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 音乐 第六单元《大树桩你有几岁》 教案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 音乐 第六单元《大树桩你有几岁》 教案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8-18 10:1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大树桩你有几岁》
课型:新授课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教学活动,在歌唱活动中提高歌唱能力。
(二)理论依据
音乐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
教学背景
(一)教材分析 《大树桩你有几岁》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歌曲(结束句是第四乐句的重复。基本节奏是“X X X︱X X X︱X . X X X︱X- -︱”旋律进行中力度的变化对比增添了欢乐而热闹的气氛,把歌曲推向高潮。衬词句“哎哟哟哟”、“啊哈哈哈”的使用刻画了小朋友数圆圈的有趣情景。结尾句渐弱、弱记号的使用,给人一种余音未尽的意味和风趣感。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经常接触这种活泼欢快的歌曲,因此对于情绪的把握问题不大。对于唱歌教学中的发声练习,以及听唱歌曲、表现歌曲等活动过程和方法比较熟悉。但在识谱与音准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尤其是节奏复杂、旋律变化较多的还需要教师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乐于参与歌唱活动,赞同歌曲中所表现的儿童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真挚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聆听、模范、听唱法学习歌曲,感受和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顿音记号,准确地掌握三拍子节奏,能用轻快有弹性地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四、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
(二)教学难点:歌曲中顿音记号、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1学生随钢琴进行音阶模唱。
2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节奏名称时长的知识。
出示节奏,分散难点
出示节奏“X X X︱X X X︱X . X X X︱X- -︱”,请学生拍出节奏,并说明附点节奏的时值,分散学习歌曲时的难度。
  (三)   问题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聆听第一遍范唱,提出问题请学生听完歌曲后告诉老师歌曲的演唱情绪。
2、学生聆听第二遍范唱,提出问题请学生听完歌曲后告诉老师歌曲所演唱的内容是什么。
(设计意图:用猜谜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聆听的过程中熟悉歌曲的旋律。)
(四)新授歌曲
1、出示乐谱,请学生分析歌曲的拍号。
2、再次聆听范唱教师带着学生一起随着歌曲做律动。
3、演唱歌谱
(1)分析歌曲中得附点音符,用跟唱法学唱乐谱。
(2)学生用模唱法演唱乐谱。
3、学唱歌曲
(1)带领学生有节奏的读歌词。
(2)教师弹琴鼓励学生自学歌曲的歌词部分
(3)用轮唱法学习歌曲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学习,用多种演唱方式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兴趣。)
(4)学生齐唱歌曲
(5)在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歌曲的顿音记号、力度记号及演唱情绪
(6)带有感情的跟随音乐伴奏演唱歌曲
(7)请学生单独或男女分别演唱歌曲。
(8)借助艺术形象,向学生传授自然知识及教育学生要爱护大自然。
(9)随堂测验。



五、学习评价方式
本课的学习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种方式。
(一)教师评价贯穿始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聆听学生的演唱方法,歌唱声音等,对其学习态度、歌唱习惯、歌唱表现力等方面给予鼓励性的语言评价。
(二)学生评价
唱会歌曲之后,针对演唱时的情绪、音准、表情等进行自评和互评。
七、教学设计的特点
1.注意学生音准和节奏的掌握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学会乐谱基础上请学生自学歌词部分提高学生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变换歌谱呈现方式,利用多媒体自制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