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 音乐 第11课《春节序曲》 教案 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 音乐 第11课《春节序曲》 教案 湘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8-18 10:2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欣赏我国著名音乐家李焕之所作的乐曲《春节序曲》。?????????? 教材简析:《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作者以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春节”为题,满怀激情地反映当年在延安过春节的深切感受,展现了一幅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热烈欢腾的场面。 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让学生在综合感受西洋乐器丰富的表现力的同时,体会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作用。 2、帮助学生理解《春节序曲》的音乐形象,整体体会音乐情绪。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教学难点:乐曲中第一、第二部分不同的节奏、节拍与速度表现不同的情绪与场面。 教学准备:录像带、录音带、锣鼓、钹。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大屏幕演示 敲锣打鼓、龙腾虎跃的欢庆场面,并轻声播放“春节序曲”) 1.师指画面问:片中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心情怎样? 2.根据学生回答,师引出课题《春节序曲》。 (设计意图:一上课,便以热闹的场面、欢快的音乐展现了春节喜气洋洋的情景,学生的思绪一下子就飞到了愉快的春节之中,学生的注意力被牢牢的吸引住。从而也激起了学生欣赏乐曲的热情。) 3.简介管弦乐。 4.简介作曲者及乐曲时代背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乐曲背景有所了解,能更深入的理解音乐。) [注:在上述环节中,录像画面一直演示 ,乐曲一直轻声播放。] (设计意图:渲染气氛。) 二、整体欣赏,划分段落。 1. 学唱主题音乐。 2. 整体欣赏,想想:(1)乐曲情绪的变化线?速度变化线?节奏变化线?(2)想想乐曲可以分成几部分?[欣赏时,生边和师随音乐哼唱主题] 3. 听后回答:(1)乐曲情绪线、速度线、节奏线? ???????? (2)乐曲分几部分?曲式结构? (设计意图:运用各种变化线使学生分段有了依据,不是单单凭感觉分段,从而降底了分段的难度。) 4. 找一找,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主旋律各是哪几条?(设计意图:找找各部分的旋律,使学生真正从理性上来认识各部分音乐。) 三、分段欣赏。 1. 欣赏引子:提问:乐曲一开始所表现是怎样的场面? 2. 欣赏第一部分:(分三部分欣赏,分别用a. b.c.表示。) (1)欣赏a:?? 1)听前提问:乐句 在演奏时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2) 两句在演奏时,仿佛两个人在干什么? 3) 绘了怎样的场面? 4) 分两组唱唱(唱出力度的不同) (2)欣赏b:??1)b与a相比,在速度力度上有什么不同? ?????????????? 2)你在音乐声看到了怎样的场面 (3)欣赏c:??1)音乐在速度、力度、节奏上有什么变化? ?????????????? 2)一次比一次热烈的音乐声中表现了人们当时怎样的心情? (设计意图:这三部分都围绕乐曲速度、力度、节奏的变化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但又各有侧重点,a.b.这两部分是通过对答式演奏及两个乐句对比,让学生想象过节时的情景,而c.这一部分通过音乐一次次热烈,让学生联想到人们的心情,从景到情,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4)再次完整欣赏A段,边欣赏边随音乐律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手舞足蹈的表现音乐,感受更加深刻。) (5)听后回答:A段?? 节奏?? 节拍????速度?? 情绪 ??????????????????????(?? )(  )(  )(  ) 3.欣赏第二部分。 (1) 口琴吹奏B乐段主旋律 (2) 欣赏B乐段边欣赏边前后议议,音乐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现了人们怎样的心情?音乐的 节奏??节拍?? 速度?? 情绪 (  )( )(  )(  ) (设计意图:设计口琴吹奏,让学生在自己的演奏上去感受音乐。印象更加深刻。) 4.欣赏第三部分。 (1) 第三部分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变化重复,但有所不同,第三部分中加强了什么乐器的演奏?(打击乐器)。请你边听边模拟打击乐器的演奏姿势。师随音乐演奏鼓、钹。 (2) 加强打击乐演奏,音乐有什么变化? (3) 节奏??节拍?? 速度?? 情绪 (??)(?? )(?? ) (?? )、?? (4) 师小结:音乐在热闹的打击乐中结束,使我们的思绪停留在热烈、欢腾的春节当中。 (设计意图:由于这部分是A部分的变化重复,所以,这里侧重于打击乐的作用。在这里加入鼓、钹的演奏,更加渲染了热闹的气氛,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学生激动不已。) 四、整体欣赏,帮助提高。 ?? 今天,我们欣赏的〈春节序曲〉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情绪的变化,表达了人们过春节时种种心情和场面,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来完整的欣赏一遍,并请你把听到的、看到的春节情景绘制一幅“欢度春节”的想象画。(放音乐和录像。) (设计意图:让学生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学生对音乐是否真正理解的一种反馈。) 板书:???????????? 春?? 节?? 序?? 曲 (管弦乐)?? 李焕之 情绪:热烈、欢腾 曲式结构:引子?? A??B??A 复三部曲式 ????????????????????????????????a b a 节奏 速度 情绪 拍号 A 紧密 快 热烈、欢腾 B 舒展 徐缓 抒情、优美 A 紧密 快 热烈、欢腾 实践后的反思: 一.总的来说这堂课,我以“听、唱 ”为基础,“讲、想”为中心,以“奏、画、律动、看”为辅助手段,来进行教学。主要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教学效果良好。 二.在教学设计中一环连一环,丝丝入扣,从听音乐—唱(奏)旋律—想情景—抒感情—舞(画)再现音乐。从感知—深化—升华。脉络清析,条理清楚。 三.在教学安排上,形散而神不散。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力度、速度、节奏基本要素而展开。每一段都又有自己的侧重点,例:A段以景展开想象,展现喜洋洋的春节。B段以情展开想象,亲情、爱情、友情。A段又以景展开想象,展现欢腾的春节。学生的思维就象一条条射线发散开去,但他们的源头却紧握老师手中。 四.这堂课是在99年进行教学,由于当时课件刚刚兴起,所以有许多地方还不够完善,如果在用各种线来表示情绪、速度、力度 这里用课件(五彩缤纷、形状各异)来表现,学生兴致更高。 五.在这堂课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完成的比较出色,但若能在感受音乐、想象音乐的基础上,创造音乐,(例:让学生自己谱写节奏谱,并在乐曲表示欢庆的地方,用自己的谱子进行打击乐的伴奏)学生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