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3年级上数学-第4单元:3-解决问题-教学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3年级上数学-第4单元:3-解决问题-教学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20 10:4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解决问题
/
/
本课内容是在学习了三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侧重于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让学生体会面对不同的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策略。收银员收钱需要精确地计算出结果,这里就要用到三个数连加的笔算方法;而小红的爸爸要准备多少钱,只需要大致的结果,这就需要学生掌握简单的估算方法。
/
1.经历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计算三个三位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
【重点】
掌握计算三个三位数相加的方法。
【难点】
能够运用估算等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练习卡。
/
/
方法一
师:小红今天跟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超市了,看看他们买的什么?(课件出示例4)
/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道题,说说有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预设 生1:护眼灯166元,学习机225元, 空调扇558元。
生2:购买三种商品收银员要收多少钱?小红的爸爸应该准备多少钱?
师:老师想问你,你是怎样理解收银员的话和小红提出的问题的?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预设 生1:通过小红的话,可以知道问题一: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
生2:通过收银员的话,可以知道问题二: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课件展示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方法二
1.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这个星期前3天我看了78页书,后4天我看了余下的125页书。你知道这本书有多少页吗?
师:怎么列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78+125=203(页)
答:这本书有203页。
2.揭示课题。
师:看来真的难不了大家,那么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让学生回顾以往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教学新知做铺垫。
方法三
“十一”黄金周各大商场进行促销活动,小红一家三口到商场去买东西,选好了商品拿到销售单据来到收银台。
出示销售清单:
/
出示问题:
(1)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
(2)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师:解决第一个问题,你需要哪些信息?如果你是收银员,你认为该怎么算才恰当?
学生独立思考。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引出课题。
/
师:“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怎样算?
预设 生:爸爸带的钱不一定是商品正好需要的钱,可能要多一些,所以我们不用精确计算,估一估就行。166估成170,225估成230, 558估成560。
170+230+560=960(元)
答:小红的爸爸应准备960元。
师:“买这三种商品应收多少钱”怎样列式计算?
预设 生:收银员阿姨收钱要准确,所以要精确计算。收的钱就是这三样商品的价钱之和,所以就应该把三样商品的价钱加在一起。
166+225+558=949(元)
/
答:收银员应收949元。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遇到交钱问题,估算的时候能否小估?
预设 生:不可以,那样就会不够了,只能大估。
师:比较刚才解答的两个问题,想一想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课件同时出示两个问题)
师: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再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
师小结:通过这道题,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认真读题,理解题中所给信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要分析和解答,最后还要回顾与反思,也就是要检验。
/
1.看图解决问题。
/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预设 生: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汽车从昆明到大理已经走了348千米,求到丽江还要走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完成解答,然后集体订正。
2.北京某公园对外售票情况统计表如下。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85张
79张
93张
109张
87张
191张
223张
(1)周六、周日一共售票多少张?
(2)周一至周五5天大约售票多少张?
师:你获得了什么信息?怎样解答?
【参考答案】 1.517- 348=169(千米) 2.(1)191+223=414(张) (2)85+79+93+109+87=453(张)
/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 生1: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认真读题,理解题中所给信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生2:其次要分析和解答。
生3:还要回顾与反思,也就是要检验。
/
作业1
教材第46页练习九第12题。
【参考答案】
作业1:12.194+248+165=607(米)
/
解决问题
/
/
/
1.在教学时,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和研究点,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的思维和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解决问题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而且学生普遍能讲出道理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应用题教学理当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解题思路的梳理。本节课在分析应用题时,让学生从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的过程,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探索。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
存在细节处理不够严密的问题,就是每一个环节之间不是很紧凑,总感觉联系不是很紧密。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交流时要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发言同学的观点产生的原因。
/
1.课后发现学生对于连续的退位减法还有一些问题,需在今后多加练习,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互帮互查的学习习惯。
2.在利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方面还有待在今后不断提高。
/
【练习九·44页】
1.说一说略 182 214 881 63 2.892- 265+403=1030(位) 892+403=1295(位) 3.377 233 830 291 323 405 4.610- 456=154 643- 57=586 594- 129=465 705- 245=460 900- 325=575 305- 187=118 5.391 66 138 159 105 6.验算略 63 227 401 279 7.105 310 17 95 8.904 731 479 632 9.405- 228=556- 379 528- 89=900- 461 259- 180=208- 129 352- 135=737- 520 10.和:919 910 294 493 611 差:429 600 116 187 395
/ (答案不唯一) 12.194+248+165=607(米) 14.(答案不唯一)如:165+280=445(千克) 156+294=450(千克) 93+68+213=374(千克) 394千克运一次,360千克运一次,175千克运一次,一共运了6次。
【整理和复习·47页】
1.(1)后两道题 前两道题 (2)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不要漏加。
2.(1)第一道 后两道 (2)略 3.(1)262 941 181 294 (2)159+97 (3)279+395=674(张) 674张>600张 不够 674- 600=74(张)
【练习十·48页】
1.772 47 1324 890 909 178 319 217(验算略) 2.(1)337+118=455(只) (2)337+455=792(只) (3)900- 792=108(个) 3.前三道不正确,最后一道正确
/
 4.539 631 285 1053 96 271 993 106 5.404 14 404 9 57 153 6.(1)245+110+85=440(元) 答:买自行车、电话、电风扇。(答案不唯一)  (2)120+328=448(元) 答:我想买手表和桌子,要付448元。(答案不唯一) 7.上层和中层一共有多少本书? 126+157=283(本)(答案不唯一)
【思考题·49页】
/
/
/
//
(1)妈妈想买一台微波炉和一辆自行车,1000元钱够吗?
(2)如果妈妈带了500元,她最多能买哪几件商品?还剩多少钱?
[名师点拨] (1)要想知道1000元够不够,必须求出一台微波炉和一辆自行车一共多少元,列式:525+350=875(元),然后用所得结果和1000进行比较,如果不大于1000,就够,反之则不够。(2)除微波炉的价格超过500元外,其余三种商品的价格均低于500元,通过估算可知三种商品总价小于500元,列式:68+350+45=463,然后再用500减去三个数相加的和,就可知剩余的钱数。
[解答] (1)525+350=875(元)。因为875<1000,所以够。 (2)350+68+45=463(元)。500- 463=37(元)。 答:500元最多可以买台灯、自行车和手表三件商品,还剩37元。
/
算式中的“1”
有很多小朋友在做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式时,总是把进位或退位的“1”忘掉。那么,怎样才能不会把“1”忘掉呢?通过下面猪八戒过生日的故事,也许你就不会再忘掉了。
有一天,猪八戒过生日,很多朋友前来祝贺,只见孙悟空带着一根长长的“1”字形金箍棒走过来,竖在八戒面前,大笑着说:“八戒,我们学过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可你在做题时,总是把进位的‘1’和退位的‘1’忘掉,今天我这个‘1’字,就是送给你的生日礼物。”
猪八戒听了,吃了一惊:“猴哥,你可不要冤枉人,我才没忘呢!”
“八戒,你还想赖!”说着,孙悟空吹了一口气,作业题就出现在猪八戒面前:
/
(1)错题原因:十位上忘了加上从个位进的“1”。
(2)错题原因:百位上忘记去掉退给十位上的“1”。
八戒看到作业本,羞得满脸通红:“好,我改还不行吗?”
孙悟空说:“我这里还有两道题,考考你是不是真的记住了。”
八戒拿起笔,三下两下就做完了。
/
悟空看了,连连摆手:“慢着,八戒!个位进到十位上的‘1’和从十位退到个位上的‘1’你的确没忘,可是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1’你又忘了!”
八戒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咳!看我这记性。”说完很认真地改了错题。
小朋友,你记住了吗?
加减法的几种速算法
1.两个数相加,当其中一个加数接近整百或整千的数时,可以把这个加数当成整百或整千的数去加,然后把多加的数减去,少加的数再加上。例如:
574+398=574+400- 2=972
458+403=458+400+3=861
2.两个数相减,当减数接近整百或整千的数时,可以把减数当成整百或整千的数从被减数中减去,然后把多减的数加上,少减的数再减去。例如:
753- 397=753- 400+3=356
564- 206=564- 200- 6=358
3.一个数减去几个数,可以先算出几个减数的和,再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些减数的和。例如:
732- 658- 42 =732- (658+42)=732- 700=32
4.一个数减去几个数的和,可以用这个数连续减去和里的各个加数。例如:
865- (265+487)=865- 265- 487=600- 487=113
5.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差里的被减数,再加上减数。例如:
549- (249- 157)=549- 249+157=300+157=457
6.根据题目中数的特点,交换加数或减数的位置进行速算。例如:
91+568+709 =91+709+568=800+568=1368
756+187- 356=756- 356+187=400+187=587
865- 494- 265=865- 265- 494=600- 49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