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考名著阅读考点解析课件(共70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中考名著阅读考点解析课件(共70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19 09:4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0张PPT。
广东中考名著阅读考点解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第四学段(7~9年级),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要求也不断得到落实,广东省最新中考考试大纲关于名著阅读具体的考查要求如下:考纲解读必读篇目  名著阅读类试题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的亮点题型。近几年来,一直是考题常新,在命题实践中不断丰富考查的呈现形式,趋向于对名著“精读”和“深读”的考查。从考查的内容看,始终不变的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的范围。主要包括:1. 考查积累。阅读文学名著应达到一定的量,特别是对课程规定的名著情节内容熟悉程度的考查。2. 考查理解。即对名著的人物、情节、主考点透视题等认识和理解的程度。3. 考查体验。能结合体验表达从阅读中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4. 考查评价。能联系作品的内容、思想感情及其相关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
  题型的常新和考点的细化更要求考生能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我们以近五年广东省的中考真题为例来透析名著阅读的考点,把握答题的思路和技巧。真题回放(一)(2019年广东省中考)  ①正行之际,忽闻得有人言语。八戒仔细看时,原来是行者在山凹里,聚集群妖。……那呆子有些怕他,又不敢明明的看他;却往草崖边,溜阿溜的,溜在那一千二三百猴子当中挤着,也跟那些猴子磕头。  ②不知孙大圣坐得高,眼又乖滑,看得他明白。便问:“那班部中乱拜的是个夷人。是那里来的?拿上来!”说不了,那些小猴,一窝峰,把个八戒推将上来,按倒在地。行者道:“你是那里来的夷人?”八戒低着头道:“不敢,承问了;不是夷人,是熟人,熟人。”行者道:“我这大圣部下的群猴,都是一般模样。
你这嘴脸生得各样,相貌有些雷堆,定是别处来的妖魔。既是别处来的,若要投我部下,先来递个脚色手本,报了名字,我好留你在这随班点扎。若不留你,你敢在这里乱拜!”八戒低着头,拱着嘴道:“不羞!就拿出这副嘴脸来了!我和你兄弟也做了几年,又推认不得,说是甚么夷人!”行者笑道:“抬起头来我看。”那呆子把嘴往上一伸道:“你看么!你认不得我,好道认得嘴耶!”行者忍不住笑道:“猪八戒。”他听见一声叫,就一毂辘跳将起来道:“正是!正是!我是猪八戒!”他又思量道:“认得就好说话了。”  ③行者道:“你不跟唐僧取经去,却来这里怎的?想是你冲撞了师父,师父也贬你回来了?有甚贬书,拿来我看。”八戒道:“不曾冲撞他。他也没甚么贬书,也不曾赶我。”行者道:“既无贬书,又不曾赶你,你来我这里怎的?”八戒道:“师父想你,着我来请你的。”
(节选自《西游记》)1. 选文第③段中的“这里”是指__________;猪八戒来到此地是为了请孙悟空去降服__________。(2分)
2. 《西游记》的语言风格诙谐幽默,请从选文中举出一例,并做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西游记》中很多人物既保持着动物性,又有神的本领,还兼有人的特点。请从孙悟空和猪八戒中任选其一,结合原著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题回放(二)(2018年广东省中考)  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
腹弟兄。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却答应道:“晁盖这厮,奸顽役户,本县内上下人,没一个不怪他。今番做出来了,好教他受!”何涛道:“相烦押司便行此事。”宋江道:“不妨,这事容易,‘瓮中捉鳖,手到拿来’。只是一件,这实封公文,须是观察自己当厅投下,本官看了,便好施行发落,差人去捉,小吏如何敢私下擅开?这件公事,非是小可,不当轻泄于人。”何涛道:“押司高见极明,相烦引进。”宋江道:“本官发放一早晨事务,倦怠了少歇。观察略待一时,少刻坐厅时,小吏来请。”何涛道:“望押司千万作成。”宋江道:“理之当然,休这等说话。小吏略到寒舍,分拨了些家务便到,观察少坐一坐。”何涛道:“押司尊便,小弟只在此专等。”  宋江起身,出得阁儿,分付茶博士道:“那官人要再用茶,一发我还茶钱。”离了茶坊,飞也似跑到下处。先分付伴当去叫直司在茶坊门前伺候:“若知县坐衙时,便可去茶坊里安抚那公人道:‘押司稳便’,叫他略待一待。”却自槽上鞁了马,牵出后门外去;拿了鞭子,慌忙的跳上马,慢慢地离了县治。出得东门,打上两鞭,那马拨喇喇的望东溪村撺将去,没半个时辰,早到晁盖庄上。
(节选自《水浒传》)1. 结合原著,选文中晁盖犯的“迷天大罪”是指__________。(2分)
2. 宋江为救晁盖,具体是怎样做的?请结合选文加以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水浒传》108将聚义梁山的原因有多种,请结合原著,写出其中的四种及对应的一个人物。(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题回放(三)(2016年广东省中考)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啰 。”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
  …………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1. 联系原著,概括鲁迅与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开篇从和范爱农的矛盾冲突写起,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选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范爱农的性格?请举一例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题回放(四)(2014年广东省中考)  行者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我问你:铁扇仙在那里住?”老者道:“你问他怎的?”行者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老者道:“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三藏道:“他要甚礼物?”老者道:“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一度。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他出洞,至此施为。”行者道:“那山坐落何处?唤甚地名?有几多里数?等我问他要扇子去。”老者道:“那山在西南方,名唤翠云山。山中有一仙洞,名唤芭蕉洞。我这里众信人等去拜仙山,往回要走一月,计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行者笑道:“不打紧,就去就来。”那老者道:“且住,吃些茶饭,办些干粮,须得两人做伴。那路上没有人家,又多狼虎,非一日可到。莫当耍子。”行者笑道:“不用,不用!我去也!”说一声,忽然不见。那老者慌张道:“爷爷呀!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1. 选文中孙悟空想借“芭蕉扇”的目的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 结合选文中的语言描写,分析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联系原著,概述孙悟空三次借调“芭蕉扇”的经过。(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题回放(五)(2012年广东省中考)  A.吴用道:“……前日所说央刘兄去探听路程从那里来,今日天晚,来早便请登程。”公孙胜道:“这一事不须去了,贫道已打听,知他来的路数了,只是黄泥冈大路上来。”晁盖道:“黄泥冈东十里路,地名安乐村,有一个闲汉,叫做白日鼠白胜,也曾来投奔我,我曾赍助他盘缠。”吴用道:“北斗上白光,莫不是应在这人?自有用他处。”刘唐道:“此处黄泥冈较远,何处可以容身?”吴用道:“只这个白胜家,便是我们安身处,亦还要用了白胜。”晁盖道:“吴先生,我等还是软取,却是硬取?”吴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我有一
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如此如此。”晁盖听了大喜,着脚道:“好妙计!不枉了称你做智多星!果然赛过诸葛亮。好计策!”
  B.话说林冲打一看时,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把红缨,穿一领白缎子征衫,系一条纵线绦,下面青白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獐皮袜,带毛牛膀靴;挎口腰刀,提条朴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袒开胸脯,带着抓角儿软头巾,挺手中朴刀,高声喝道:“你那泼贼,将俺行李财帛那里去了?”林冲正没好气,那里答应,睁圆怪眼,倒竖虎须,挺着朴刀,抢将来斗那个大汉。
(节选自施耐庵《水浒传》)1. A选文中吴用说“我有一条计策”,这条计策是什么?白胜和吴用在此计策实施的过程中各做了些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B选文中“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的汉子是谁?联系《水浒传》,另举两例说说他的性格有哪些特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分析  由上面的统计表可以看出:
  1. 小说一直是考查的重点。
  2. 在几大考点中,“情节概述”和“人物形象”是考查的重中之重。
其中,“情节概述”每年均有考查,而“人物形象”则在2012、2014、
2016、2019年都有考查。
  3. 考生复习备考时,首先要熟悉作品的经典情节,注意前后情节的
联系;其次,从最新的中考试题来看,其要求考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能深
入理解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包括语言特点、写作手法等,因此考生应
注重抓住作品突出的艺术特点进行深层次的阅读。
  4. 名著考查内容广泛,建议考生要关注教材中名著导读的内容,抓
住阅读的重点,突破阅读的难点。答题策略考题类型1:情节概述题题型分析
  此类题要求简单概述文段的情节或主要内容,或概述所选文段以外的相关情节或主要内容。考题举例
1. (2012广东)A选文中吴用说“我有一条计策”,这条计策是什么?白胜和吴用在此计策实施的过程中各做了些什么?请简要回答。
2. (2014广东)选文中孙悟空想借“芭蕉扇”的目的是:(1)__________;(2)__________。
3. (2016广东)联系原著,概括鲁迅与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4. (2018广东)结合原著,选文中晁盖犯的“迷天大罪”是指__________。
5. (2018广东)宋江为救晁盖,具体是怎样做的?请结合选文加以分析。
6. (2019广东)选文第③段中的“这里”是指__________;猪八戒来到此地是为了请孙悟空去降服__________。答题思路
  从上面的考题举例可以看出,情节概述是广东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考查的重点,情节的相关联系是考查的热点。如2012年考查的是“智取生辰纲”的情节联系;2014年考查的是“三借芭蕉扇”的情节联系;2016年考查的是鲁迅与范爱农交往的情节联系;2018年考查的是“宋公明私放晁天王”的情节联系;2019年考查的是“三打白骨精”的情节联系。
  解答此类题,同学们必须熟记每部名著中的关键故事情节(关系人物命运、生死攸关的情节),并会简述关键情节的起因、经过、结果。同时一定要把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结合起来复习。可以采用归纳法,把名著中同一人物的主要事迹及与之相关的主要情节概括出来,归纳在一起。同学们在熟读之后融会贯通,就能轻松自如地应对此类考题了。考题类型2:人物形象题题型分析
  此类题主要考查:①结合选段中的人物描写或
情节描写,概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对人物进行评价。②结合选段外的情节内容,概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对人物进行评价。考题举例
1. (2012广东)B选文中“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的汉子是谁?联系《水浒传》,另举两例说说他的性格有哪些特点。
2. (2014广东)结合选文中的语言描写,分析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
3. (2016广东)选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范爱农的性格?请举一例分析。
4. (2019广东)《西游记》中很多人物既保持着动物性,又有神的本领,还兼有人的特点。请从孙悟空和猪八戒中任选其一,结合原著简要分析。答题思路
【第①类题】根据选段中具体的人物描写或情节描写,概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2014、2016年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回答这一类问题,首先要对名著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其次要结合名著的具体内容,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行为、语言、心理和神态等方面的描写认真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的性格特点。
【答题模式】性格特点+体现相关性格特点的选段内容【解题示例】
  (2014广东)①说话和气有礼、尊敬长者(人物形容):悟空与老者对话,尊称“老人家”(选段内容);②自信、乐观、不惧艰险(人物形容):老者提醒借扇途中充满艰险,悟空说“不打紧”(选段内容);③关心民众疾苦(人物形容):悟空借扇“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选段内容);④本领高强,神通广大(人物形容):老者说“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选段内容)。(解答时要注意题干要求“结合选文中的语言描写”)  (2016广东)示例一: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如“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选段内容)突出范爱农冷峻、孤傲、怪僻的性格特征(性格特点)。
  示例二:语言描写。如“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啰 ”,(选段内容)突出范爱农孤傲、倔强的性格特征(性格特点)。
  答题注意事项:要求结合选段的具体语句或内容来分析的问题,在答题时,一定要根据问题的要求去组织答案,注意要结合选段的“具体内容”来分析,否则解答是不完整的。【第②类题】结合选段外的其他情节分析评价人物形象。如2012、2019年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回答此类题,首先要熟悉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已经掌握此人物相关的情节,这是答题的基础;其次,要把不同的性格和相关联的情节结合起来,组织答案。
【答题模式】性格特点(要注意全面、多角度)+选段外体现性格特点的相关情节内容【解题示例】
  (2012广东)这个人是青面兽杨志。杨志精明能干,谨慎小心(性格特点)。如在押送金银担的路途上,他多次变更出行时间,与吴用等人相遇时小心探问(段外情节内容)。他粗暴蛮横,刚愎自用,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性格特点)。如他在赶路时对下属轻则骂,重则打(段外情节内容)。
  (2019广东)孙悟空:①动物性:长得一副猴相,雷公嘴、毛脸(段外情节内容),具有猴子机敏、乖巧、好动的习性(性格特点);②神的本领(神性):神通广大(性格特点),有七十二般变化的神奇本领(段外情节内容);③人的特点(人性):心高气傲,容易冲动,爱捉弄人(性格特点),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段外情节内容)。  猪八戒:①动物性:猪八戒嘴脸和猪相似(段外情节内容),有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等特点(性格特点);②神的本领(神性):天蓬元帅出身,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段外情节内容);③人的特点(人性):爱耍小聪明(性格特点),爱在师父面前进孙悟空的谗言、动不动就喊“散伙”等(段外情节内容)。考题类型3:艺术特色(语言特色)题题型分析
  此题型要求赏析语言特色或写作手法等。①赏析语言特色的题,要求对名著选段中的语言进行鉴赏;要求分析某个词语的表达效果;要求赏析某个句子的语言美。②赏析写作手法的题,要求指出选段或某部分内容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并指出其作用。考题举例
1. (2007广东)请以选段中的语句为例,简析作品语言的一个特点。
2. (2016广东)作者开篇从和范爱农的矛盾冲突写,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3. (2019广东)《西游记》的语言风格诙谐幽默,请从选文中举出一例,并做简要分析。答题思路
【第①类题】赏析语言特色。首先,要找出或选定符合要求的语句、语段;其次,选取品析语言角度(可以选择从分析修辞作用,从品味动词、形容词,从赏析描写语句等方面入手赏析语言表达效果),对语言进行赏析。
【答题模式】语言特色+例句(概括语言或引用语言)+点评(特点、作用、感受等)
【答题规范用语】
1. 常见语言特色评价用词
(1)生动性: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深入浅出、含蓄委婉。
(2)简洁性: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3)深刻性:意味深长、发人深思、寓意深刻。2. 常用修辞方法的作用
(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2)拟人:把××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使事物富有生命力。
(3)夸张:强调、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4)排比:增强句子语气,使句子气势磅礴。
(5)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解题示例】
  (2007广东)示例一:老舍善于运用口语化的语言(语言特色),如“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例句),亲切自然,通俗易懂,活泼流畅,朗朗上口(点评)。
  示例二:老舍的语言充满感情、细致准确、生动形象(语言特色),如“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例句),这些心理描写,十分切合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点评)。  示例三:老舍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方法(语言特色),如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车子(例句),把车写得很有感情,好像又成了一个祥子,也和祥子一样愉快,一样积极,一样强健有力(点评)。又如把拉车比作“骑着名马”(例句),十分贴切地表达了祥子拉自己车的感受(点评)。【第②类题】赏析写作手法。首先,要判断选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然后,再根据选段内容,分析此写法的作用。
【答题模式】判断写作手法+结合选段或原著内容分析其作用
【常考写作手法的作用】
(1)伏笔: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先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
(2)象征:具有暗示作用,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感情和哲理的理解。
(3)对比:有力显示事物的差异,突出事物的特点。(4)衬托:突出强调主体对象的特点,使之更鲜明。
(5)反语:委婉含蓄而有力地表达否定、讽刺或嘲弄的感情。
(6)托物言志:能深入浅出地表明抽象道理,使之生动具体。
(7)夹叙夹议:灵活多变,可以自由自在地表情达意。
(8)欲扬先抑:能够很好地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解题示例】
  (2016广东)欲扬先抑(判断写作手法)。作用:①为下文写两人冰释前嫌埋下伏笔;②为刻画范爱农的形象和突出他的悲剧命运起了重要的作用(结合选段或原著内容分析其作用)。
  (2019广东)示例一:如“溜阿溜的,溜在那一千二三百猴子当中挤着”中,“溜”和“挤”等动作滑稽可笑(判断写作手法),把八戒不敢见悟空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结合选段分析其作用)。  示例二:如“你看么!你认不得我,好道认得嘴耶!”中的“好道认得嘴”,通过俏皮的语言(判断写作手法),突出猪八戒的外貌特征,表现出其憨厚可爱,让人忍俊不禁(结合选段分析其作用)。题型分析
  这类题要求联系原著,结合选文内容,探求作品的主题思想(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等);或根据对作品内容的理解,结合文段情节,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和看法等。
考题举例
  (2018广东)《水浒传》108将聚义梁山的原因有多种,请结合原著,写出其中的四种及对应的一个人物。考题类型4:体验看法题答题思路
  解答体验看法类题目时,要在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围绕作品主题,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简明地回答。
【答题模式】①借助情节和内容的分析理解,梳理出作者的写作思路及目的,从而概括出主题思想。②联系写作背景、作家的思想观点及创作意图挖掘出主题。③通过分析人物的形象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来把握主题。【解题示例】
  (2018广东)示例:①因吃了官司或逃避官司而被逼上梁山的,如林冲(宋江、武松、晁盖、鲁智深、杨志、柴进、雷横、石秀等)。②原来就分散在各山头做寨主强人,自愿加入的,如王矮虎等。③本就在江湖上做偷盗打劫勾当,主动投奔的,如孙二娘等。 ④因与梁山泊或其他山头好汉结交而随之上山的,如李逵等。⑤被梁山英雄用计骗来的或硬拉上山的,如秦明等。⑥被梁山英雄打败后拉去入伙的,如扈三娘等。(此题的解答需要对原著人物进行思考分析,以相对熟悉的人物为基点,进行情节扩展,分析情节内涵,深入挖掘梁山英雄聚义梁山的原因;亦可以从英雄上梁山的主动性入手,并联系原著情节,就可以归纳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