)长安(西安)(1分);欧洲(大秦)(1分);
(2)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广(大);航行远;到达地区多等任意两点(2分);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或世贸组织;WT0)(1分);
(4)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有利于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友好往来;促进共同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分)。
6.(2019 襄阳35 .)【答案】
解决解决中央与地方矛盾:①⑦;补充:设立驻藏大臣等。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⑥;补充:宋太祖分化事权,削弱相权等。






清朝疆域图(1820)

图8身穿汉服的鲜卑贵族

图9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