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之歌》教案
教学内容
唱(奏):《丰收之歌》
?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丰收之歌》,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内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验劳动的艰辛以及收获成果时的喜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大自然。
2、? 通过创编、表演集体舞《丰收之歌》,让学生体验、感受丰收的喜悦情绪,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相互协作的精神。
3、? 进一步巩固已学会的竖笛演奏技术,让学生借助竖笛这一“学具”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
教学重难点
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曲内容,能用活泼明朗的声音演唱(奏)歌曲。
?
教材分析
《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全曲由六个乐句构成,旋律明朗欢快,具有活泼跳跃的民间舞蹈特点。利落豪爽的音乐风格和直率而稍带幽默感的歌词,使我们联想起人们围着篝火跳起轮舞的欢乐场面,表现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
?
教具准备
电脑多媒体及相关课件,钢琴,竖笛,打击乐器等。
?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
二、???????????? 歌曲导入
1、师:现在老师来带领大家做个热身运动。
(一)?? 动动手指:学生手持竖笛,随老师指音吹奏。
①、4 6 6 6 | 3 5 5 5 | 2 4 3 2 | 1 0 | |
。 。 。
②、1 5 3 | 1 3 5 | 1 3 5 | 1 1 | |
。 。 。 。 。 。 。
③、1 1 | 7 2 5 | 2 2 | 1 3 5 | |
(二) 动动脚丫:边打节拍边演奏。
(三) 动动嘴巴:根据发声方法唱唱乐谱。
2、排列乐句编成乐曲。
师:若把以上乐句排列成为一首乐曲,哪一条乐句具有结束感,可以放在曲终。
生思考并回答。
〔提示,作曲中可以运用“重复”的手法,引导学生重复①乐句,使乐曲变得完整。〕
结论: ②+①+③+①
曲式结构: A + B + C+ B
老师添加反复记号使乐曲更完美:‖:A+B :‖C+B ‖
3、跟琴齐唱排列的乐曲,再回答问题。
⑴ 乐曲所表现的情绪? 生:欢快明朗
⑵ 若配上歌词,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生:秋天丰收的情景。
4、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描述、理解歌曲情意。(媒体展示)
师:(丹麦)农民脸上洋溢着笑容,今年是个(丰收年),劳动者会怎样处理收获的果实?
生:卖、留着吃、做种子或送给穷苦的人等。〔及时表扬,教育学生要有一颗热情与善良的心,学会帮助困难的人。〕
小结:劳动者丰收着,歌唱着,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的快乐吧!
?
三、???????????? 歌曲教学
1、? 欣赏歌曲《丰收之歌》,感受情绪。
2、? 介绍作品。
3、? 有感情地齐读歌词,评价。
4、? 按节奏朗读以下歌词,突破难点。
金黄的 麦粒 补偿 他们 一年的 血 汗 ( 师带领学生读 )
?
新摘的 果儿 我们 大家 都来 尝一 尝 ( 生带领学生读 )
?
唱着 歌儿 编成 一个 丰收的 大花 环 ( 生 齐 读 )
?
5、? 听琴声默唱歌曲。
6、? 跟琴轻轻唱。
7、? 找出按节奏读过的句子分别唱一唱。
8、? 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
9、? 分角色演唱,进一步巩固歌曲。
10、????????????? 学生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
四、欣赏舞蹈,体验丰收的喜悦。
师:劳动人民用唱歌的方式来庆贺丰收,还可以用(舞蹈)来庆贺。
1、? 欣赏少儿舞蹈《丰收之歌》,感受丰收的欢乐气氛。
2、? 学跳集体舞并创编。
?
五、演奏乐曲来表达喜悦之情。
跟着歌曲伴奏用竖笛演奏《丰收之歌》。
?
六、???????????? 合作表演。
1、? 第一组进行歌曲表演唱。
2、? 第二组进行舞蹈表演。
3、? 第三组进行竖笛演奏。
4、? 第四组用打击乐伴奏。
?
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了劳动人民喜获丰收的乐趣,也体验了相关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只要有心搜集,今后我们会接触到更多有关丰收的音乐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