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简化太极拳》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24式简化太极拳1—3式 2、复习各种步型、步法、云手 3、特长发展
二、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健康》(学生用书)全一册 第七章选项学习的指导与提示 第五节武术运动——太极拳套路。
三、指导思想
本课主要围绕“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实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切实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探索高中选项教学新形式,让学生在主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思维、主动探索掌握技术技能的方法。培养体育骨干,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实践能力。注重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展一项或者多项自己喜爱的体育特长,体验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乐趣。
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太极拳的动作变化规则和终身体育技能。
2、过程与方法:使90﹪的学生能掌握太极拳的技术动作要领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的精神和乐观的学习态度,养成终身参与体育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太极步迈步、转腰、坐胯、重心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技能。
难点:转体迈步、弓步分手,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
六、教学准备
1、备教材,备学生,备突发事件,向有经验教师学习。
2、场地器材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七、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为主的教学,以“师生互动”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策略为主,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的教学模式。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八、教案
课件12张PPT。在外国人偶尔憋过的眼神中,
太极拳是有着东方神韵的中华文化的代表
在太极拳爱好者的感觉中
太极拳是冷暖自知的一种内在体验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24式太极拳简介 24式简化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尽管它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陈长兴首传外姓弟子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名福魁,1799~1872),学成回乡后到北京传拳,逐渐衍变创编出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优美、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平正朴实、由松入柔、刚柔相济,一气呵成,犹如湖中泛舟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简洁,深受一般大众的喜爱,故而流传最广。杨氏太极拳24式动作和要领一、起势:两脚开立,两臂前举,屈腿按掌。
二、左右野马分鬃:抱手收脚,转体上手,弓步分手;转体撇脚,抱手收脚,转体上手,弓步分手三、白鹤亮翅:
跟半步胸前抱球,后坐举臂,虚步分手。 演练注意事项
? 心静体松
? 圆活连贯
? 虚实分明
? 呼吸自然谢谢大家济南三中 李伟升评测练习
1、基本步法练习:
弓蹬步是前腿弯曲后腿蹬,又名弓箭步
是指前腿弯曲如弓,后腿蹬直如箭。太极拳的弓箭步与少林拳的弓箭步不同。第一两足距离较近约等于两三足距离。第二是前腿的前弓是由后腿后蹬所致,形成形与劲板反之像,符合力学原理。此种步法在太极拳中用法最多。
骑马步
其姿式如骑马之式,两足平衡距离稍比肩宽,也可三脚宽,身体下坐半蹲式,两膝不超过足尖,臀要高于膝,松腰松跨,上体要直,此式在太极拳中用处不多,仅在起势、收势、金刚捣碓等动作应用。
丁字步
丁字步是两脚成丁字形站立。一足实着地另一足尖实落地,如“六封四闭”、“高探马”、“上步七星”等动作均用此步。
并行步
两脚分开、并行,如“云手”动作即用此步法。
平仆步
即一腿下蹲,一腿伸开仆地,如:“切地龙”、“跌岔”即用此步法。
现代体育是一种快乐体育,就是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的同时很好的掌握教学内容。学生快乐,教师开心,又能达到教学效果。在太极教学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没有积极性,是很难学好的。所以,作为教师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趣味性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在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太极,在学习中品尝快乐。只有这样,学生不但领悟得快,也学得快。通过长期教学实践,认为运用以下三种练习方法进行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比较适合它自身的特点和要求,能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运动技能掌握得好。
分解练习与完整练习相结合
口决练习与分步讲解练习相结合
音乐练习与口令练习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