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九年级 历史上册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情境导入
卢浮宫
香榭丽舍大道
凯旋门
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标志之一,被法国人爱称为“铁娘子”。它和纽约的帝国大厦、东京的电视塔同被誉为西方三大著名建筑。
建成于1889年,是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建。
路易十六时期皇室用的餐桌和餐具
元老院:国家决策机构,均为贵族,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一、旧制度的危机
1.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学生阅读教材,探究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1)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进入腐朽没落的时期。国王路易十五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路易十五
伏尔泰
卢梭
孟德斯鸠
(2)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法国三大启蒙思想家
①地位: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巨匠。
②主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反对政治迫害、宗教愚昧,宣扬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利,倡导君主立宪制。
伏尔泰:
主张自由,尤其是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反对因意见不同而施以迫害。
“天赋人权”
“欧洲的良心”
“法兰西思想之王”
启蒙运动的领袖
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认为国家避免暴政的办法就是将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权力分开,使其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机构。国王只有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分别属于议会和法院。
②孟德斯鸠还强调三权互相制约的重要性,即防止腐败和极权。
孟德斯鸠:
①观点:提出“人民主权”的理论。人民主权就是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法律必须由人民来创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官吏受人民委托行使权力,不是人民的主人。人民既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直至有权举行起义,消灭压迫人民的统治者。
②意义:人民主权的思想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
卢梭:
《社会契约论》
国 王
教 士
第一等级
贵 族
第二等级
资 产 阶 级
工匠、城市
贫民、农民
第三等级
被统治阶级
法国社会等级制度
统治阶级
(3)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
法国社会等级制度
教士
贵族
平民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1、根本原因:法国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 、法国大革命
“赤字夫人”的幸福生活
2、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政府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为此,国王路易十六不得不于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的问题。
锁匠国王
亏
空
夫
人
按照原来的方式,三级会议分三个等级分别开会,每个等级,都只有一票表决权。在这次会议中,第三等级坚决要求增加自身的政治权利,主张三个等级合并开会,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制度。
此后,第三等级的代表自行成立“国民议会”,作为民众的唯一代表,提出制定宪法的要求。国王被迫让步,一方面同意国民议会改名为“制宪议会”,要求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代表都加入;另一方面却暗中调集军队,企图以武力控制局面。
消息传开,巴黎民众不断聚集并武装起来,支持制宪议会。7月14日,巴黎民众以死伤近百人的代价,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由此引发了全国城乡的暴动。法国大革命开始了。
在三级会议上国王的目的是什么?第三等级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法国三级会议会场
交税交税。。。。
抗议抗议。。。。
核心提示: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7月14日也成为法国的国庆日。
点拨: 到18世纪末期,巴士底狱成了关押政治犯的监狱,凡是胆敢反对封建制度的著名人物,都被监禁在此,因此巴士底狱又是法国专制王朝的象征。
开始标志: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第一次武装起义)
3、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由此爆发
(2)、《人权宣言》:
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4、纲领;颁布《人权宣言》
(1)、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
5 制宪; 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二条 法律是公众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第三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 。
——《人权宣言》
1、请用三句话概括材料的内容。
2、请回答:《人权宣言》与英国、美国等资产阶级革命中所颁布的文献有没有共同之处?
《人权宣言》的颁布:1789年8月
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
的革命纲领
1、人生来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宣扬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主张。
路 易 十 六 出 逃
《马赛曲》
……
我们在神圣的祖国面前,
立誓向祖国的敌人复仇;
我们渴望珍贵的自由,
决心为自由而战斗。
……
公民们,拿起武器,
投入战斗,
前进,前进,
万众一心,
把敌人消灭净。
1792年
自由
平等
博爱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6、革命成果;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处死国王路易十六,群情激昂
封建君主制退出历史舞台是民心所向。
1793年1月21日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7、高潮;1793年雅各宾派专政
雅各宾派采取了哪些措施将革命推向高潮?
你是怎样评价雅各宾派专政的?
成立救国委员会,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平息了国内叛乱,打退了反法联军。
雅各宾派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但打击面过宽,搞得人人自危。
领导人;罗伯斯庇尔
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雅各宾俱乐部解散,法国大革命结束。
这只是代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失败。
“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渡过的。”
——列宁
8、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戎马一生的拿破仑
拿破仑的墓地
三、拿破仑帝国
9、政变夺权、拿破仑政变上台组成新政府
1799年11月,拿破仑
发动政变,组成了一
个新的政府,建立起
一套高效率的国家
机器。
雾月政变
10、拿破仑巩固政权的措施:
主持制定了《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再次大败反法联盟,维护了革命成果,扩大了革命影响。
十分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
《拿破仑法典》(<民法典>)封面
对内:制定《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封面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仑
对外:对外战争
拿破仑的政策
1804年改法兰西共和国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称拿破仑一世,法国进入了帝国时代。
推翻了路易十六,又来了拿破仑,是否意味着历史的倒退?
11称帝、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称帝加冕礼
西班牙
挪 威
丹麦
华沙大
公国
奥地利帝国
莱茵同盟
瑞士
拿 破 仑 的 对 外 战 争:
拿破仑虽然当上皇帝,但在欧洲君主眼中,他仍然是革命的后继者。反法联盟一次次与法国较量,一次次败在拿破仑手下。拿破仑大军所向披靡,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在废除各地封建特权的同时,也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
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大败而归。
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13、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12、惨败;1812年,拿破仑率军远征俄罗斯失利,元气大伤。
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幽禁中的拿破仑
1812年拿破仑兵败俄国
滑铁卢战役
1815年,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彻底结束了拿破仑的政治生涯,法兰西第一帝国也彻底崩溃。
病逝荒岛
1840年拿破仑的灵柩被运回巴黎,安葬在塞纳河畔的老残军人退休院。
夺权
称帝
结局
对外
对内
拿破仑和
他的帝国
1799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
帝国。
颁布《拿破仑法典》,它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
多次反击欧洲反法联盟,侵略多国。
拿破仑帝国灭亡,法国波旁王朝复辟。
拿破仑的主要经历
一代枭雄拿破仑“文”能制定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的《法典》,“武”能驰骋东西,战绩辉煌,建立起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辽阔疆域。
14、你怎样看待拿破仑进行的对外战争?
初期:是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解放战争。
后期:变为军事侵略性战争。
所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同时也损害了他国人民的利益。
部编资源
BBZY
课堂小结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17、18世纪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
相同点:
①原因相同。
两国资产阶级都想掌握政权,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上的障碍;
②领导阶级相同。都由资产阶级领导;
③革命动力相同。人民群众在两国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
④影响相同。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对其他国家革命都有很大影响。
不同点:
①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英国除资产阶级领导外,还有新贵族。
②特点不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执政的君主立宪制;
法国革命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彻底的、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意义不同:英国揭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法国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