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3年级上数学-总复习:3-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3年级上数学-总复习:3-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20 15:1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
1.通过整理和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
2.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进一步理解简单分数的具体意义,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4.应用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
5.本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提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能力,并达到一定的认知水平。整个教学过程注意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生动的集体氛围,充分信任学生,使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活动,并充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给他们充分的创新自由。如:让学生自己回家对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整理和复习,在课堂上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做好记录,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合作性、自主性,同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重点】
分数的有关知识及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难点】
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考点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一、知识整理。
师:同学们,在我们学过的“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学习单元中,我们学到了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预设 生:我们在第六单元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还学习了三位数、四位数乘一位数。
师:很好,这位同学把“多位数”具体化成了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还有其他同学说说吗?
预设 生:我们分别学了用口算和笔算的方式来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师:真棒,你是从计算方式方面来谈的,教材也正是这样编写的,现在谁来说说在口算乘法方面,有哪些知识点?
预设 生1:有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学习内容。
生2:还包括估算的内容。
师:对,口算乘法部分,我们学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估算的知识。那么在笔算乘法部分呢?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预设 生1:我们学了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比如:11×5,12×5。
生2:我们还学了需要连续进位的乘法和不连续进位的乘法。比如:24×5,14×5等。
师:你们的回答真完整,还给同学们举例了呢!还有谁要补充的吗?
生3:我们还学了带“0”的笔算乘法。
师:带“0”的笔算乘法有哪些特点呢?
生4:如果是末尾带“0”的,不用管0,只要把前面的数相乘,最后再把0添上;如果是多位数的中间带“0”,就直接用一位数和多位数的各个位上的数相乘,0乘任何数得0。
师:你们回答得真棒。刚才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把这个单元的知识点梳理了一下,看看这样总结好不好?好在哪里?
教师板书:
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估算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
二、例题讲练。
 笔算下面各题。
685×9=  350×4=  703×6=
[分析] 685×9是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350×4是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时,可以先用一位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703×6是因数中间有0 的乘法,计算时,哪一位上的乘积是0,如果后面没有进上来的数,就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后面有进上来的数就必须加上。
[解答]685×9=6165 350×4=1400 703×6=4218
    
三、巩固练习。
1.口算。
80×3=       20×9=
300×5= 600×4=
2.估算。
32×3≈ 88×6≈
289×5≈ 409×5≈
306×7≈ 69×7≈
3.笔算。
213×3= 89×7=
507×5= 470×3=
【参考答案】 1.240 180 1500 2400 2.90 540 1500 2000 2100 490 3.639 623 2535 1410
考点2 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一、知识整理。
师:新的一年快要到了,希望小学准备为敬老院的老人们购买一些礼物。敬老院里有9位老人,分别住在3个房间里。几位老师到“爱心小屋”去选礼物,不知道买什么好。你愿意帮助他们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出示“爱心小屋”展示图)
      爱心小屋
VCD:298元/台 鲜花:15元/束  
电暖器:358元/台
椅子:56元/把
蛋糕:68元/个
“都有哪些物品?价钱是多少?”
“你准备为住在3个房间里的9位老人们买些什么?你能不能根据你买的东西提一个有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学问题?”(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可能提出的问题:买三台VCD需要用多少钱?买9束鲜花大约需要多少钱?……
根据同学们提问题的情况,适当给予评价。然后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活动要求:
A.四人商量,选定1~2个人的问题,由小组长执笔进行记录。
B.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用哪种算法最合适。
C.列式解答。推出一名发言人准备向大家汇报。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交流汇报。
可能汇报的情况有:
我们想为老人们每人买一把舒服的椅子。我们提的问题是:买9把椅子大约需要多少钱?算式是……
我们想为老人们买3台电暖器,分别放在3个房间里。问题是:买3台电暖器需要多少钱?带1000元钱够不够?算式是……
检查黑板上提出的问题是否都解决完了,如果有没解决的,再集体讨论解决。
由学生评选出最佳小组,发小红旗。
二、例题讲练。
 6箱蜜蜂可以酿48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24箱蜜蜂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分析] 先求出一箱蜜蜂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再求出24箱蜜蜂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解答] 48÷6=8(千克)  24×8=192(千克)
答:24箱蜜蜂可以酿192千克蜂蜜。
三、巩固练习
1.一年级准备租车去秋游,每辆车限乘40人,一年级共有115人,估一估租3辆车够不够。
2.韵律操比赛中,同学们站成4排,每排12人。变换队形后,同学们站成了6排,每排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1.40×3=120(人) 120人>115人,够 2.4×12÷6=8(人)
考点3 应用乘除法解答有关倍的问题
一、知识整理。
师:本册我们学过了“倍”的知识,你知道“倍”的含义吗?
预设 生:“倍”表示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几倍就是几个几。
师:我们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预设 生: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时,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师:我们怎样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预设 生: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二、例题讲练。
 小红和小明都是集邮爱好者,小红有142张邮票,小明的邮票数量是小红的3倍,两人一共有多少张邮票?
[分析] 要先算出小明的邮票数量,再把两人的邮票数量加起来即可。求小明的邮票数量就是求142的3倍是多少。
[解答] 142×3=426(张) 142+426=568(张)
答:两人一共有568张邮票。
三、巩固练习。
1.小明家养了8只鸭子,鸡的只数是鸭的5倍。再买多少只鸭,鸭和鸡的只数就同样多?
2.我有5元钱,姐姐的钱数比我的 3 倍多4元,姐姐有多少钱?
【参考答案】 1.8×5- 8=32(只) 2.3×5+4=19(元)
考点4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知识整理。
师:同学们,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习了些什么?谁来说说?
预设 生:……
师: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以及表示什么?
预设 生1: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生2:分子,表示取得的份数。
生3: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师:“那在认识分数的时候你们还记得要把物体怎样分才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吗?”
预设 生:“要把物体平均分。”
师:你能用分数表示下列图形的阴影部分吗?
【参考答案】 16 14 不能用分数表示。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复习分数的比较大小。
你能比较下面每组两个分数的大小吗?(尽量引导学生多说)
①16 14 ②15 25
预设 生:①16<14 ②15<25
师:为什么呢?
预设 生: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分子相同,分母大的那个分数反而小。
师: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预设 生: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二、例题讲练。
 一根长56米的铁丝,第一次用去它的27,第二次用去它的47。
(1)哪一次用去的多?多几分之几?
(2)两次一共用去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
(3)还剩下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
(4)两次一共用去了多少米?
[分析] (1)求哪一次用去的多,就是比较27和47的大小,27和47的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数就大;求多几分之几,就是用用得比较多的那一次的分数减去用得比较少的那一次的分数。(2)求两次一共用去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把第一次用去的27和第二次用去的47加起来。(3)求还剩下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把这根铁丝看作整体1,减去两次一共用去的几分之几,即可求出。(4)求两次一共用去了多少米,有下面两种方法:方法一,把这根56米长的铁丝看作整体1,平均分成7份,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分别求出2份和4份是多少,也就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分别用去多少米,最后把两次用去的米数加起来。方法二:先求出两次一共用去这根铁丝的67,再把这根56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份,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出6份是多少。
[解答] (1)47>27 47? 27=27 答:第二次用去的多,多27。 (2)47+27=67 答:两次一共用去这根铁丝的67。 (3)1- 67=17 答:还剩下这根铁丝的17。 (4)解法1:56÷7=8(米) 8×2+8×4=48(米) 答:两次一共用去了48米。
解法2:47+27=67 56÷7×6=48(米)
三、巩固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5+(  )=35  (  )+67=1
78- (  )=48 (  )- 79=29
2.一本课外书有81页,小红第一天看了它的29,第二天看了它的59。她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多少页?
3.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7,27,67,17,18
【参考答案】 1.25 17 38 99或1 2.59? 29=39 81÷9×3=27(页) 3.18<17<27<57<67
1.口算。
9×20=      7×30=
600×3= 800×9=
2.工厂加工一袋面粉,如果每分钟加工面粉12千克,6分钟可以加工完,实际每分钟加工9千克,加工完一袋面粉实际比计划多用几分钟?
3.桃树有48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苹果树的棵数又是梨树的2倍,这三种果树一共有多少棵?
4.小丽的储钱罐里有24元钱,小花储存的钱是小丽的78,小芳储存的钱是小花的67。小芳储存了多少钱?
【参考答案】 1.180 210 1800 7200 2.12×6÷9=8(分钟) 8- 6=2(分钟) 3.48×3=144(棵) 144×2=288(棵) 48+144+288=480(棵)  4.24÷8×7=21(元) 21÷7×6=18(元)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
这节课训练比较到位,使学生掌握了口算、笔算、估算的小窍门,能记住这些小窍门而且运用上它们,计算起来比较顺利。知道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计算要注意的事项。
让学生懂得做笔算题不能粗心,做完要检查,不当小马虎。同时,通过“爱心小屋”选礼物这个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时,让学生独立整理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简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没能针对算理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针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算理学生掌握较差的情况,着重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根据法则正确计算。作为分数,学生初次接触,应尽量让学生直观感受,在此基础上较熟练地掌握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简单的计算方法。