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3单元 声音
复习课件
板块 主题 知识点
声音 声音的产生 1.让物体发声
摩擦、弹拨、拉扯、敲击、吹气等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让声音停止
振动停止了,声音也随之停止。
知识梳理
板块 主题 知识点
声音 声音的强弱 1.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单位:分贝(dB)。
3.重点:
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大小有关;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知识梳理
板块 主题 知识点
声音 声音的高低 1.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赫兹(Hz)
2.钢尺实验
结论:尺子伸出越长,音高越低,尺子伸出越短,音高越高。
知识梳理
板块 主题 知识点
声音 设计与制作:
我们的小乐器 1.初步设计
2.制作
3.演奏,并完成评价表
4.改进
知识梳理
板块 主题 知识点
声音 声音的传播 1.实验1:我的“听诊器”
结论:声音在听诊器中是通过空气传播声音的,软管夹紧,软管中的空气被阻隔,声音不能通过空气传播,所以听不到声音了,即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2.实验2
结论:声音能通过液体、固体传播。
3.总结: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所以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并且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密度大的物体中的传播速度快,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
知识梳理
板块 主题 知识点
声音 传声器的研究 1.制作土电话
2.用不同材料做土电话
小结:制作材料不同,传声的效果和清晰度也不同。
知识梳理
板块 主题 知识点
声音 回声现象 1.回声发声的原理,能产生回声所需要的条件:声音能被反射。
2.声音虽然能被反射,但是反射的效果与反射时用的材料有关。
知识梳理
板块 主题 知识点
声音 生活中的噪声 1.生活中的噪音
2.隔音
为了减少噪声危害,人们往往采用隔音材料或吸音材料制造隔音墙、耳塞等。
知识梳理
一、填一填
巩固训练
1.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声音的( )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3.曾侯乙编钟是在( )多年前铸造的大型乐器,由( )件编钟组成。
振动
高低
2400
65
4.声音能在( )传播,也能在( )、( )中传播。
5.北京天坛皇穹宇的圆形围墙,墙面( ),对声音有很好的( )效果。
6.有些声音比较嘈杂、刺耳,妨碍人们( )、( )和( ),这种声音就是噪音。
固体
液体
空气
坚硬光滑
反射
休息
学习
工作
二、选一选
1.对着空瓶子口吹气,就会听到一种声音,这声音主要是( )振动产生的。
A.瓶子
B.空气
B
2.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 )有关。
A.强弱
B.高低
A
3.物体细长时发出的声音( )
A.低
B.高
B
4.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在山峰间与人对唱山歌,双手合在嘴前的作用( )
A.声音传得更远
B.为了让人注意
C.保持姿态好看
A
5.当我们在山谷里大声呼唤时,往往会重复自己的喊声,这是由于( )
A.有很多人模仿我们的声音
B.声音被录制在播放
C.喊声在山谷中不断反射,使喊声以不同的速度传到我们耳中
C
6.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
A.足球比赛时球迷震耳欲聋的呼喊声
B.交响乐团演奏时的锣鼓声
C.工人师傅在一台有毛病的柴油机旁仔细听它发出的声音
D.上课时小林和同桌轻声细语的交谈声
A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